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责之于胃,查其胃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疾病引起而呕吐者,多称为功能性呕吐,即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虽无器质性病变,但临床上时愈时患,以多种刺激为诱因,往往经久不愈,影响健康和工作,给病人造成苦恼。笔者临床工作20余年来,治疗神经性呕吐主要采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多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例一,钟某,女28岁。一年前开始呕吐,最初症状较轻,自己和家人都认为饮食不当所致,未予治疗,但呕吐日益加重,方始求医,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但经中西多方治疗,症状不见好转,于1989年4月来我院就医。证见:一般情况尚可,多餐饭后即吐,特点为一口一口吐少量食物和稀水,吐物淡而无味,吐前无恶心,也不痛苦,食欲尚可,二便正常,但伴有周身无力。脉沉、舌淡、苔白。辨证:本证属肝胃虚寒,寒气客于胃,久恋不去,升降失司,故胃气上逆而呕。治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药:吴茱萸10g,太子参15g,生姜10g(后下),大枣5枚,姜半夏6g,茯苓15g。上方服三剂症除,原方再服三剂以巩固疗效,二年后随访,一直未发作。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呕吐亦称心因性呕吐,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疏肝和胃,升降并用,养阴降逆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1病在胃,因在肝,当以疏肝为要神经性呕吐与情绪紧张、恼怒、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不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福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69例,采用SPSS 24.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妊娠恶心呕吐程度量表(PUQE)评分、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QOL)评分以及血钾、血钠、尿酮体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UQE、NVPQOL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钾、血钠明显升高(P<0.05),尿酮体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UQE、NVPQOL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能减轻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恶心、呕吐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四逆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以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增加四逆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胃痛、胃胀、呕吐、胃出血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卢桂梅教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采用从肝论治,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扰、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四型进行施治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胃扭转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胀满、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上呈持久性或间歇性发作,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确诊。我们应用推拿疗法治愈胃扭转四例,现介绍如下: 一、病例介绍例1 寻××,男,61岁,干部,上腹部疼痛一年余,饭后加重,嗳气,偶有呕吐,中,上脘有压痛,经用药物治疗无效,X线钡餐检查见,胃呈虾米型,胃大弯翻向上方,胃底移向内下方,胃底、胃体扩张,诊为胃扭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妊娠恶阻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 ,笔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患者 2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2 8例均为妊娠试验阳性 ,并经 B超检查确诊 ,年龄 2 5~ 40岁 ;2 0例为初产妇 ,8例为第 2胎 ;其中脾胃虚弱型 1 6例 ,肝胃不和型 1 0例 ,气阴两亏型 2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恶心 ,频繁呕吐 ,甚者不能进食、进水 ,均经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方法取内关、足三里穴 ,脾胃不和型加太冲穴 ,均双侧。肝胃不和型用平补平泻法 ,余 2型用补法 ,留针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加艾条悬灸 5~ 1 0 min;另取至阴穴只灸不针。每日施治 …  相似文献   

8.
吴茱萸汤治疗晚期胃癌呕吐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治疗晚期胃癌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诊断证实为晚期胃癌并符合中医肝胃虚寒证型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给予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胃复安、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对肝胃虚寒证型晚期胃癌呕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候群.是一种功能性胃病,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治愈,常被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厌食症、神经性呕吐和胃痉挛等.既无全身疾病的消化不良,又无局部病灶,而未检查出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并能排除肝、胆、胰和食道的器质性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内关穴治疗神经性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呕吐在临床上较为顽固且易于反复,药物治疗的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笔者以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性呕吐1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18~30岁7例,31~40岁4例;伴有神经衰弱者2例,胃神经官能症4例...  相似文献   

11.
神经性呕吐是胃肠神经宫能症的一种表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常,主要为胃肠分泌与运动机能紊乱,在病理解剖方面,则无器质性病变可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的餐后呕吐,一般并无严重的恶心,呕吐亦不费力,呕吐量或多或少,但不影响食欲和摄食量,因此营养障碍不明显.从祖国医学来说,神经性呕吐一症,大多数属于肝胃气逆一类.按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使用朱砂散治疗神经性呕吐多例,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一、朱砂散药物组成:法半夏15克、丁香6克、生甘草6克、朱砂30克(水飞,另研)、冰片0.6克(另研).制法:先将前三味研为极细末,然后分别将朱砂及冰片细末和入调匀,瓶装密封.用量与服法:每服3克,一日两次,食前半小时开水调服,或装胶囊吞服.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耳穴压丸法治疗30例神经性呕吐患者,疗效满意。现作一简介。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天。全部经胃及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排除胃及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而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治疗方法:将王不留籽放在0.7×0.7cm的胶布上,贴神门、食道、贲门、胃、十二指肠,皮质下,双耳同贴。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按压半分钟左右,至耳部红热略为宜,5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治疗结果:30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19例,2疗程治愈者9例,3疗程治愈者2例。典型病例:王××,男,38岁,农民。  相似文献   

