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美拉唑为H+ -K+ -ATP酶抑制剂 ,可显著地抑制胃酸分泌 ,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近年来有报道认为奥美拉唑对炎症性肠病治疗有效。笔者现将奥美拉唑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8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中 6例为住院患者 ,12例为门诊患者 ,男∶女 =5∶3;年龄 32~ 4 8岁。结合临床表现、大便培养、肠镜、钡灌肠检查 ,符合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2例伴双膝膝关节炎。18例中初发型 4例 ,慢性复发型 8例 ,慢性持续型 6例 ,重度 2例 ;病变波及直乙状结肠 8例 ,左半结肠炎 6例 ,…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7)
本文主要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通过跟师学习,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疗效。临床中应注意做到 :不拘补法 ,通以去滞 ;湿邪为患 ,当分寒热 ;肝木乘脾 ,疏柔有别 ;脾肾阳虚 ,温涩为要 ;祛风胜湿 ,举陷降浊 ;活血通络 ,祛瘀生新。 相似文献
4.
【摘 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病情易于反复,迁延难愈。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对此病除对症治疗外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典名方痛泻要方在临床上更被广泛应用于此病的治疗。笔者从其整体功效、拆方配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谢晶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大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病,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药对UC治疗,疗效极佳。病因病机方面,谢师认为其证乃属虚实夹杂;治疗方面,谢师认为活动期治疗之初,根据辨证主要治以清热利湿佐以行气活血、通因通用等法;缓解期以补益脾肾,调气行血,兼清余邪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乌梅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B组为UC模型不给药组(20只),C组为UC模型给药组(20只),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大鼠的肠组织学变化、上皮细胞增殖情况、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等情况.结果 经观察,C组DAI评分低于B组(P<0...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慢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复杂,通常认为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所致。UC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25%以上的UC患者有肠外表现,如周围关节炎、皮肤损害等[1-2]。现将其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治疗目标由于病因未明,以往治疗UC主要针对临床症状,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近年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因其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UC的方法和药物均有较大进展,而中医药在本病的诊治上渐成体系,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久泻”、“久痢”等范畴。现代医学尚未完全探明其病因。因该病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治疗上颇为棘手。据调查统计,患该病的人数众多,且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故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笔者在临床经验中发现,治疗从脾、肺、肾三脏及湿、热、虚、瘀4个病理因素人手,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本病,常常可获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按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性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20-40岁,亦见儿童及老年。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近年患病率似增加。中医属脾肾阳虚型泄泻范畴,因肾虚失其闭藏。脾虚失其健运所致。本人在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念指导下治疗了42例该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1)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难度大,西医治疗虽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较差;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缓慢、血管壁改变引起血栓并发症已成为死亡三大原因。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瘀血既是UC病理产物,又是重要致病因素,各临床分型中均有血瘀的表现。活血化瘀,分期辨证,急性发作期以凉血止血为先,同时注重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以达止血不留瘀,凉血不凝血之目的;慢性迁延期宜攻补兼施,活血化瘀;临床缓解期宜健脾除湿,活血通络,恪守化瘀通滞不伤正,扶正固本不留邪,虚、瘀同治,化瘀扶正清余邪,降低复发率。以口服、保留灌肠、静脉给药等方式治疗。未来应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寻求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8岁,2010年1月因反复腹痛,黏液血便2个月,加重1周就诊.
患者述:2个月前开始左下腹痛,反复发作,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带赤白黏液,白多赤少,溏薄,日1~2次,进食生冷加重,伴腹胀纳呆,食后噫气,曾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4~6 g/日,分4次;0.2%甲硝唑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保留灌肠.病情时轻时重.1周前上症加重,左下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溏薄带赤白黏液,白多赤少,腹痛则欲便,便后痛减,日3~5次.大便常规:黄色带黏液.镜检:潜血试验OB(+),WBC(5~7) /HP,RBC(1~3)/HP.结肠镜检查:进镜90 cm达于回盲部,回盲部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退镜见升结肠、横结肠黏膜光滑,蠕动规律,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轻度糜烂.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我院采用中药口服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五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腹胀,或伴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低热等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志所伤及饮食失节有关,脾虚为本病发病之根本,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邪毒为标.对于本病的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清利湿热为法,中西医结合,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自1982年11月至1985年元月用五厚汤内服及参芨煎剂保留灌肠,治愈溃疡性结肠炎5例,随访一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最大年龄28岁,最小5岁。以腹隐痛,腹泻,便次增多有脓血为主证,乙状结肠镜检见散在小溃疡,病理活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疡炎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粘膜广泛溃疡为特征的结肠炎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脓血便、发热和腹痛,并有反复发作趋势。可归属于中医学“久泄”、“久痢”、“休息痢”范畴,而针灸主要适宜于轻型、慢性型溃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王国三老中医从医60余载,在治疗本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王老认为本病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日久成痰、热、湿、瘀客于肠道,与气血相搏,致大肠传导失司,气机不畅,气血壅滞,血败肉腐,脂络受损而发本病。病位在大肠,以脾虚为本,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缺乏特效药物,中、西治疗各有利弊。现着重从中、西医不同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旨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可靠、规范的治疗,从而达到根治本病、预防其反复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康正祥 《现代中医药(北京)》2004,(15):14-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一般认为舆自身免疫、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有并。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眉,以溃疡为主。临床主要有腹临泻、黏液腠血便、腹痛、里急後重等肠道症状,并可见多发性并节炎、虹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肠道外症状。本病常反 相似文献
20.
<正>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 C)。其病变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以溃疡、糜烂为主,并多由结肠的远端开始,亦可累及整个结肠。此病至今原因不明。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表现。由于其发病后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特点,因此被医学界称为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的急性暴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型易癌变,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