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士卿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尊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72-472
吾师张士卿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或风寒夹有内伤乳食之发热 ,常获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黄芩、竹茹、半夏、碧玉散 (青黛、滑石、甘草 )、赤茯苓、枳壳、陈皮组成 ,书中言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 ,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 ,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热郁 ,则三焦气机不畅 ,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 ,以清泻胆火 ;胆火炽 ,必犯胃而液郁为痰 ,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 ;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 ,斯胆中之相火清和 ,故又佐以碧玉 ,引相火下泄 ;使以赤苓 ,俾湿热…  相似文献   

2.
张婷婷 《河南中医》2014,(3):551-551
蒿芩清胆汤出自清代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多用治暑疟,亦治邪传少阳腑证,为和解少阳、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方。蒿芩清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经胃镜及病理证实,有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蒿芩清胆汤出自清代浙江名医俞根初的《重订通俗伤寒论》,为少阳三焦湿热、痰热证而设。少阳三焦联系最广,外通皮毛,内连肝胆,上系心肺,中近胃肠,下出肾系,表里上下,无所不包,湿热或痰热随气机升降出入而无所不达,无所不有。因此蒿芩清胆汤治疗病证广泛,除了治疗三焦湿热痰热证,也广泛用以治疗五脏湿热或痰热病证。  相似文献   

4.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g、竹茹9g、半夏4.5g、(赤)茯苓9g、黄芩4.5~9g、枳壳4.5g、陈皮4.5g、碧玉散9g组成,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本方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同治邪在少阳之证,但本方系针对少阳热重、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故组方上仅保留了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半夏、甘草,以青蒿伍黄芩共解少阳胆热:复用温胆汤(以枳壳易枳实、赤苓易茯苓)清热化痰、和胃降逆;碧玉散清利湿热、导邪下行。笔者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少阳湿热痰浊所致的内科杂病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蒿芩清胆汤有清利肝胆湿热、和胃化痰之功效。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兼以化湿辟秽,黄芩苦寒化湿热以利胆,共为君药,两者合用既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竹茹、橘皮、半夏、枳壳理气降逆,和胃化痰,均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淡渗利湿,并导胆热下行,为佐、使药。纵观全方,清透与清泄并用,胆胃三焦兼调。合而成为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的要方。临床研究表明蒿芩清胆汤对流感、胆囊炎、胃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效  相似文献   

6.
在少阳气郁向火郁、水郁转变的过程中,中气的盛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气盛则邪易化热,中气虚则邪易化湿,即中气实则病在少阳胆,中气虚则病在少阳三焦。阳旺之躯,少阳气郁多转为火郁;阴盛之体,少阳气郁多转为水郁。少阳枢机不利,经气郁滞,于少阳胆而言主要是少阳郁火,郁火内燔,兼有卫、气、营、血四个不同的层次,故临证应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根据卫气营血的浅深层次予以透表、清气、凉营、凉血散血等法;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司,则表现为水郁三焦,水邪为流动之品,有蓄于上中下三焦之不同,治应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根据其部位之不同配合宣上、畅中、渗下等法;少阳胆经郁火与三焦离经之寒水互结,水火胶结,酿湿生热,易犯太阴、阳明,临证应根据湿热的侧重不同,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酌情配合燥湿、清热等法。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仲景为少阳伤寒而设的主方.<伤寒论>日:"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经脉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则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循经上扰则口苦、咽干、目眩,从而胸胁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不但独效于伤寒的少阳经,只要深刻领会方义,略有加减,即可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8.
中医医籍中有关胆的记载很多,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胆汁,参与消化。笔者从长期临床中领会到,胆还能斡旋气机,有助于气的升降正常。胆在经脉上属足少阳经,何秀山谓:“足少阳胆与手三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说明胆与三焦相通,三焦为一腔之大腑,包罗五脏六腑,既主持诸气,又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因此,胆的功能正常,气机、升降协调,有助于三焦,乃至全身脏腑之气的运行条达,起到升发阳气,斡旋气机促进脏腑功能的作用。正如金元医家李东坦所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其病机变化正如何秀山所说:“若多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于是诸症从生。一旦胆的功能失常,妨碍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则可引起膀胱气化不利秽液下流而出现前列腺疾患。临床多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尿赤、或小便后有白浊流出,会阴少腹及两肋胀满疼痛。平时头晕,舌尖红,苔黄腻,脉濡弦滑。证属胆热挟湿下流膀胱,辨证从胆着手,以清热、降气、泄热、利湿为主,笔者常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每获佳效。兹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曹毅教授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的临床经验。曹毅教授结合江浙地区之气 候特点与居民的饮食习惯,认为湿热蕴结型湿疹之病因,湿、热之邪贯穿始终,核心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少 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湿热中阻。蒿芩清胆汤在配伍上融清透、宣上、畅中、渗下于一体,寓分消走泄之法 于和解少阳之中。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疹时,要抓住皮损色红,伴渗出、瘙痒、口苦、舌红、苔腻、脉弦等 为证治要点。因其方药性寒凉,用时当注重顾护脾胃。故曹毅教授辨治湿热蕴结型湿疹强调通利三焦、条达少 阳,疏肝理脾、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10.
解坤  刘维明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0-111,121
对《伤寒论》398条条文进行分析辨别,整理出病机为阳气怫郁的条文,并将其病因归纳总结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水饮、痰涎内结而阳气郁结;少阳枢转不利,胆火被郁;阳明热结偏盛蕴结于里;肝胃气机失调,阳气内郁;表证误治而阳气被郁。其治疗应根据病因、病位,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分别采用发散风寒,宣畅卫阳;疏利气机,散少阳相火;开泄水结,通利经气;涌吐痰涎,伸展胸中阳气;清热攻结,通利腑气等治法。  相似文献   

