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集全国多个省市共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在HIS数据的2 11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合并疾病前5位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毒感染、肾小球肾炎(慢性)。在临床治疗中,西药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抗感染药物如静脉输入头孢类药物常见,中药使用较常见的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次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用药方案中以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提示在真实世界中,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治疗方案,活血化瘀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金墨先生的传人张秀琴治疗月经病从气血虚实辨治效如桴鼓。张教授认为月经病从气血辨治主要区分虚实,即(脾肾)气虚、血虚、(肝郁)气滞、血瘀,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收集张教授治疗月经不调383例中药处方,用频率分析法分析药物的使用比例、使用频率和剂量,其中养血调经类药物白芍、赤芍、当归使用频率居前三,分别为95.30%、84.33%、78.33%,活血化瘀类药物益母草占57.44%,疏肝理气类中药香附使用频率为55.35%,提示调理气血在治疗月经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46例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2006年至今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总结共46篇,从药物性味、归经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篇文献中共提及中药271味,使用频次1 860次;所用药物中补益类药物使用频率为24.89%、理气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05%、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频率为7.26%、利水渗湿类使用频率为10.16%、其余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2.64%。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以脾、肾、肝、胃、肺经为主。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用药规律体现出攻补兼施的治则,以补益、利水、理气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痛经中医外治法的古代文献挖掘,研究其用药规律。以中华医典所收录中医古籍为主要检索源,结合手工检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1)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药物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当归、五灵脂、肉桂、延胡索,各7次;2)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性方面以温热类居多,占总药物频次的56.9%,其使用频次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寒凉类药物和平性药物;3)药物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味方面,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且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苦味和甘味药物;4)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药物在归经方面,较多归属于肝经、脾经、胃经药物。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为:药性方面多用温热类药物,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味应用频次较高,归经方面以归肝、脾、胃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处方用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1989~2006年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骨关节炎的方剂;统计方剂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数;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494首方剂纳入研究。215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30味1074次、祛风寒湿药31味908次、活血化瘀药22味727次;279个外用方剂中,祛风寒湿药28味1425次、活血化瘀药22味850次、补益药13味236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骨关节炎的方剂以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别药物为主要组成药物;内服方剂多使用补益、祛风寒湿类药物,而外用方剂则多使用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镇静催眠药临床主要分两大类,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类,苯二氮类药物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巴比妥类药物[1]。尤其在治疗伴有失眠症状的焦虑症、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中,治疗早期一般联合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苯二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焦虑、抗癫痫、催眠等,不同的苯二氮类药物作用时间差异较大,如地西泮的作用时间为20~80 h。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容易出现耐药、认知功能损害及跌倒风险增加等副作用,不但没有给患者带来益处,反而有超过1/2的患者形成药物依赖综合征[2]。2010-10—2012-06,我们应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地西泮依赖47例,并与丁螺环酮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剂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桂克 《国医论坛》2005,20(6):27-27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科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对此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仅能获得近期疗效,长期大量使用则可增加并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笔者采用中药复方益气活血剂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7例,并设对照组25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医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治疗现状,对湖南省12家中医医院5年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摘录其相关治疗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892例中,78.8%者内服中药汤剂,19.4%外用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辛温,内服药以祛风湿、补虚类药物居多,外用药以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25.1%采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13.1%接受推拿按摩治疗,但大多数病案未记载具体手法.46.2%内服NSAIDs,19.5%使用抗生素,15.4%使用激素类药物.表明中医医院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医治疗多为各种方法组合的综合疗法,中药多选择性味辛温之品,祛风湿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临床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6,(11):1522-1523
目的: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认识中老年慢性肾炎,并进一步探讨诊疗思路。方法: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研究中老年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中医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剖析,形成系统理论。结论:中医认为该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治疗上应以健脾益肾为基本治疗大法;注重通补兼施,以通为用,清除余邪,注重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的使用;平时调理主要以扶助正气,防止复发为主,临床上治疗中老年慢性肾炎多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对近30年银屑病治疗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146种在银屑病治疗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其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补虚养肾三大类药物,这三大类药物无论是在使用比例还是使用频率方面都居于首位。中医治疗银屑病,主要是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养肾三大方面入手,此三类药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甚为棘手,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仍为其主要疗法,但单纯使用副作用大、并发症多,而使用多种综合疗法则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现将近十年来有关资料从利尿、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降脂、抗凝等方面及外治法等所运用的综合疗法简要综述,以期为提高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翁维良教授擅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冠心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药时多使用和血与活血类药物,谨慎使用破血类药物,重视气药与血药的配伍使用,且用药量小而精,安全性高,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尚未完全实现脊髓再生的目标,西医多采用手术及激素类药物等方法治疗,但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中医治疗脊髓损伤,主要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疏通督脉,可以将中草药的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目的。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并对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蒽环类药物是在肿瘤内科治疗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这限制了蒽环类药物的使用和抗肿瘤效果.文章主要从中医思维的角度阐述蒽环类药物性心脏损害的治疗,从病因病机到治法用药,总结作者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使用激素类药物(对照组)与未使用激素类药物(观察组)对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临床上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0%.结论:针药结合对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gqc始,到目前上市的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他汀类药物有: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贝伐他汀(bervastatin)及尼伐他汀(niavastatin)。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或加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进程,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凋脂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之一,他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同样具有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合成代谢作用,并且不同浓度剂量对骨合成代谢作用也不同,这一特性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85个方剂纳入研究。69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26味283次、活血化瘀药20味216次、解表药17味167次;16个外用方剂中,活血化瘀药18味62次、祛风湿药16味54次、解表11味42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活血化瘀、祛风湿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以补益、活血化瘀、解表、祛风湿类别药物为主要组成药物;内服方剂多使用补益、活血化瘀类药物,而外用方剂则多使用活血化瘀、祛风湿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有血小板增多,出血和血栓形成。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应用羟基脲和马利兰,抑制过度增生的血小板。临床症状减轻血小板降低后还要继续服用维持量,停止用药后病情还会复发加重。而且这类药物副作用大,长期应用有使疾病发生恶性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虫类药物是动物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运用虫类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MG)时,多取其补益培本、熄风止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攻积散结等独特作用,但虫类药物药性峻猛,具有寒热偏性等特性,因此需根据虫类药物的共性及特性,灵活选择,进行合理配伍。根据MG不同阶段的发病机制及致病特点,分别从风、毒、瘀、虚论治MG,将虫类药分为祛风类、解毒类、活血化瘀及扶正类,在MG的治疗中要辨证、恰当的使用虫类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MG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将虫类药物的功效及特性与实际临床运用相结合,为临床运用虫类药物治疗MG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医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方法:对医院2019年使用他汀类药物的622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种类、他汀类药物使用科室分布、适应证、用药方案、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等信息,探讨医院他汀类药物的流行病学特点,采用Granada-Ⅱ分类法分析DRPs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622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当中,男336例(54.02%)多于女286例(45.98%),年龄50~79岁,常见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临床应用主要科室为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共涉及4种他汀类药物,其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308例(49.52%),622例患者中,533例(85.69%)存在合并其他药物治疗情况,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DRPs有DRP2、DRP4、DRP5和DRP6,分别为15例(2.41%)、11例(1.77%)、98例(15.76%)和42例(6.75%),存在98例(15.74%)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医院他汀类药物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的DRPs问题,药剂科应增加他汀类药物DRPs问题的干预,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