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息肉中采用结直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肠功能恢复与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结直肠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结直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结直肠息肉中采用腹腔镜联合结直肠镜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相关的特色理论之一,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文章从肺对大便的调节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上的相互影响.肺主要通过对气机和津液的调节两个环节影响着大便,由肺病所致的大便异常,无论便秘或泄泻,均可从肺论治,此法称为“肠病治肺”.“肠病治肺”的具体方法如宣肺肃肺理肺气、补益肺气、补益肺阴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方对ALI/ARDS大鼠肺、肠功能的影响,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LI/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ocd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除肺通气功能障碍外,ALI/ARDS大鼠肠屏障功能同时受损。通腑泻肺中药能改善肺通气障碍,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耳穴压豆治疗便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常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尤其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在便秘时常因排便时用力引起病情突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在临床上用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便秘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 5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 9~ 2 8岁 ;辨证分型属实秘者 1 7例 ,属虚秘者 38例。治疗方法用针灸针的尾部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找到敏感点。实秘取穴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交感、肺、肝、胆穴 ;虚秘取脾、胃、肾、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用 75 %酒精行局部消毒后 ,将王不留行籽放于胶布上 ,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 ,逐穴揉…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咳嗽虽不离于肺,但“肺朝百脉”,肺和他脏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心、肝、脾、肾四脏疾病,常影响到肺的功能失司而致咳嗽。笔者就“五脏之咳”的治疗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医学津伤化燥病因病机理论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藏象理论,以检测津亏肠燥大鼠模型"肺与大肠"脏腑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为主要切入点,同时观察增液承气汤对该津亏肠燥实验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阐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医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限水联合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复合因素津亏肠燥大鼠模型,分别观察增液承气汤和大黄对该复合因素津亏肠燥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观察大鼠大便改变情况;活性炭灌胃法测定肠道传输功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肺组织、肠组织;ELISA法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便量减少,粪粒干,粒形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延长(P0.01);排便粒数减少(P0.01);肺泡充血、水肿,肺组织AQP1和AQP3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肺组织AQP1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承组肺组织AQP1升高(P0.05);大黄组肠组织AQP3升高(P0.05);增承组肠组织AQP3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复合因素津亏肠燥大鼠模型呈现出肺部相关的病理改变。增液承气汤能改善大肠功能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提示肺与大肠生理和病理相关,而津液亏虚是导致病变由肠及肺的常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比较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肺与肠上皮形态特征、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及上皮功能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观察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肺与肠上皮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胚胎不同时期肺与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免疫组化测定不同时期上皮细胞功能蛋白。结果:胚胎早期,肺与肠上皮形态一致,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无显著差异;胚胎中期、胚胎晚期肺与肠在上皮形态不一致,上皮细胞增殖、凋亡有显著差异(P<0.05)。胚胎各期肺与回肠、结肠上皮细胞功能蛋白无显著差异,而与空肠、直肠、膀胱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与回肠、结肠在胚胎组织发生上存在时相上的同步性;"肺与大肠相表里"中的"大肠"大致可定位于"回肠、结肠";在胚胎早期可以为"肺"与"回肠、结肠"同源发生提供一定的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肠相关虽主要是功能之间的相互联属,但可能与其原始的同源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本文通过肺肠在功能、经脉、菌群微生态等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与影响,阐述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进而探讨与IBS的内在关系,结合名师从肺论治IBS临床经验:采用经方加味,从宣肺、泻肺、补肺等方面论治肠病,为中医临床从肺论治肠病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及思路,以供学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肠到脑的信号通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而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参与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致病因素的生成.中医认为脑与肠腑在生理上通过经络密切联系,功能上相互滋养、相互调节;在病理上,脑病可及肠腑,肠病可及脑腑,二者相互影响.基于此可将调控肠道菌群趋于稳定作为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的切入点,目前,包括中药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肠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探讨肺和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病理切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为显著.结论 初步提示了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影响及大肠,出现大肠的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似可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组织形态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对直肠肿瘤患者回肠造口回纳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同期行保护性回肠造口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在行回肠造口回纳手术前2周每日经回肠造口用500 m L加味大承气汤对远端旷置肠段行顺行性灌肠,对照组未行灌肠操作。观察两组经口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梗阻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经口进食时间(h,22±6 vs.41±8)、肛门排气排便时间(h,27±5 vs.48±8)、肠梗阻率(2.85%vs.14.29%)及住院时间(天,5.5±1.0 vs.7.6±1.2)均降低(P0.01,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古医籍中“肺病及肠”医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观点源白《黄帝内经》肺与大肠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中肺病可以及肠,肠病亦可及肺.占代医案中肺病及肠的病例相比肠病及肺更为常见,本文略举几则“肺病及肠”的医案与同道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者改进动物模型,通过体外结扎造成直肠下狭窄,使大肠燥屎内蕴而形成实热邪滞,表现为肺充血、出血,I、II型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肿胀、坏死,而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给予中医通腑泻热的大承气汤后,可促进肺损害修复,使上述改变明显趋向好转。本项研究为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倪新强  韩新民 《中成药》2012,34(3):422-426