11.
1翻沉、剖析制方立法小柴胡场是少阳病证的主方。少阳老,在人之脏器为三焦、胆也。从生理而言,三焦春“中读之用”,是水火气机升降的通道;胆者“中精之府”,是机体阳气升发的动力,且胆附于肝,内寄相火,游行于三焦。二者经脉相连,生理相关,胆气升发正常、疏泄有度,则三焦通畅,升降有序,表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读”。从部位而言,少阳为枢,外邻太阳.内近阳明,居于半表半里之间。若邪犯少阳,则生理功能失调,而升降失司,疏泄失职。小柴胡杨正是以升降为法,方中,柴胡升足少阳之清气,疏通经络,调达气机;黄年…  相似文献   

12.
蒿芩清胆汤治疗高热2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用蒿苓清胆汤治愈22例屡治不愈的高热患者。体会到高热,除从外感、温病、湿热、内科杂症等方面治疗外,而从外阳湿遏热郁论治,选用蒿芩汤.清胆泻热、和胃降逆主治,亦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蒿芩清胆汤出于《通俗伤寒论》,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笔者常用此方治疗急性热病,获得满意疗效。一、重感(邪郁少阳,里热偏重) 张××,男,18岁。1976年8月3日诊。患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柴胡汤方中半夏的配伍意义,历代多宗"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为解,然笔者从少阳病机出发,认为胃逆呕吐,似为邪犯少阳胆与三焦,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常,气机郁滞,水道失调,而痰湿水饮内生,郁阻气机,胃失和降使然。外感之邪,遂成内生之因,半夏正是为祛除病因而设,故方中除主药柴胡外,半夏用量独重(约50~60 g),以协主药分消内外之邪,恢复少阳转枢之机,具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正是仲景匠心独运的组方奥义所在。本文结合小柴胡汤之病机、兼变证和临床验案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蒿芩清胆汤”是清代名医余根初先生所创,见于《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清肝利胆,祛湿化痰之功效,是和解少阳之名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以此治疗肠胃病而有湿热特征者,并每建奇功,现举验案3例,与同道共研。  相似文献   

16.
刘洪宾 《天津中医药》2010,27(6):481-482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为清代医家俞根初验方,是治疗暑瘟、伏暑邪在气分的一首良剂。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小儿为至阴至阳之体,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感邪后易于传变,极易入里化热,故在外感表证同时常伴里热症状。蒿芩清胆汤在治疗小儿湿温发热时既能解除表证,又能清除里热,通过实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寒热往来为少阳病主症之一,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均可治疗“寒热往来”之少阳病,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蒿芩清胆汤治温病的三焦气分湿热证,小柴胡汤治伤寒中足少阳胆经病。伤寒少阳病的病位主要在足少阳胆经,温病少阳病的病位主要在手少阳三焦经,两者病变部位不同;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为主,而蒿芩清胆汤分消三焦湿热,并兼有和解表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武维屏教授业医50年,在咳嗽诊疗方面造诣颇深,临床多灵活从风、痰、郁、瘀、虚5方面论治咳嗽,选方多用张仲景之方,药少力专效捷。半夏厚朴汤疏郁化痰降气,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和枢机,少阳者,胆与三焦也,肝胆相表里,主疏泄而调畅气机,三焦为气水血运行之通道,三焦和则气机和畅、气水血正常运行,故合用小柴胡汤能助半夏厚朴汤疏郁化痰降气之功,并常将两方合用于痰阻气逆证之咳嗽。  相似文献   

19.
蒿芩清胆汤是《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俞根初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的代表方,具有清胆利湿、利胃化痰的作用。现在广泛用于临床上的外感热病〔1〕,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许多感染性疾病〔2〕、传染性疾病〔3-4〕及非感染性发热〔5〕等许多疾病。根据本人对文献资料的统计,用于治疗各种原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代表方之一,针对邪犯少阳致胃虚(脾虚)胆郁、三焦失枢的病机而设,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甘草,集寒热、补泻于一方,既各奏其功,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达到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目的,为“和法”代表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