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分子机制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39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换瓣手术患者的心房组织标本.其中房颤患者25例、窦性心律患者14例.应用RT.PCR技术测定左、右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T1和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患者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房颤组左心房的A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而AT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却无显著差别.右心房AT1和AT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别.即房颤患者左心房AT1表达明显上调,而AT2表达并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过程.由AT1激活介导的一系列效应可能是心房重构的相关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11βHSD2)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方法 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窦律)组12例,持续性房颤组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术前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留取有关资料,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11βHSD2 mRNA及其蛋白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1βHSD2在心房肌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 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房颤组患者11βHSD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右房:0.86 ±0.14与0.33 ±0.12,左房:0.95 ±0.15与0.37 ±0.10,P均<0.01);同时房颤组11βHSD2蛋白表达也较窦律组明显增加(右房:1.18±0.64与0.71 ±0.21,P<0.01;左房:1.36±0.58与0.85 ±0.15,P<0.05),但左、右心房之间无论是在窦律或房颤时,11βHSD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证明,11βHSD2主要分布在心房肌细胞胞质中,且在房颤时其染色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 房颤时心房肌组织11βHSD2表达增加,并可能参与和介导了房颤的心房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及胶原的表达,探讨胶原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行开胸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39例,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4例为房颤组,窦性心律患者15例为窦律组。取患者心房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房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房颤组患者较窦律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房颤组患者心房有肌溶解、心肌肥厚及广泛间质纤维化的改变。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的左、右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增大,左、右心房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其中心房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左心房改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窦律组)和房颤患者16例(房颤组)的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兰尼碱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均<0.01),三磷酸肌醇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房颤组心房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与LVDCCa1c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3,P=0.019)。结论房颤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转录水平调控失衡可能是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2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RNA表达改变及其对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24例为研究组,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病人12例为对照组。上述病人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中ACE、AT1R、AT2R、及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各基因mRNA水平,并与超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左心耳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显著增加(P<0.05);胶原Ⅰ、胶原Ⅲ、AT1R、AT2R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以及AngⅡ含量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ACEmRNA的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参与了房颤时心房结构重构,是心房肌间质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的影响。方法4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各12例,应用低剂量ACEI的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分别为9例和12例。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之间的心房组织AT1和AT2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患者心房组织AT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窦性心律患者(2.63±1.00vs4.64±1.48,P<0.001),AT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6.20±2.17vs3.72±0.88,P<0.05);应用低剂量ACEI的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分别与未应用ACEI的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相比,AT1和AT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时AT1蛋白表达下调,AT2蛋白表达上调,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低剂量ACEI不能逆转房颤AngⅡ受体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临床患者的心房肌钙平衡调节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揭示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集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 (窦律 )组患者 (12例 )和房颤组患者 (12例 )的右心耳组织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GAPDH为内参照 ,测定心房肌钙平衡调节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窦律组相比 ,房颤组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mRNA表达减低 44 6 2 % (0 2 5±0 16与 0 13± 0 13,P <0 0 5 ) ,肌浆网钙泵mRNA表达水平降低 2 6 2 2 % (0 38± 0 14与 0 2 8± 0 14,P<0 0 5 ) ,而磷酸受纳蛋白、ryanodine受体和细胞膜钠 钙交换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和肌浆网钙泵mRNA表达水平降低 ,提示细胞内钙超载机制参与了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实验犬心房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与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变化的意义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26只,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n=11)及治疗组(n=9)均植入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次/min),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器植入前3 d至起搏8周,每日给予卡托普利50 mg,每日两次,口服.