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突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依首次来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扶突组75例和头针组75例,扶突组采用扶突穴配合头针治疗,头针组采用传统头针治疗,参照石氏评分标准将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结果: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头针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7%。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洼田氏饮水实验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0%;头针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7.3%。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突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于传统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突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依首次来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扶突组75例和头针组75例,扶突组采用扶突穴配合头针治疗,头针组采用传统头针治疗,参照石氏评分标准将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结果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头针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7%.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洼田氏饮水实验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纽临床治愈23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0%;头针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7.3%.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突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于传统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舌根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5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假性球麻痹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障碍等,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以针刺舌根穴为主,治疗本病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114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79例,女35例;年龄最/J’46岁,最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60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在针刺治疗组30例,舌肌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针刺组治以针刺风府,人迎,百劳,廉泉,对照组以舌肌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迎穴深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人迎穴深刺配合传统针刺治疗,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洼田饮水试验平均分值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疗效评定治疗组痊愈53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2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结论:人迎穴深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是由支配延髓颅神经运动核的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并出现原始反射(掌颌反射、强握反射等)等一系列症状.假性球麻痹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与邪入于脏、痦痱、喉痹等证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刘军,刘志顺,黄石玺,黄漫,张虹,李以松,李兴国(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45%的脑卒中病人存在吞咽障碍,可造成患者水或其他营养成分摄入困难,易因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相似文献
8.
以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42例.结果:42例患者中,痊愈18例,占42.86%;显效15例,占35.71%;好转6例,占14.29%;无效3例,占7.14%;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此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李化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72-172
1临床资料 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8岁.其中,脑梗塞40例,脑出血18例,病程均为1~15天.均依1986年中华医学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判定的诊断标准,无经颅脑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以发病2个月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1.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呃逆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呃逆 ,总治愈率达 93% ,实证的治愈率高于虚证 (P <0 .0 1) ,平均治愈次数亦少于虚证 (P <0 .0 0 1)。并试从经络学、穴位解剖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迎穴止呃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球麻痹6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以及静滴川芎嗪注射液等对症治疗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 6 0例 ,并与单纯静滴川芎嗪注射液等对症治疗 4 0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 9例 ,显效 34例 ,有效 13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3.3% (95 %的可信区间为 84 .8%~ 98.3% ) ;对照组显效 5例 ,有效 17例 ,无效 18例 ,总有效率为 5 5 .0 % (95 %的可信区间为 38.5 %~ 70 .7%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采用 Ridit分析 ,u=5 .76 6 6 ,P<0 .0 1) 相似文献
14.
15.
都鑫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3):80-81
本文从头针和舌针治疗假性球麻痹阐述了针刺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刺疗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以局部取穴为主,远端取穴为辅,将近治与远治相结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是指病变发生在脑桥或脑桥以上,致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上位神经支配而发生中枢性瘫痪,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为主的一组病症[1]。其中,吞咽障碍使得患者无法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且易出现吸入性 相似文献
18.
针刺哑门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针刺哑门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62例,并随机抽样设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共96例。治疗组62例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40~50岁8例,51~60岁26例,61~70岁18例,71~80岁10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22个月,平均11个月8天;其中脑血栓形成24例,脑溢血12例,脑栓塞10例,脑外伤6例,脑动脉硬化10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0~50岁5例,51~60岁13例,61~70岁10例,71~80岁6例;病程最短16天,最长24个月,平均12个月8天;其中脑血栓形成13例,脑溢血7例,脑栓塞5例,脑外伤4例,脑动脉硬化5例。1.2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假性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疾病常见伴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流涎,且常有情感失调即不自主的强哭强笑。本病属祖国医学的“中风失音”、“中风舌强不语”伴“瘖痱”“风懿”之范畴。笔者以取头颈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取得颇为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75岁;病程一个月以上者7例,三个月以上者10例,六个月以上者9例;伴有明显肢体痪瘫者8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良好,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6例中,男38例,女18例;25~34岁8例,35~44岁9例,45~54岁16例,55岁以上23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21年,平均9.4年;原发性高血压23例,继发性高血压33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