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10.0mm。结果肺挫伤33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33例;小点状、小片絮状影9例;磨玻璃影5例;斑片状、片条状影24例以及叶段分布的大片影3例;以上各种表现混合存在,且合并肺不张3例。肺撕裂伤5例:其中肺气囊肿4例:3例与肺挫伤并存,1例多发,圆形或扁形,可见小气液平面;肺血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椭圆形结节影,最大径4.0cm,其中1例也与肺挫伤并存。结论结合病史,CT能明确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8)
目的:分析肺鳞癌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肺鳞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治疗前行CT检查的96例肺鳞癌患者的资料,总结肺鳞癌的CT征象及特征。结果:中央型肺癌65例,周围型肺癌31例;左肺34例(35.42%),右肺62例(64.58%);CT征象包括:分叶征78例、毛刺征44例、胸膜凹陷征26例、血管集束征21例、棘突征12例、空洞13例、坏死47例、钙化15例、支气管截断38例、远端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37例、小泡征7例、充气支气管影7例;胸膜受侵21例,纵隔大血管受侵7例,食管受侵2例,局部肋骨受侵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肺门淋巴结转移35例,肺内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7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4例。结论:鳞癌多为致密性的软组织肿块,CT征象常见分叶、坏死、空洞、支气管截断及远端阻塞性的炎症、不张等征象,肺鳞癌具有多发点灶状坏死及空洞形成,纵隔、胸膜、胸壁的直接侵犯,占位效应强、扩展性大等特点。认识鳞癌的CT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DCT重建层厚、重建层间距与肺小结节显示之间的关系,找到能够减少肺小结节漏诊的重建方法.方法:将飞利浦64层多排螺旋CT对21名均有肺小结节的患者肺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用多种不同的层厚、层间距进行重建,计数每种重建参数肺部图像中肺小结节数目,对数据进行统计,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重建层厚、层间距增加,肺小结节的显示百分数不断减少;固定3mm层厚,用多种不同层间距重建时,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3 3;固定3mm层间距,用不同层厚重建,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显示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68 2.结论:选择最小重建层厚及层间距重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肺小结节的能力. 旋CT对21名均有肺小结节的患者肺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用多种不同的层厚、层间距进行重建,计数每种重建参数肺部图像中肺小结节数目,对数据进行统计,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重建层厚、层间距增加,肺小结节的显示百分数不断减少;固定3mm层厚,用多种不同层间距重建时,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3 3;固定3mm层间距,用不同层厚重建,重建层厚与肺小结节 示数量之间呈直线负相关,相关系数r=-0.968 2.结论:选择最小重建层厚及层问距重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肺小结节的能力. 旋CT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LFS矢状位MP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LFS共32个椎间孔狭窄,均见椎间孔上下径及前后径减小,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周脂肪间隙狭小或消失,其内神经根受压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MSCT矢状位MPR对LF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14例误诊的肺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CT误诊的肺错构瘤CT表现,观察内容: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点,支气管、纵隔及其余肺组织情况.结果 中央型6例:5例误诊为中央型肺癌,1例诊断为良性病变;病灶大小6~12 mm,平均(8±2)mm;均为类圆形,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认识。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肺挫伤及撕裂伤患者82例急诊及复查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3例肺挫伤首次CT表现:①受累肺野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②胸膜下条絮征:位于胸膜下肺内较厚的条絮状影,呈新月形、不定形,共56例占89%;③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片状、片絮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多数杂有条形及点状影,共49例;④弥漫大片肺实变影16例,大多为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背景显示肺纹理;⑤结节状、葡萄串样影2例。以上各种病变多有混合存在。2例单纯肺撕裂伤CT表现:为单发肺气囊腔,周边见薄层晕形影。17例肺撕裂伤并肺挫伤CT表现:①单发、多发肺气囊腔和(或)肺液气囊腔10例;②大片状、团块状高密度血肿影内见低密度小气泡影共11例;③囊腔及小气泡周边均见较高密度晕形影,周围及其它肺野见大片磨玻璃样、斑片状、条絮状等肺挫伤影,部分病例有混合病变。复查CT表现:肺挫伤一般治疗后3天即有明显吸收、消散,以磨玻璃样病灶吸收较快,病情较重,患者在1~3天复查,常见病变进展,1~4周复查,病灶逐渐吸收缩小,大部分可完全吸收,小部分留有条索状影,较大的血肿吸收慢。结论肺挫伤及撕裂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能正确诊断,并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及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CT表现特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SHL,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44.38岁。CT平扫后行病灶1.5mm薄层扫描,再经肘静脉团注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以速率3ml/S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8例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3.3cm,2例显示支气管气征,3例内部可见钙化,病灶边缘光整、清楚,无分叶、毛刺、胸膜凹陷、淋巴结转移等恶性征象,但邻近支气管均显示不同程度受压、移位。CT平扫5例密度均匀,3例内有钙化不均匀,测得非钙化部的平均CT值为31.4Hu,注入对比剂后8例均有增强,较平扫的CT值平均上升58Hu。结论 中年女性,CT发现肺内孤立性类圆形病灶,内部显示钙化,病灶增大缓慢,周边支气管和血管有受压、移位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在1周内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患者的CT图像行仿真内镜重建,14分段法分为280个血管单元,目测直径法将狭窄分为无狭窄、微度、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和闭塞,回顾性双盲对照分析,采用SPSS13.0计算kappa一致性(P〈0.05),并分别计算不同程度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251(251/280)段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要求,与DSA诊断中度一致(Kappa=0.515,P=0.000);2.CTVE判断冠状动脉微小、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3.08%、93.88%、20.00%、94.85%,40.00%、97.13%、25.00%、98.54%,41.18%、98.60%、70.00%、95.48%,38.46%、100%、100.%、96.65%,71.43%、100%、100%、99.19%。结论64层CTVE能理想显示冠状动脉内腔。对狭窄的判断与DSA具有中度一致性,随狭窄程度的加重CTVE的诊断效能增强,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评估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冠心病并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138例患者(正常组31例,狭窄组107例),其中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比较不同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升主动脉弹性指标[膨胀性(Ao D)及僵硬度(Ao S)]在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组间及不同狭窄程度组间的弹性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Ao D、Ao S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9。