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皮RFA治疗的HCC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RFA术前行TACE治疗,48例未行TACE治疗,对无瘤生存率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 RFA术前行TACE治疗组的3、5月无瘤生存率为61.1%、33.3%,RFA术前未行TACE治疗组的3、5月无瘤生存率为50.0%、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HCC手术后复发灶前行TACE治疗可以改善疗效,延长无瘤生存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是肝细胞癌非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能提高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准确的评价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术后疗效,对下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把握治疗时机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影像学方法对TACE联合RFA 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评价,同时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为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把握治疗时机,提供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36例HCC患者共42个≤5cm病灶,行TACE序贯CT导向下RFA.结果 42个肿瘤病灶中,CR 37个(88.1%),ICR 5个(11.9%);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序贯CT导向下RFA治疗≤5 cm的H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7,-9,-13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39名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n=15)和RFA组(n=24),所有患者均给予统一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TACE),RFA组加用射频消融术(RFA).在治疗前、治疗后1 h、1 d、4 d、10 d分别采血样本,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MMP-1,-7,-9,-13的变化.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MMP-1,-9,-13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P<0.01);RFA治疗后血浆MMP-1,-9,-13浓度暂时性升高,然后下降至较低水平,与TAC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癌患者血浆MMP-7水平降低,与正常值相比,存在差异(P<0.05),2种治疗方法对血浆MMP-7的浓度影响不大(P>0.05).结论 RFA可改变肝癌患者血浆MMPs的水平,改善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MMP-1,-9,-13可作为肝癌患者诊断和RFA疗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次射频治疗与手术切除较大或多发小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肝细胞肝癌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RFA)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组间术前状况、治疗持续时间、术后恢复状况、治疗相关并发症率、1年生存率、复发率、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RFA组操作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手术组(均<0.05);两组术后出血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胆漏和严重疼痛发生率以及1年肝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对于肿瘤数量多、位置较深、直径偏大的小肝细胞肝癌患者,建议采用RFA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常规超声对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后疗效评估较为困难,文中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评估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c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EUS对167例肝癌患者的194个病灶行RFA/PEI/RFA+PEI治疗后局部疗效评估,并与同期常规彩超(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增强CT对比分析.结果 PEI、RFA、RFA+PEI治疗肝癌后肿瘤坏死率分别为73.7%、82.3%、93.5%;CEUS和CDUS诊断肝癌治疗后病灶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7%、89.7%、96.9%和88.4%、66.7%、84.0%.结论 RFA+PEI联合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高于单纯RF或PEI,CEUS可作为肝癌治疗后疗效评估的金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原发性肝癌(主要为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局部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小肝癌,可取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肝功能较差导致手术风险极大的小肝癌患者,更是作为一种理想的根治性治疗手段[1,2].另外对于RFA术后肝癌的复发及残癌的侵袭及转移性的研究工作也在大量进行,本文就RFA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以及肝癌行RFA治疗术后残癌的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以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每年死亡人数占世界HCC死亡人数的45%。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是治疗HCC最有效的手段,但根治性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2]。肿瘤干细胞(CSCs)学说认为CSCs对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耐药起了关键作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HCC干细胞(Hep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 RFA )治疗实体肿瘤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设备产生高频射频波使组织内分子高速震动、相互碰撞产生热量,致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失活。在过去的10余年中, RFA在肝细胞癌( HCC )、肝血管瘤、肾肿瘤的应用愈发广泛,学术地位逐渐提升,现已成为与肝移植、肝切除并列的肝癌三大治愈手段之一和肝血管瘤、肾肿瘤的治愈性手段[1-3]。随着对RFA认识的逐步提升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其临床应用已不局限于上述疾病的治疗。近年来, RFA作为辅助性手段,在腹部外科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诸多传统的临床难点得到了解决。本文对RFA在腹部外科领域中的辅助性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任英红  袁海峰 《吉林医学》2012,33(18):3815-3816