起搏8周后处死动物,分别于左、右心房、心耳取材,测定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心房组织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变化.对照组(n=6)未植入起搏器,与起搏、治疗组同步行相应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左、右心房心肌AngⅡ浓度显著升高(左心房12.46±2.64对9.88±1.61;右心房11.38±3.77对7.49±1.65,P<0.05).而治疗组起搏8周后,左、右心房心肌Ang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低于起搏组(左心房9.68±1.82对12.64±2.64;右心房7.12±1.01对11.38±3.77,P<0.05);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8周后,左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升高达95.35%(0.84±0.33对0.43±0.02,P<0.01),右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0.34±0.09对0.35±0.02,P>0.05).治疗组起搏8周后,左心房整合素β1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低于起搏组(0.27±0.03对0.84±0.33,P<0.01)及对照组(0.27±0.03对0.43±0.02,P<0.01).对照组及起搏组左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右心房,但右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长期快速起搏实验犬心房组织AngⅡ含量增高,整合素β1基因表达明显增高;(2)卡托普利可抑制慢性房颤实验犬心房组织RAS激活,抑制整合素β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2型(AT2-R)、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mRNA表达情况。方法:取23例因心脏痛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右心耳组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AT1-R、AT2-R和CYP11B2 mRNA在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右心房相比,AT1,-R mRNA在左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AT2-R mRNA在左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了21.3%(P〈0.05)。CYP11B2 mRNA在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没有差异。结论:AT1-R可能主要介导了左心房结构重构,AT2-R 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对左心房结构重构的一种适应和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3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测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窦性心律患者、阵发性房颤及慢性房颤患者之间的心房组织AT1-R手AT2-R的mRNA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P均>0.05);AT1-R和AT2-R在各组患者心房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心房肌细胞;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AT1-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0.01),而AT2-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 心房在房颤时AT1-R表达下调而AT2-R表达上调,提示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伴或不伴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房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探讨房颤与NF-κB、ICAM-1及V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10例、慢性房颤组16例,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NF-κB、ICAM-1及VCAM-1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房颤组患者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化程度较窦律组明显加重,NF-κB和ICAM-1的表达程度显著增加(P<0.01),VCAM-1的表达水平高于窦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慢性房颤的发生可能与NF-κB、ICAM-1及VCAM-1的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_1-R)、2型(AT_2-R)、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mRNA表达情况。方法:取23例因心脏病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右心耳组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AT_1-R、AT_2-R和CYP11B2 mRNA在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右心房相比,AT_1-R mRNA在左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AT_2-R mRNA在左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了21.3%(P<0.05)。CYP11B2 mRNA在左、右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没有差异。结论:AT_1-R可能主要介导了左心房结构重构,AT_2-R 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对左心房结构重构的一种适应和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1(Snail1)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院心外科并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准备行换瓣手术的19例患者,在换瓣术中取约200 mg的右心房肌肉组织,按术前心律分为窦律(SR)组9例和房颤(AF)组10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心房纤维化的程度比较使用Masson染色观察,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心房肌组织中Snail1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房颤组和窦律组之间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吸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房内径(LAD)窦律组为(44.441±7.13)mm,房颤组(54.50±5.02)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胶原容积分数(CVF)窦律组为0.123,房颤组为0.4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窦律组分别为1.001和0.341,房颤组分别为1.566和0.579,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中Snail1表达增加,EMT可能被激活,从而促进房颤患者的心房纤维化,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盐皮质激素受体(MR)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者(窦律组)12例,永久性房颤者(房颤组)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术前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留取有关资料,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分别测定MRmRNA及其蛋白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R在心房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心房肌组织MR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或0.05),但在左、右心房之间无论是在窦律或房颤时MR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MR主要分布在心房肌细胞胞质中,且在房颤时其染色密度明显增加。