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益肾健脾复脉法治疗心律失常的1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4.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防治冠心病,是我院心血管病专家阮士怡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创立的新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复脉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以自拟益肾复脉汤口服,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片和心可舒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复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衰老是指随着增龄而产生的生理代谢和组织形态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力逐渐减退的表现,延缓衰老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衰老的发病机制,从一般因素到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提出多种学说,我们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提出衰老的发病机制在于“脾肾虚衰,痰浊停滞”并用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以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对具有“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功效的中药复方进行了延缓衰老抗生物氧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阮士怡教授从医70余载,衷中参西,各取所长,形成了独特的冠心病诊疗经验。阮老秉承《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思想,倡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病必求于本"理念,创造性提出"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其立足该法所研制的补肾抗衰片在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从内皮保护和斑块逆转角度入手,以现代医学理念为支撑,深入探讨"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的理论内涵和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益肾健脾涤痰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血管性痴呆是导致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原因,是威胁高龄人群生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2月以来,采用益肾健脾涤痰化瘀法治疗本病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脾化痰活血利湿为主的中药复方 QR 号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选择血脂康为对照药物 ,观察治疗药物对家兔血脂、主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脂斑面积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 TG、TCH明显下降 ( P<0 .0 1 ) ,L DL - C、APO- B含量明显下降 ( P<0 .0 5 ) ,HDL - C明显升高 ( P<0 .0 5 ) ,主动脉壁粥样硬化脂斑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 ( P<0 .0 1 )。结论 :中药复方制剂 QR 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10.
调脉饮注射液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脉饮注射液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调脉饮注射液大、小剂量组,观察:对小鼠吸入氯仿所致室颤的保护作用;大鼠经20%乌拉坦6 mL.kg-1静脉麻醉后开胸,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乌头碱溶液,豚鼠麻醉后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哇巴因溶液,观察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心搏停止的时间,然后换算为乌头碱和哇巴因的累积量;大鼠麻醉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5 min后恢复冠脉供血,造成缺血再灌注,观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制成10%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调脉饮注射液可以提高室颤阴性率,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1);推迟大鼠室性早搏、室速及室颤的发生时间,提高乌头碱的累积用量,具有抗乌头碱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推迟豚鼠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提高哇巴因的累积用量,具有抗哇巴因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能够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心肌SOD的活性。结论:调脉饮注射液能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是阮士恰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中老年患者多虚、多痰瘀的病理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创制的治疗中老年动脉硬化住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颇佳,能显著改善中老年患者多种虚衰症状和体征.动物实验及平滑肌细胞培养表明该方药具有抵抗和延缓大鼠内膜增厚,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改善细胞超微结构,降脂,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的作用[1-3].为多方面探讨该法方药作用机理,我们于1S87-1989年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服药前后垂沐——性腺激素和TXB2,PGI2(血性素、前列环素)的测定,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中医》2001,22(11):54-55
  相似文献   

13.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对冠心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氯化钡和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方法 ,探讨养心复脉口服液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养心复脉口服液 (19g· kg- 1 · d- 1 × 7d,38g· kg- 1 · d- 1 × 7d,ig)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氯化钡、冠状动脉结扎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 ,其特点是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性早搏 (VPB)、室性心动过速 (VT)和心室颤动 (VF)的剂量 ,推迟氯化钡致大鼠 VPB和 VT的发生时间及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降低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 VPB的发生率。结论 :养心复脉口服液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采用益肾复脉汤治疗49例冠心病心律失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入院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益肾复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两者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者。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复脉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极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心悸既是临床常见病症,也作为其他病症的症状出现。脾肾不足、心脉失养、痰浊凝滞、痰扰心神均是心悸发生的主要病机,并贯穿心悸发病的全过程。从心脾肾论治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胸痹的中医证候分布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脾肾两虚、痰瘀互结是胸痹的"病重之源",治疗胸痹血、脉、心之病,必关联脾肾。脾肾功能低下,易促使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代谢产物蓄积体内而致血、脉、心功能异常渐至痰瘀互结之胸痹。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遵循"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疗当选"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张军平教授以此临证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20.
健脾益肾方药治疗癌症放化疗副反应33例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许利纯主题词肿瘤/治疗,放射疗法/副作用,药物疗法/副作用放疗和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但恶性肿瘤病人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及骨髓抑制而致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