13.
神经性呕吐是一种非器质性疾病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病证。我们近年来,以针灸中魁穴为主治疗此病8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年龄最 小15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所有病例都经常规治疗无效而来诊。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凡恶心呕吐无物或食物残渣或清水痰涎或黄绿色液体,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甚则不能进食。所有病例均作肝、肾功能、B超肝胆脾及初透检查,结果均正常者诊为…  相似文献   

14.
1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赵某,女,40岁,农民。头痛3年余,曾多处就诊,按"神经性头痛"治疗效果不佳,近周头痛持续,胃部隐痛伴紧缩感、泛恶、呕吐痰涎、四肢不温。检查:颜面少华。舌苔薄白兼滑,脉沉弦。辨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治宜温肝暖胃,驱寒降逆。选用仲景吴茱萸汤加味治之:吴茱萸9g,生白术、党参各12g,半夏、生姜各10g,大枣12枚,砂仁、公丁香各6g。水煎服。连服4剂.头痛减轻,继服4剂痊愈。  相似文献   

15.
研究 49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 ,中医四诊及 Ham ilton抑郁量表 17项评分显示 ,其病因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 ,其主症暴食占 10 0 %、呕吐占 95 .5 %、抑郁占 87.8%。根据辨证分为脾阳虚损型 (占 83 .7% )服舒纳汤 ,肝胃郁热型 (占16.3 % )服清宁饮 ,两型均配合解郁膏穴位贴敷 ,有效率为 65 .3 %。笔者认为 ,舌象、脉象是划分其证型的主要依据 ,疏肝解郁、畅通腑气是其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以鸭跖草治疗神经性呕吐取效快捷 ,现将笔者的临床治验介绍如下。神经性呕吐属中医“呕吐”范畴 ,由于邪气在胃 ,胃失和降 ,气反上逆而致。前人以有声无物为呕 ,无声有物为吐 ,但实际上很难截然划分 ,一般都统称为“呕吐”。临床常见辨证分型有胃寒、胃热、伤食、痰浊四型。本症多见于女性 ,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 ,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它症状 ,偏于胃热的 ,可以鸭跖草煎剂治疗。治疗时取鸭跖草全草 1 2 0 g,水煎服即可。鸭跖草性味甘寒 ,据报道其成分中含花青素类 ,为飞燕草次甙等 ,故可清热解毒、利尿解暑止呕。另据《本草纲目》载 :鸭跖草…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妊娠恶阻1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希萍  吴向红 《中医杂志》1994,35(4):225-226
按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湿内阻、气阴两虚4类辨证施治,呕吐严重者配合中药浓煎取汁雾气吸入。经2~3周治疗,本组115例中痊愈78例,显效3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其中肝胃不和型疗效最佳,气阴两虚型痊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研究49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中医四诊及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评分显示,其病因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其主症暴食占100%、呕吐占95.5%、抑郁占87.8%。根据辩证分为脾阳虚损型(占83.7%)服舒纳汤,肝胃郁热型(占16.3%)服清宁饮,两型均配合解郁膏穴位贴敷,有效率为65.3%。笔者认为,舌象、脉象是划分其证型的主要依据,疏肝解郁、畅通腑气是其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1988年以来,我们用中药舒肝和胃法为主治疗神经性呕吐27例,疗效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大多缓慢起病,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往往伴有失眠、头痛、焦虑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常在食后或食间突然发生呕吐,不伴恶心或痛苦表情,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大,不影响食欲,患者无明显的营养障碍。上消化道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均无异常。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1988年3月~1992年10月住院或家庭病床患者。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1~53岁。病程15天~2个月,平均28.5天。  相似文献   

20.
药压治疗神经性呕吐30例甘肃省庆阳地区中医医院(345000)董永军肖志俊景秀珍关键词:呕吐神经性/治疗穴位疗法以人丹压穴治疗神经性呕吐3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其中男4例,女26例;20~30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