结论房颤时心房肌组织MR表达增加,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将可能对房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中3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K3)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67例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分为房颤组(31例)和窦律组(36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右心耳miR-155与SK3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SK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利用miR-155mimic和miR-155inhibitor干预人心肌细胞系(AC16细胞系),观察其对AC16细胞SK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房颤组右心耳miR-155表达水平较窦律组显著上调(1.292±0.261︰0.310±0.161,P0.01)。房颤组右心耳SK3mRNA表达水平与窦律组无显著差异(0.855±0.295︰0.917±0.253,P0.05),但房颤组右心耳SK3蛋白表达水平较窦律组显著下调(0.182±0.043︰0.302±0.064,P0.01)。两组患者右心耳miR-155表达水平与SK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35,P0.01)。miR-155 mimic减少AC16细胞SK3蛋白表达,而miR-155inhibitor则增加SK3蛋白表达,但两者均对SK3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右心房miR-15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下调SK3表达水平,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CN)各亚型及其调节受体5-羟色胺4受体(5-HT4-R)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方法 8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窦性心律38例,房颤48例,术中取左心耳组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 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HCN通道各亚型及5-HT4-R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同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心房肌HCN2、HCN4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5-HT4-R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HCN1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在房颤组患者中亦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N2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5-HT4-R mRNA表达水平下调与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结论 左心房肌HCN2、HCN4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上调及5-HT4-R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房肌电重构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HCN2)基因mRNA表达检测,探讨其与房颤的可能关系。方法 28例风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术前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中取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HCN2mRNA表达。结果房颤组右房径大于窦律组((59.2±10.9 mm vs 41.7±15.5mm,P<0.05);HCN2mRNA表达水平高于窦律组(0.911 9±0.7052 vs 0.4735±0.3909,P<0.05)。结论HCN2mRNA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风心病房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84例,窦性心律(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其中房颤组39例患者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又分为血栓阳性者(22例)和血栓阴性者(17例).所有对象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血小板膜活化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结果:左心房内径和血中GPⅡb/Ⅲa水平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窦律组比较,血栓阴性者和血栓阳性者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阳性者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高于血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t=4.07,P=0.000)是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左心房内径无明确的预测价值(t=1.78,P=0.084).相关性分析:使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房颤患者血中GPⅡb/Ⅲa水平同左心房内径的关系,发现GPⅡb/Ⅲa水平同左心房内径两者具有相关性(r=0.57,R2=0.33,P<0.01).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且同左心房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钾通道相关蛋白2(K+channel interacting protein 2,KChIP2)是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的重要辅助亚单位,在,Ito发挥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报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对房颤时KChIP2和Kv4.3基因mRNA水平进行定量研究,探讨KChIP2在房颤中的作用和对于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1)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窦性心律组(窦律组)13例,持续性房颤组(房颤组)17例,取其常规切除的右心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2)提取心房肌组织总RNA,通过RT-PCR和TA克隆技术构建含有目的 基因片段的质粒标准品;(3)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SYBR Green I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持续性房颤和窦律患者KChIP2和Kv4.3基因mRNA水平.结果 (1)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熔解曲线呈明显单峰状,退火温度与预测值基本一致;(2)窦律组和房颤组KChIP2/GAPDH比值分别为0.2200±0.0388、0.1468±0.0452,房颤组KChIP2基因mRNA水平低于窦律组,P<0.01;窦律组和房颤组Kv4.3/GAPDH比值分别为0.5257±0.1427、0.3946±0.1826,房颤组Kv4.3基因mRNA水平低于窦律组,P<0.05.结论 与窦律患者相比,房颤患者KChIP2基因和Kv4.3基因明显下调,KChIP2和Kv4.3基因下调是房颤时Ito电流下调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转染AT1反义核菩酸(AT1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血管紧张Ⅱ(AngⅡ)受体亚型mRNA表达、蛋白激酶C(PK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蛋白表达,及蛋白核酸合成的作用.方法:RT-PCR克隆AT1 cDNA序列(476bp),将克隆的AT1cDNA反向插入PcDNA3.1,构建一完整的含AT1A的质粒(PAT1A),测序鉴定.转染培养的大鼠VSMCs,RT-PCR检测转染VSMCs AT1mRNA表达.AngⅡ(10-7mol/L)刺激24 h后,比较转染与非转染的VSMCs AT1与AT2 mRNA表达(RT-PCR)、P38MAPK和PKC蛋白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蛋白核酸合成(3H-Leucine及3H-Thymidine掺入).结果:成功构建PAT1A.RT-PCR显示转染VSMCs AT1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与对照VSMC相比差异显著(P<0.01).AngⅡ(10-7mol/L)刺激24 h后,与非转染VSMCs相比,转染VSMCs AT1 mRNA明显减少(P<0.01),AT2 mRNA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间PKC和P38MAPK蛋白表达;3H-Leu及3H-TdR掺入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AT1A封闭后,能显著抑制VSMC AT1mRNA表达,同时上调AT2 mRNA.单纯封闭AT1 mRNA并不能有效阻断AngⅡ介导的VSMCs蛋白核酸合成及VSMCs生长相关的信号转导,其他信号通路可能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