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我院NICU病房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VA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结果45例VAP患者共检出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杆菌占70.69%,革兰阳性(G )球菌占12.07%,真菌占17.24%,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0.69%)为多,G 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0.34%).G-杆菌对阿米卡星、泰能较敏感;革兰阳性(G )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NICU病房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真菌感染居第二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颁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63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以G-杆菌56株(71.8%)为主,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G+球菌次之,分离出16株(20.5%),真菌感染也较常见,分离出6株(7.7%),大多数G-杆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VAP病原菌有较好作用.结论 VAP病原菌多为G-杆菌、细菌耐药普遍较高,尽早撤机及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VAP4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结果45例VAP患者共检出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杆菌占70.69%,革兰阳性(G+)球菌占12.07%,真菌占17.24%;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0.69%)为多,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0.34%)。G-杆菌对阿米卡星、泰能较敏感;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NICU病房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真菌感染居第二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符合VAP诊断的44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存活组与VAP相关性死亡组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构成特点.结果 44例VAP患者中检出病原菌89株,以G-菌为主(75.28%),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38株(42.70%),鲍曼不动杆菌12株(13.48%)等;G+球菌检出12株(13.4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株; 真菌检出10株(11.24%),全部为假丝酵母菌属,其中主要包括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G-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存活组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P<0.05),且平均每例培养出病原菌数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死亡组VAP病原菌中MRSA及真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P<0.05).结论 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性.机械通气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病原菌混合感染严重程度等明显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2例ICU中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102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61株病原菌,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碳氢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对主要G-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敏感性;G+球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结论 G-杆菌是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真菌感染率增加.应尽量减少侵袭性治疗,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抗菌药物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我院机械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的痰、口腔分泌物、胃液培养病原菌的特点,探讨预防的措施。方法同步收集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口腔分泌物、胃液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分析其菌群组成特点及耐药性,并对三组病原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AP患者下呼吸道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83.8%),其中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口腔分泌物及胃液中G-菌分别占62.8%和82.9%,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符合率分别为60.7%和41.2%,并显示与VAP病原菌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口咽部定殖菌吸入及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为其重要感染途径,因此减少胃液反流、合理的口腔护理和胃管护理对减少VAP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92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6.22%,病死率30.4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插管、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污染吸入及高龄、有慢性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危险因素相关。共检出病原菌130株,其中G-杆菌74.62%,G+球菌12.31%,真菌13.08%。产ESBLs分离率14.43%。结论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VAP的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预防,加强监护,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构成、耐药性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ICU收住的11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47.27%,其中年龄、制酸药、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基础疾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52例VAP以G-菌感染为主(64.13%),其次为G+菌(22.83%)和真菌(13.04%),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 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菌,且存在明显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残率、致死率也呈上升趋势.分析NICU中新生儿(VAP)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抗生素治疗VAP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新生儿科89例新生儿VAP患儿临床资料、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89例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5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80%,革兰阳性菌占12.3%,真菌占7.7%。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27.1%),鲍曼不动杆菌0、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分离的细菌除对泰能较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VAP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适当的最初经验性抗菌治疗应遵依据于本地区最新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结果:气管切开、使用皮质激素、昏迷、通气前使用大量抗生素,VAP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VAP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75.2 %,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75 %.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长期使用抗生素与皮质激素、昏迷是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原因.除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外,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都显示很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该院急重症监护病房89例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9例医院内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细菌105株,以G-杆菌为主(60.00%),G-杆菌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第一位(19.0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5.24%)、铜绿假单胞菌(14.29%).G+菌占19.05%,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1%.其他细菌占20.9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而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应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34株,其中G-杆菌80株(59.7%),G+球菌11株(23.1%),真菌23株(17.2%)。G-杆菌中耐药性较严重的菌株依次为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G+球菌中耐药性较严重的菌株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结论:VAP患者耐药率高、病死率高,应定期进行病原学监测,积极、合理地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0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70.6%;真菌占17.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占12.1%;G-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在80%以上.结论 引起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红 《中外医疗》2009,27(12):77-7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ICUVAP患者进行病案调查;并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ICU184例VAP患者均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的插管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9.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1株,居首位占22.3%;肺炎克雷伯菌30株,居第2占16.3%;G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株,占总株数的6.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5株,占2.7%;耐药监测结果显示,G-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加强对VAP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才能提高VAP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VAP措施.方法 对本院心脏外科术后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进行主动的目标性监测.结果 近两年来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139例,发生VAP者48例、75例次,机械通气时间长、年龄>60岁、气管切开、多次气管插管等均是发生VAP的重要因素,VAP的病原菌以G-杆菌居多,占81.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31.5%;真菌占12.5%;分离出的G 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3.5%.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为了减少VAP的发生,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无菌操作、消毒和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惠敏 《四川医学》2012,33(5):850-852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我院ICU病房2009年7月~2011年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VAP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3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13株(67.4%),革兰阳性杆菌(G+)91株(28.8%),真菌12株(3.8%)。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4.1%、17.4%、11.7%。主要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我院综合ICU病房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应加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耐药菌。临床工作者应在本地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老年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VAP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行气管插管老年患者158例,对并发VAP患者的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例行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发生VAP81例,发生比率为51.3%,81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以,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77株占68.75%,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居于首位占25.89%;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因气管插管导致VAP的老年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有较满意的敏感性,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能够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布及耐药性,便于控制VAP.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确诊的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7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83例,VAP发生率为44.38%;共分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1%;革兰阳性菌为其次,占20.6%;真菌占7.88%.位于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位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们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亚胺培南对主要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索,及时治疗VA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 )中最常见的院内感染 ,近几年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VAP逐渐增加。探讨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为治疗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2月中心ICU科收治的 97例有创机械通气超过 4 8h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 39例VAP患者的微生物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用无菌吸痰管或经纤维支气管镜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耐药试验。 [结果 ]VAP的发生率为 4 0 .2 %,病死率为6 1.5 %。共分离出病原菌 2 11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占 80 .1%,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革兰阳性球菌占 9.5 %;真菌占 10 .4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菌集中于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 [结论 ]中心ICU科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并有多重耐药 ;严密动态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龚鸿昌  邓琳  余锡斌 《四川医学》2012,33(8):1480-1482
目的分析广汉市人民医院颅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VAP的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3月脑伤及开颅术后入住ICU需机械通气的142例患者中发生VAP的54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ICU中VAP的发生率为38.02%,发生VAP仍以G-菌为主(68.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22.12%,铜绿假单胞菌占15.04%,非发酵菌及ESBL菌的耐药性普遍增高;G+菌感染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亦有所增加,葡萄球菌多为MRSA及MRSE。结论入住ICU的脑伤或颅脑术后患者气道开放后,特别是使用呼吸机后发生VAP,感染的微生物以G-菌为主,且具有较强的细菌种群和耐药性。应尽快获得病原菌诊断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治疗感染的患者和减少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