目的:探讨HCC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后残留肿瘤的危害因素。方法:抽取96例经射频消融(RFA)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肿瘤残留与RFA有关的临床因素及HCC残留的预后。结果:96例HCC患者经RFA治疗一次后,癌细胞完全消融73例,肿瘤残留23例。73例肿瘤完全消融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23例肿瘤残留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经一次治疗后肿瘤残留的23例患者经过再次治疗后肿瘤消融的患者有11例,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仍有残留的患者12例,中位生存期28个月。RFA治疗一次后肿瘤完全消融患者与再次治疗后肿瘤完全消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与再次经过治疗后仍有残留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分析,HCC肿瘤直径>3 cm(P=0.007)和靠近肝部大血管(P=0.042)是经过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HCC肿瘤直径>3 cm(P=0.007)和靠近肝部大血管(P=0.042)是经过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主要独立因素。对经RFA治疗后未完全消融的患者,应及时对肿瘤残留区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争取达到完全根治肿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对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术后不同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RFA治疗的HCC患者53例,共65个病灶.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评价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与单纯RFA治疗3.0~5.0cm肝细胞癌(HCC)的完全消融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39例肝细胞癌患者,病灶最大径为(3.9±0.7)cm。26例行TACE+RFA,13例行单纯RFA。结果 (1)TACE+RFA组完全消融率为88.5%(23/26),较RFA组53.8%(7/13)高(P<0.05);(2)TACE+RFA组甲胎蛋白值转阴率为68.4%(13/19),较RFA组44.4%(4/9)高(P>0.05)。(3)术后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RFA较单纯RFA治疗3.0~5.0cm的HCC完全消融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探讨端冷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22例,转移性8例)进行RFA治疗,部分病例加行经肝动脉栓塞(TAE)、瘤体内酒精注射(PEI)。并对RFA治疗后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前原发性肝癌18例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16例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1210μg/L;RFA治疗2周后AFP<200μg/L者5例,sICAM—1<582μg/L者4例。RFA术后切除肿瘤组织标本HE染色呈均质红色凝固性坏死,B超显示肿瘤由低回声转变为稍强回声,CT呈均匀的低密度改变。单纯RFA治疗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RFA TAE(或)PEI联合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 RFA是不可切除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联合TAE和PEI治疗可望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对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顺序的不同带来的效果差异.方法 按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先做TACE后做RFA的50例;先做RFA后做TACE的38例,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差别.结果 先做TACE后做RFA的病例临床疗效优于先作RFA后做TACE组.结论 先做TACE后做RFA可以提高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性肝炎等,HBV、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2]。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失败、预后不良,HCC患者的生存时间非常有限[3],不可切除的HCC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10%,这些患者的所有药物治疗都显示出非常差的疗效,因此对肝癌的有效治疗也存在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 70%~85%为肝细胞癌(HCC)[1].尽管目前治疗肝癌的手段众多,但其死亡率仍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居第二位[2].肝癌组织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方法复杂、易转移、发病机制复杂都是导致肝癌致死率高的因素[3-4].早期肝癌起病...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有很高的致死率,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为肝癌的病人[1].在我国,HCC主要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相关,确诊时大多属于中、晚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肝癌(HCC)的传统治疗方法对晚期肝癌、转移或复发患者的疗效较差,而肿瘤干细胞(CSCs)为肝癌的预后、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识别CSCs及其相关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HCC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介入栓塞(TAE/TACE)和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疗效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09—2015年连续收治的以联合应用TAE/TACE和RFA为主要治疗手段的20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结果本组癌灶直径≤3.0 cm、3.1~5.0 cm、5.1~7.0 cm和7.1~10.0 cm者分别占22.5%、30.5%、32.0%和15.0%。患者应用TAE/TACE共425次,人均2.13次。患者应用TAE/TACE后均采用全身麻醉CT定位经皮穿刺,对于直径≤3.0 cm、3.1~5.0 cm、5.1~7.0 cm和7.1~10.0 cm的肝癌,第1次RFA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00.0%、78.3%、28.1%和0,经过序贯治疗后,累积完全消融率达到96.5%。本组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7%、79.9%、55.4%。结论 TAE/TACE和RFA联合、序贯、反复应用是两者互补疗效确定的局部治疗方案,更适合癌灶直径≥5 cm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在不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原发性肝癌(HCC)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