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毕业生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个人评价问卷(PEI)、自尊量表(SES)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随机抽取的青岛市8所中学的345名初中毕业生进行测查。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18名,占总调查人数的36.5%,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者84名,占总调查人数的26.0%,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抑郁组和无抑郁组之间以及有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之间的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评价总分和自尊得分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结论初中毕业生焦虑、抑郁情况严重,不容忽视;改善初中毕业生的成长环境,减少各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承受能力和对负性情绪的调控能力,可能是提高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青岛市高职学生抑郁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和方法。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个人评价问卷(PEI)、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实施评定,通过分层抽样在青岛市选取10所高职院校,测评了有效样本565个,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抑郁标准分≥50分为108人,男女两性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07,P〉0.05);焦虑标准分≥50分的为84人,男女两性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05,P〉0.05)。焦虑、抑郁情绪与自尊、自我评价、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因子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及其它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30名精神疾病专科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51.2%和44.9%,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者的工作压力均明显高于无焦虑和抑郁者(P〈0.001),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特殊的护理工作压力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城乡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的差异及四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452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利用统计软件,比较不同性别、城乡中学生三个量表测值及学习成绩的差异,并分析这4个方面的相关性。结果(1)城乡中学生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学生的焦虑、抑郁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自尊、抑郁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3)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结论(1)城市学生学习成绩优于乡村学生;(2)中学生学习成绩受焦虑、抑郁、自尊水平的影响;(3)焦虑、抑郁、自尊测值有显著的相关性,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依赖者的生活事件与情绪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和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以及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9名吸毒者进行测评.结果 根据生活事件量表(L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76.26%受试者经历...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得分均显著较高(P均〈0.01);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较低(P均〈0.01)。糖尿病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6个因子分与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其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时间睡眠剥夺(SD)对情绪的影响。方法 挑选身体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30名,剥夺全部睡眠52h。采用情绪状态问卷、贝克焦虑问卷、考虑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分别在SD前(基础值)、SD期间(1次/6h,共8次)及一夜恢复性睡眠后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状态。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随SD时间的延长,疲惫-惰性、焦虑、抑郁、困惑-迷茫等消极情绪的因子分逐渐增加(P<0.05-0.001),并与SD时间呈正相关;而有力-好动积极情绪因子分逐渐下降(P<0.001),与SD时间呈负相关(r=-0.846,P<0.001)。一夜恢复性睡眠后,疲惫-惰性和有力-好动因子分与基础值的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0.01),余均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 长时间的SD可导致情绪逐渐恶化。;一夜的恢复性睡眠对情绪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0.4%,其中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生活事件发生率在6.6%-94.1%之问。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焦虑情绪的生活事件依次为不喜欢上学、被人误会和错怪、升学压力、家庭施加学习压力、家庭内部矛盾。结论初中生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存在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和谐、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将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继续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森田治疗,共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分和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分降低(t=3.830,19.212,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分增高(t=7.654,P0.01);自尊量表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增高(t=4.619,3.766,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谐,提高患者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对比城乡差异。方法以城乡中学为基本单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城乡两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高中生1407人,收回资料完整有效问卷1383份,其中城市685人(49.5%),农村698(50.5%)人。高中生焦虑检出率20.3l%,城市、农村分别为27.30%、13.47%,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焦虑标准分总分为(42.33±9.37),城市为(43.81±10.10),农村为(40.86±8.3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高中生SAS标准分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结论高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焦虑情绪城市高于农村。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有睡眠质量、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城乡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断为晚期肺癌的住院患者102例,按照是否接受介入化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8.1±9.5)vs.(30.2±4.3),(27.3±10.2)vs.(30.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焦虑检出率和抑郁检出率相比对照组亦低(13.0%vs.23.0%,12.0%vs.24.0%,P0.05)。除客观支持因子外,研究组SSRS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介入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未接受此治疗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儿童期虐待、人格、家庭关系、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例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 FFI- 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 7.0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对不安全感、人格和家庭关系有直接影响(Sβ=0.255,-0.189,0.285;P <0.01);家庭关系对不安全感、人格有直接影响(Sβ=0.220,-0.221; P< 0.01);人格对不安全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直接影响(Sβ=-0.295,P<0.05;Sβ=0.598,P<0.01);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对不安全感有直接影响(Sβ=-0.524,P<0.01);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模型Ⅱ的拟合指数为x2/df <3.000,P>0.05,RMSEA=0.050,PGFI=0.612、PNFI=0.655、PCFI=0.717,均大于0.500,GFI=0.956、AGFI=0.931、NFI=0.909、RFI=0.873、IFI=0.995、TLI=0.992、CFI=0.995,均大于0.90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方萍  钟慧  陶睿 《四川精神卫生》2014,27(4):345-347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及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3所高级中学中参加2013年高考的应届高三学生334人,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进行调查。