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喜锋  周敏 《河南中医》2014,(10):1929-193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均给予G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8.6%,治疗组有效率为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各项Ⅱ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骨髓抑制最为显著(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相关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滴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在术后第2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连接化疗泵,每天持续24小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2组均无显著缓解病例,治疗组无变化例数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疼痛缓解疗效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腹胀缓解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KPS)评分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也有提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持续滴注联合TCA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KPS评分及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将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静滴,连用2周,3周为一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获益率(CR+PR+SD)77.08%,明显优于对照组为(61.90%)(P=0.029);治疗组、对照组Kamofsky评分提高率分别为60.4%和42.9%,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4);治疗组CD4及C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是39.2±1.9和26.5±1.4,对照组分别是30.8±1.7和23.0±1.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化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滴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选择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肝癌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先行TACE术,术后第2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连接化疗泵,每日持续24h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持续14天,共15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5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1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个月,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肿瘤稳定率、缓解肝区疼痛、腹胀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静滴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能一定程度上稳定肿瘤生长,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复方苦参与单纯应用复方苦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6月~2011年5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入选60例有明确病理分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化疗联合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连续14d为1疗程,共用3疗程;对照组30例,予单纯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连续14d为1疗程,共用3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后癌症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化疗联合复方苦参与单纯使用复方苦参相比,治疗后癌症疼痛缓解明显,患者KP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联合复方苦参能明显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连接化疗泵,持续24h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20mL。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两组疗程均21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肝区疼痛、腹胀)及改善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用药模式,可提高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32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相同。2—6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1)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P〈0.05)。(3)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11,6;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和实验组(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各39例,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9%)显著高于对照组(61.5%),实验组患者AFP值及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KPS评分升高幅度和Child-pugh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QQL)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6例,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人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良好率分别为16.2%和67.6%;对照组则分别为16.7%和22.2%,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极少。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NSCLC患者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缓解癌痛,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值得I旆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复方苦参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57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ACE+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67%,48%和37%,对照组1,2,3 a生存期分别为53%,37%和2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提高部分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单次荆量2Gy,每日1次,总剂量60~80Gy;结果:治疗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26/40)、45%(18/40)、23%(9/40);对照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21/40)、35%(14/40)、15%(6/40)。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减少(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苦豆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复方中山楂、决明子、苦豆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药决明子中的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大黄酚在0.0284~0.908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结论本试验采用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脾复方对人大肠癌移植瘤裸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方法对60只BALB/C裸小鼠建立人大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按1:1:1:1:1随机分为健脾复方+5-Fu组、健脾复方组、塞来昔布组、5-Fu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处理8周。分别观察VEGFmRNA(采用RT—PCR法)和MVD(免疫组化法)的表达,并对影响其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复方+5-Fu、健脾复方、塞来昔布和5-Fu的治疗均可降低VEGFmRNA的表达(P〈0.01),健脾复方+5-Fu、健脾复方可进一步降低MVD表达,且与5.Fu组和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VEGFmRNA和MVD的表达与不同的治疗方案具有相关性。结论健脾复方单独使用或联合5-Fu,均可显著抑制大肠癌瘤块VEGFmRNA和MVD的表达,提示健脾复方有抑制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除湿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健脾除湿方及消风止痒颗粒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各观察1次皮疹形态、瘙痒程度、皮疹面积的变化;采用DLQI量表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皮疹形态、皮疹面积及瘙痒程度积分,两组治疗4周后较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两组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单项积分如"瘙痒或疼痛"、"感到尴尬或沮丧"、"影响逛街购物、完成家务"、"影响着装、穿戴"、"影响学习、工作"、"影响睡眠质量"治疗组患者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除湿方能显著改善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营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65眼予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35例67眼予激光光凝治疗及口服和营方;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视力及眼底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1%、61.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前视力0.27±0.16,治疗后视力0.47±0.26;对照组治疗前视力0.26±0.15,治疗后视力0.40±0.24。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眼底出血、渗出、黄斑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管瘤、新生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7.6%;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营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视力、改善眼底病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坤宁汤颗粒剂和煎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颗粒剂组(68例)和煎剂组(40例),分别给予坤宁汤颗粒剂和煎剂治疗,疗程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结果颗粒剂组总有效率为91.18%,煎剂组为92.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坤宁汤颗粒剂和煎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督祛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督祛瘀方联合针灸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7.27%,观察组有效率91.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ESR、Ig A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时间、晨僵时间、改良Schober试验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祛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能缓解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胆排石方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胆排石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18%,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囊壁厚度明显少于治疗前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胆排石方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下调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9.
脉健方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脉健方(垂分草、海藻、Xi莶草等)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作用机制。方法 60例随机分为脉健方组和中药丹参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主症、体征、脉冲多普勒频谱、血脂、血小板聚集实验(PA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脉健方能改善ASO缺血主症,缩短肢体抬高苍白时戒,提高踝/肱指数(A/BI),改善动脉血流速度。能降低胆固醇(T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且TC/HDL-C比值明显下降。与丹参均有抑制PAg作用。能升高患者血清SOD的活性。结论 脉健方治疗ASO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侧支循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5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被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组(研究组)32例,热敷牵引加手法组(组)26例,经8周的治疗,测量并观察下肢行走试验、临床表现、MRI表现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均的30 m行走时间缩短20.34±17.82s,而对照组则仅缩短11.81±8.36s,F=5.0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14.34+10.50步,对照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8.73+6.89步,F=5.4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表现统计分析,对脊髓压迫最明显的节段为C5-6,占65.5%(38/58例);有超过1/3的患者(20/56例)存在颈脊髓信号的小圆点状、片状和线条状的T2 W1高信号影像改变;颈脊髓受压程度大多数在20%~80%之间,平均为43%。采用颈脊髓功能的40分法评价,总体有效率为65.5%,优良率为43.1%。结论: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