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成药》2016,(11)
目的探讨通脉止血方(三七、生地黄、茜草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河北省中医院儿科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泼尼松)和治疗组(泼尼松联合通脉止血方),观察期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P0.05),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16.33±22.49)×109/L和(76.02±21.94)×109/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13±13.34)×109/L和(30.87±12.84)×109/L(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分化簇CD3+与分化簇CD4+值都明显上升,而分化簇CD8+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脉止血方可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改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总体改善。 相似文献
2.
3.
4.
《中成药》2017,(1)
目的观察地锦草片(地锦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2015.12我院血液科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首次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锦草片(4.8 g,tid),治疗过程中收集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第2天及第4周末(入院第30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观察指标并评价综合疗效。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82.1%),观察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IL-2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结论地锦草片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IFN-γ/IL-4的比值,达到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了55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28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和血浆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GPⅠb自身抗体;分析了治疗前上述免疫学改变及中医辩证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免疫学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中医证型与预后也有一定关系。提示ITP治疗前免疫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型对于判定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紫癜冲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 10 0例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4 0例 ,分别予紫癜冲剂和血康口服液 ,观测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T细胞亚群、骨髓巨核细胞及巨核细胞DNA标记指数 ,结果发现 ,紫癜冲剂能够提高血小板数量 ,促使T细胞亚群比例恢复 ,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ITP患者体内PAI水平。结果ITP患者体内PAIg明显升高,其中IgG升高最明显,为(20.67±7.10)%,有82%ITP患者升高,IgA均值正常范围为(18.58±8.85)%,有52%ITP患者升高,IgM均值正常范围为(7.74±5.53)%,有20%ITP患者升高,两者有相关性。结论PAIg是ITP诊断的一项实验室指标,患者以IgG升高为主,且大多数患者PAIg升高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雷公藤多苷(T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ITP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APS),建立ITP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TG大、小剂量组,泼尼松组,均从第1次注射APS36h后灌胃,每日1次,连续10d,实验结束后,检测外周血象、骨髓象,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雷公藤多苷大剂量组有明显回升血小板、降低骨髓巨核细胞、CD8+明显降低及CD4+/CD8+上升的作用。结论:大剂量雷公藤多苷对ITP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使造模后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白、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得以改善,提示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将 10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和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其余 4组均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 (APS)造模 ,分别灌药和蒸馏水 ,每日 1次 ,连续 11d ,第 11天测T细胞亚群 ,并做骨髓涂片检查。结果 :牛角地黄冲剂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对照组CD4、CD8、CD4 CD8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以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明显 ,优于强的松组和低剂量组 ,说明中药牛黄地黄冲剂具有改善ITP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治愈及恢复率达73.3%,总有效率97.6%;治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至正常。停药后随访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阻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以益气健脾化湿方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86.7%.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血小板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脾胃为本辨证施治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同时观察Hp感染在治 疗前后的变化。方法:以补脾和胃滋阴养血为法,佐以清胃祛瘀,自拟方药随证加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 粪便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原(HpSA)。结果:显效1例、良效3例、进步3例、无效2例。有效率77%。Hp感染4例治疗 前阳性,其中2例治疗后转阴。结论:以脾胃为本辨证施治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Hp感染 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王俊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7):25-2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根据其症候特征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血证"虚劳"葡萄疫"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均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认为病因可概括为内感和外伤两个方面,病机主要为热、虚、瘀三个特点,且三者之间互相夹杂、互相转化,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血清癜汤治疗慢性特发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探讨疔能的疗效机制。方法:设立养血清癜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55例和氨肽素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2例,用现代免疫学为4.5%、9.1%和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无论在血小板恢复、出血症状改善还是在起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免疫学检查显示:治疗前,ITP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 相似文献
17.
肾系疾病之中医辨证属阳虚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研究表明,肾系疾病及其中医辨证的阳虚证型均与甲状腺激素下降相关,甲状腺激素在肾系疾病的病情发展、转归预后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发现目前肾系疾病其它证型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研究尚少,认为应进一步研究肾病中医分型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同时将甲状腺激素作为肾病中医辨证客观化、量化和观察中医药治疗肾病疗效的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英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7)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补肾方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CITP)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例CITP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0例、联合组15例和西药组15例。中药组以疏风凉血补肾方治疗,联合组以疏风凉血补肾方加强的松治疗,西药组以强的松为主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和构成比例、骨髓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良效率(55.0%,11/20)显著高于西药组(20.0%,3/15),与联合组(60.0%,9/15)相近;中药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P<0.01),且优于西药组(P<0.05),与联合组相似;中药组治疗后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降低、产板巨核细胞比例上升(P<0.01),与联合组相似,而西药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后TGF-β1值降低(P<0.05),且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凉血补肾方能有效降低CITP患者TGF-β1水平,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从而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糖皮质激素抵抗、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成人初治ITP患者58例,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P-糖蛋白表达水平。按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瘀血内阻辨证分型,4周后分成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与性别、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不同性别的ITP患者同一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成人初治ITP患者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型最多见,其次为阴虚火旺型。(3)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及证型有明显变化,激素敏感组以气不摄血最多见,激素抵抗组以阴虚火旺最多见。(4)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水平在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与激素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中医辨证分型及糖皮质激素抵抗与多项临床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对ITP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