结果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在焦虑状态、焦虑特质、亲密度及适应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密度和躯体化、强迫、焦虑状态和焦虑特质呈负相关(r=-0.314~-0.143,P0.01);适应性和焦虑状态、焦虑特质呈负相关(r=-0.265~-0.214,P0.01)。结论良好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利于减轻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男性性激素水平(雌二醇、睾酮、孕酮)与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检测和比较30例男性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和30例非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的血清雌二醇、睾酮、孕酮的水平,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同时作相关分析.结果 男性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与HAMA分和HAMD分呈负相关(r=-0.540,P<0.05;r=-0.503,P<0.05).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睾酮水平与HAMA分和HAMD分呈负相关(r=-0.535,P<0.05;r=-0.602,P<0.05).两组的孕酮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卒中后焦虑、抑郁症存在明显的性激素水平的紊乱,与脑卒中的发病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雌二醇、睾酮可能成为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芳香治疗对安宁科护士情绪及工作倦怠的影响,为芳香治疗的研究提供有关刎数据资料.方法 对研究组进行2个月的芳香治疗,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工作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SCL-90显示研究对象在8周芳香治疗后焦虑因子和抑郁因子分有显著减低.工作倦怠量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显著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显著低于常模.治疗后情绪衰竭、情感疏显著减低.结论 芳香治疗可以改善安宁科护士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改善安宁科护士的工作倦怠. ZHANG Kai-peng YANG Can WANG Gao-hua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张愷破(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杨灿(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王高华(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王惠玲(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are assumed to experience significant distress, especially during their first episode. It is unclear whether such di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psychotic or other symptoms and/or to othe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evel of self‐esteem.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first episode psychosis (FEP) (54% male; mean age 22.74 years; 79.4% schizophrenia; 20.6% affective psychosis) were administere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Revised (SCL‐90‐R) at first presentation for treatment. Four indices derived from the SCL‐90‐R were used as measures of distress. Psychopathology was assessed with the 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the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 and the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and self‐esteem with the Self‐esteem Rating Scale.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calculated, followed by a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Measures of distres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rho = 0.44–0.56), and anxiety (rho = 0.38–0.48), modestly with lack of judgement and insight (rho = ?0.28 to ?0.37) and not with positive or negative symptoms of psychosis. In a smaller sample (n = 68) distress measures were also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rho = ?0.55 to ?0.73). Logistic regression confirmed that self‐esteem explained 53% of the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57%) by any combin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nclusion: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FEP is associated with levels of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not with the level of psychotic or negative symptoms. Self‐esteem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magnitude of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 FE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个性、躯体主诉、生活质量差异。方法对30例躯体化障碍和30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自编躯体症状主诉频数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进行评定,对影响生活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躯体主诉无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障碍组E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N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两组HAMD总分无差异(P〉0.05),躯体化障碍组焦虑/躯体化及认知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抑郁症(P〈0.05),躯体化障碍的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躯体化障碍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抑郁症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HAMD总分、HAMA总分、EPQ精神质因子、病程。结论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在个性、HAMA总分、躯体焦虑因子分、生活质量方面有差异,两者的个性、疾病严重程度、病程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焦虑症状随性别、年龄的变化趋势及焦虑症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小学和初中随机抽取4 200名7~15岁的儿童,进行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的测量,并按年龄分组,分析性别和年龄与自评量表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焦虑维度评分及焦虑总分在性别与年龄之间均有交互作用(P<0.05);男、女儿童不同年龄组的各焦虑维度评分及焦虑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1岁年龄组分离性维度(t=-2.591,P=0.010)、社交维度(t=-3.573,P=0.00)、焦虑总分(t=-2.288,P=0.022),以及14 ~ 15岁年龄组躯体化维度(t=-2.349,P=0.019)、广泛性维度(t=-4.65,P=0.00)、分离性维度(t=-4.513,P=0.00)、社交维度(t=-5.25,P=0.00)、学校维度(t=-2.073,P=0.039)、焦虑总分(t=-5.057,P=0.00)均女生高于男生.结论 性别、年龄对儿童焦虑症状的交互作用明显;男、女儿童焦虑症状均随年龄发生变化,但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随年龄增长男生的焦虑症状减轻而女生的焦虑症状增多;女生焦虑症状明显于男生,尤其在14~15年龄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