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蚓激酶胶囊(抗血栓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把病人分为试验组(蚓激酶治疗组,12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61例),蚓激酶治疗组按照血浆纤维蛋白原≥3.0 g.L-1为标准,分为2个亚组:高纤维蛋白原组(72例)和正常纤维蛋白原组(49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蚓激酶治疗组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高纤维蛋白原组与正常纤维蛋白原组预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蚓激酶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无论是否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均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并除外禁忌证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41例,女性组40例,两组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男性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年龄较女性提前(P<0.05),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男性组静脉血糖(BG)甘油三酯(TG)浓度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男性近期疗效较女性佳。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期脑梗塞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仅给予甘露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添加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塞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14天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14天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阿斯匹林片(75mg到100mg)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80例急性脑梗塞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复方地龙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地龙胶囊口服治疗。结果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有效率81.25%,对照组有效率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较好改善局部脑血流灌注。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局部脑流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0例行急性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疗法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73.33%,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存在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ADL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存在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因此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太注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再给予丁苯肽注射液,疗程为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浆神观察丁苯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经肽y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血浆神经肽y的含量。结论丁苯肽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含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曦  何世坚 《中国药业》2002,11(10):66-6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灯盏花素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李新启 《北方药学》2011,8(9):14-15
目的:观察九味黄芪合剂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加用九味黄芪合剂,所有患者均于治疗三周后进行疗效评分,运用肌力六级(0~5)记录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黄芪合计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恢复健康,对其提高生活质量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海楠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47-1548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急性脑梗塞的54例患者,均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入院,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和联用组(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联用组改善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用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情况的满意程度相比于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优先推广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 4 8h内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4 0例、脑出血 2 2例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及CGRP。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脑出血组ET及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治疗 3周后 ,脑梗死组轻中型及恢复较好的重型病人ET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CGRP也升至接近正常水平 ,而重型及恢复较差的中型病人ET虽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GRP基本降至正常。脑出血组ET及CGRP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ET、CGRP的变化有关 ,监测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比索洛尔对纤溶活性和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6例EH患者用比索洛尔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A I活性、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治疗后,血t-PA活性、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异常,比索洛尔可改善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23例健康者与39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1)的含量进行对照分析。分析CGRP与ET-1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CGRP)、ET-1含量在1个月内明显高于对照组(r=-0.317,P〈0.05)。在1个月后两者的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组水平。结论CGRP、EF-1的含量与脑梗死密切相关,CGRP、ET-1参与了脑梗死患者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2者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变化规律,2者在脑梗死的病程中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静脉溶栓再灌注损伤中应用效果及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符合静脉溶栓指标的ACI 1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OD活力、ADL评分升高,MDA和NSE、ET和hs-CRP含量及NIHSS评分降低,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ACI可显著改善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状况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硝基-L-精氨酸对脑梗死的作用。方法用硝基-L-精氨酸治疗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与10例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胞二磷胆碱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总有效率为90.0%,总显效率60.0%,疗效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和40.0%,P〈0.05)。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于硝基-L-精氨酸治疗3d后与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结论硝基-L-精氨酸能抑制血浆内皮素的生成与释放,对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丹参注射液辅助下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SO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所有患者采取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灶体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3周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7.52±4.05)分]和脑梗死体积[(11.56±4.77)cm3]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观察组患者SOD活力[(101.34±12.74)nU/ml]显著高于对照组[(93.58±10.87)nU/ml],并且ET含量[(56.99±7.87)pg/ml]及NSE浓度[(20.42±5.4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SOD、ET、NSE指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48例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开始手术时即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 mg,半小时内输注完毕,连续4d,在术前(T0)、术毕(T1)、术后1 d(T2)、术后2d(T3)、术后4 d(T4)分别监测血清SOD活性和MDA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SOD活性在T1、T2、T3、T4与T0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DA浓度在T1、T2、T3、T4与T0比较均下降明显(P<0.05),且观察组MDA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升高SOD活性,降低MDA浓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5例)和药物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检测血浆CGRP水平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91.1%(41/45)明显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77.8%(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针药组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 针药结合具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损伤作用,且可能与其调节患者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周敏  冯锦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771-772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1.0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噻氯匹定,0.25g/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注射液,剂量为第1、3、5天分别为10u、5u、5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及CG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CGRP水平分别为(81.25±27.38)、(44.13±13.30)ng/L,与治疗前的(109.83±38.24)、(24.73±13.59)ng/L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98.07±30.39)、(37.02±12.41)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巴曲酶能调节ET/CGRP之间的平衡,保护脑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