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华  芮雪 《卫生软科学》2007,21(6):489-49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与初中生的自感健康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所高校及一所中学共700名学生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与初中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在[(67.49±13.63)分~(84.81±7.60)分]之间,大学生自测心理健康得分[(74.42±14.40)分]最低,初中生自测社会健康[(74.11±16.17)]最低.除社会支持因子得分外,大学生的得分都低于初中生;除日常生活功能因子、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因子、社会支持因子以及社会健康之外,大学生与初中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与初中生自测健康状况较好,大学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总的健康呈下降趋势.应增加大学生的锻炼时间,加大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力度,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形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灵绸  赵军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45-3347
[目的]目前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愈来愈多,深入分析其心理障碍产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以至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方法]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经验结合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主要有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情绪、自我认知、恋爱与性等方面,形成原因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和社会环境变化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障碍不是在大学形成的,也不是在大学进行预防和治疗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自杀行为是危害健康的社会公共问题,也是大学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意念是自杀潜在的危险因素[1-2].因此,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是预防自杀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自杀率显著高于同龄的非大学生人口,而家庭环境因素[3]、抑郁情绪[4 ]等均与自杀意念相关.该研究拟在了解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流行现况的基础上,探讨曾经的自杀、自伤行为以及家庭环境、应对方式等多个因素共同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大学生群体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和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及其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A型行为类型问卷和标准血压测量等方式对89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为8.52%,其中男生的检出率为13.19%,女生为2.9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前期者在睡眠质量、压力、紧张焦虑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与正常血压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前期者的体重指数(BMI)值和A型行为(TABP)分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结论]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预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一般自我价值感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4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主观幸福感 与社会支持、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2)3者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结论]抑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一方面作为一般自我价值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抑郁问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只能通过抑郁和社会支持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可行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大学生压力问卷,对武汉市5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压力水平分析心理韧性与健康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为(3.53±0.54)分,坚韧维度得分为(3.56±0.57)分,目标维度得分为(3.43±0.6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目标、坚韧2个维度上,心理韧性与压力维度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P 0.01),心理韧性越强,压力越小。[结论]被试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较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但毕业后的发展规划和当前的学习任务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不够。建议学校应从多角度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污名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心理疾病污名感受量表(短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赣南地区3所院校6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施测.结果 心理污名感受量表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8,P<0.01),不同院校类型大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76,7.321,P值均<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9,P<0.05);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与心理污名呈正相关(r=0.367,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污名呈负相关(r=-0.19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污名、社会支持、院校类型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一定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污名可以预测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萍  左丹  刘晴  郭毅  燕虹  李十月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30-1031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不稳定、成熟,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2],过度及难以自控地使用网络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正常生活.为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与社会支持、上网动机的关系,本研究于2007年9月-12月对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的联系。方法:资料随机抽取某市大学生265例,利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表对选定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有、无求助经历者的求助态度,不同性别与年级大学生的求助态度,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有心理求助经验者ATSPPH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无心理求助经验者(P〈0.05);女生心理求助态度比男生积极;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预测性(P〈0.001)。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有积极影响,即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越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在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关系中的作用,为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4所高校3 418名大学生,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及留守因素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及拒绝敏感性量表(RSQ)进行调查,并利用AMOS 21.0构建拒绝敏感性、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1 324名,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相比[(64.47±13.79)(197.90±25.57)(10.86±2.98)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适应性水平及拒绝敏感度更低[(63.26±13.69)(195.14±24.60)(10.45±2.91)分](t值分别为-2.50,-3.12,-3.87,P值均 <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会适应性、心理弹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0.22,P值均 < 0.01),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64,P < 0.01);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心理弹性通过拒绝敏感性影响社会适应性的中介路径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值=0.02,95%CI=0.01~0.05,P < 0.05)。  结论  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水平在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较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低,且拒绝敏感性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吉林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心理意识、情感态度。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在校大学生,也必然受到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1-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问题,为此,作者对2004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2004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求询者的情况及求询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医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原因1·1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吉林大学学生处运用国际通用的大学生人格问卷[4](U…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汪立夏等[2]分别在2001,2006,201 1年对江西省5所重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分别有23.80%,22.86%,19.4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李娜[3]对某女子学院3 225名2012级学生的心理普查中,发现有15.8%的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林磊等[4]于2012年抽取上海24所高校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分别有15.8%,13.3%,13.3%的学生存在成长发展、人际和谐和环境适应问题.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合著网络、关键词共现矩阵以及聚类和多维度分析,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社会支持、个性、应对方式、宗教等因素影响^[1]。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一些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婚姻状况、子女数、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单位等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很大的影响^[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环境、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23),对2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社会支持与环境、行为、心理两两呈显著正向相关;⑵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环境和大学生心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5.22%;⑶与生活行为相比,时间管理对大学生行为贡献更大(β=0.75,P<0.001)。结论:社会支持与环境可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亦可通过行为间接影响其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重视大学生对社会支持与环境的感受度和满足感,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行为,尤其要树立时间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视力不良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病,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还会对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碍[1-2].中高度近视在中年以后的多种并发症也会成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沉重负担.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3]及以往诸多研究[4-5]均显示,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普遍高于男生.为此,本研究拟通过横断面调查,探讨女大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视力不良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孟婷婷  陈仙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1-103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相似文献   

17.
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1],是大学生沮丧、疲乏、不满意、焦虑、抑郁、冷漠、迷惑、无力、低自尊等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2].有研究表明,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其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3].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科院校3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情绪反应是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武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特困生与贫困生群体已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比例为1/3~1/4,且转型期社会经济变迁加剧了贫困生问题的长期性[1-2]。特困、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还可能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焦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因此特困、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内容。笔者对特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为特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抽取河南省文、理、医、农科4所大…  相似文献   

20.
医科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高校部分医科类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特点,探索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顺利就业的对策。[方法]采用专业调查机构北森公司的《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对109名医科类本科毕业班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重视,但是重理论轻实践,成效不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认知过于理想化,缺乏良好的职业认识与职业定位。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比较薄弱,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结论]社会与学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咨询教育服务,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