目的 观察泻肺平喘灵(麻黄、杏仁、甘草、葶苈子、瓜蒌皮、丹参、虎杖、大黄)及其拆方对“肺合大肠”模型动物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分成7组(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模型组、解扎组、泻肺平喘灵组以及3种拆方组.以直肠体外不全结扎法制备“肺合大肠”模型,观察肠、肺形态学改变,观察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的干预效果.结果 模型组多数肺组织有中度到重度间质性炎症,伴有肺泡壁充血及肺气肿等病变,结肠组织黏膜下层不同程度充血、水肿,不等量炎细胞浸润.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治疗后上述变化不同程度减轻,部分药组之间呈协同的作用.结论 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能减轻模型鼠肺、肠病理形态学变化.三拗汤+活血药在减轻肺组织病变方面占主导作用,三拗汤+通腑药在减轻肠组织病变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泻肺平喘灵则表现出最佳效果,印证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莫芳芳  高思华 《中医杂志》2012,53(20):1711-1713
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和前人治疗经验的总结认为,肺病多导致便秘、泄泻、痢疾、脱肛、腹痛腹胀、痔疮便血、肠痹等肠病发生;肠病多导致喘证、咳嗽等肺病发生.通腑是肺病治肠的主要手段;理肺、润肺、豁痰是肠病治肺的重要手段.分析发现,在病因特点上,热、燥、寒邪影响肺或大肠,多易发生肺病传肠,或肠病传肺,说明肺与大肠二者有着共同的病因易感性,可反证肺与大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病机传变特点上,导致肺病及肠与肠病及肺的内在病理机制是一致的,表明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是实现肺与大肠之间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反证了肺与大肠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传化糟粕、主津二者相互对应,息息相关.在治疗特点上,通腑、理肺的肺肠互治可反证肺与大肠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对临床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它与阑尾炎、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并称常见四大急腹症。发病急剧,并发症多,有时造成诊治困难,在外科临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病相复杂多变。近年来,随着对其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在治疗、护理方面的不断改进,但手术率仍居高不下,需要及时的观察和处理。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消化系统各组织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变化。方法 以1%卵清蛋白复制肺病(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其对从胃至直肠整个消化系统的6个主要部位(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病理形态和相关调控物质CCK-8、CGRP、SP、VIP的影响。结果 模型大鼠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同步改变,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无明显变化。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CCK-8(79 961.4±12 577.9,48 519.5±12 240.7)、CGRP(41 950.1±12 600.1,38 059.8±11 942.4)、SP(88 243.9±32 177.2,47 417.8±16 462.4)、VIP(20 711.4±7 334.6,43 208.1±13 433.8)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P〈0.01),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上述物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肺病可影响到结肠,引起结肠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和相关调控物质(CCK-8、CGRP、SP、VIP)发生改变;而对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它与阑尾炎、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并称常见四大急腹症。发病急剧,并发症多,有时造成诊治困难,在外科临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病相复杂多变。近年来,随着对其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在治疗、护理方面的不断改进,但手术率仍居高不下,需要及时的观察和处理。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观察ARDS"肺肠同病"的病理特征及通腑泻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肺肠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肺脏局部及全身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等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血浆D-乳酸、DA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二者含量显著降低(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IL-6、IL-10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BALF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4)模型组大鼠肺与肠组织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1)肺通气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全身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升高、肺肠组织黏膜免疫的同步反应是ARDS"肺肠同病"的主要病理特征;2)通腑泻肺中药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在于改善肺通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及肺肠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霾散结方对大气颗粒物PM10致肺肉芽肿大鼠肺、肠组织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管滴注2mg/ml大气颗粒物PM10生理盐水混悬液造模,隔日1次。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抗霾散结方高、低剂量组,n=6。免疫组化检测肺、肠组织VEGF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大鼠肺、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内呈多发肉芽肿性肺炎病理改变,肺、肠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面积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抗霾散结方高、低剂量组肺内多发肉芽肿性肺炎病理改变减轻,大鼠肺、肠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面积率显著降低结论成功建立大气颗粒物PM10致大鼠肺组织肉芽肿模型,且抗霾散结方能减轻肺肉芽肿模型大鼠肺、肠组织损伤,其保护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该方下调肺、肠组织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