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与否及狭窄程度有密切相关性,有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肺移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终末期肺部疾病患者,肺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肺移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包括受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供肺保存、术后管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CT检查薄层重建肺部FGGO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7例肺部F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FGG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良恶性FGGO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良恶性FGGO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大部分大小不超过2cm,类型以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X线剂量及低碘含量对比剂及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检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96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常规剂量组(常规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1.5ml/Kg)和双低剂量组(低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1.0ml/Kg),造影剂浓度为270mg/100ml。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诊断率、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标准差(SD值)、评分值,以及造影剂量、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结果两实验组的诊断率、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标准差(SD值)、评分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影剂量、有效剂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13.451、P0.05;t=32.248、P0.05)。结论双低剂量CT扫描及迭代重建技术能够得到满意的早期肺癌扫描图像,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的窗宽窗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计算机 X线成像技术窗宽窗位的基本参数。材料与方法 :本组采集 10 0 0例 ,其中胸部 2 0 0例 ,腰部 2 0 0例 ,颈部 2 0 0例 ,腹部 2 0 0例 ,小腿 2 0 0例。采集 CR机器为 FU JIFIL M FCR XG- 1。应用软件为上海青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urpass Archive,打印机为 FU JIFIL M DRYPIX30 0 0。胶片质量评估标准为 X线甲片标准。结果 :胸片窗宽 36 0 2± 4 2 6 ,窗位 12 91± 14 6。腰部窗宽 2 880± 36 7,窗位 12 0 0± 182。颈部窗宽 2 4 80± 312 ,窗位 1399± 14 5。腹部窗宽 2 2 2 1± 4 5 4 ,窗位 893± 14 2。小腿窗宽 2 4 16± 30 4 ,窗位 15 2 8± 16 2。结论 :适当的窗宽窗位可以显示影像不同层次的感兴趣区 ,获得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恶性气道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安置气管支气管支架的中短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安置气管支气管支架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随访6个月,了解有效率、合并症及再安置率。结果 55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共安置61个气管支气管支架,术中无患者死亡。即期有效率为100%,短期(〈30 d)有效率为94.5%,6个月存活率为32.7%。并发症包括肿瘤通过支架向内生长、肉芽组织过多、支架移位以及再狭窄。短期发生并发症2例,中期发生并发症12例。结论对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使用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短期疗效显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安全性较好,并发症主要发生于30 d之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cm以下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在MSCT常规扫描与HRCT上征象的检出及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了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cm以下的73例周围型肺癌和32例炎性结节病例,分别采用7mm层厚和1mm HRCT重建,分析了病变密度、小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边缘、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小棘突征、病灶周围模糊影及强化等征象表现。结果 7mm层厚像对肺癌与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1mm HRCT对肺癌与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1mm HRCT与7mm层厚像对肺癌征象检出比较P0.05,上述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1mm HRCT与7mm层厚像对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小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小棘突征多见于肺癌。结论 1mm HRCT是周围型小肺癌与炎性结节鉴别的首选检查技术,尤其对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呼吸时相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平面测量参考值。方法搜集无睡眠呼吸疾病史健康成人65例,于清醒状态下行多层螺旋CT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从蝶窦中部至气道食管分界点水平。每位研究对象均扫描平静呼吸、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及闭口堵鼻深吸气(Müller’s)4个呼吸时相,分别测量鼻咽区、腭咽区、舌咽区和会厌区的前后径、左右径、截面积,软腭的长径和厚径,鼻咽顶壁的厚径,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参考值,采用仿真内镜重建观察上气道形状。结果上气道整体基本形状呈两端略宽椭圆柱形,左右横径大于前后矢状径。各部位咽腔截面形状有所不同,仿真内镜能清楚观察腔内结构。不同呼吸时相各测量径线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并确定各径线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正常成人上气道CT影像形状和各部位测量参考值的确定为临床正确诊断OSAS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肺癌空洞形成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实验室及手术确诊的37例肺癌空洞及的资料完整,及其它良性空洞与空腔性病变34例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空洞主要CT表现有:厚壁偏心性空洞,可有壁结节,内壁凹凸不平可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恶性肿瘤征象增强扫描空洞壁中等至明显强化;结核性空洞壁薄、厚度较均匀,内壁光滑周围有卫星灶,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增强扫描空洞壁,可有轻至中等强化。肺脓肿脓腔:多为厚壁空洞,内壁光滑,内可出现液平面,周围有渗出性炎性灶,临床症状典型。肺霉菌病空洞可为薄壁亦可为厚壁,多发常见,内壁亦可凹凸不平,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其它良性病变空洞形成有各自特点,与肺癌空洞有相应鉴别诊断要点。结论认识并掌握肺部良恶性空洞常见CT表现,认真分析病灶形态、密度、边缘与大小并测量空洞区域的CT值变化,空洞壁的强化程度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综合分析判断,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70KV.50m 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在肺癌诊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发现肺部孤立性肿瘤进行70KV.50m 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搜集有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45例患者,鳞癌15例,腺癌23例,小细胞性肺癌7例。利用体部肺肿瘤灌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获得相应肿瘤灌注彩图,测定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渗透性(PMB)。结果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BF(ml/100ml/min)分别是:91.72、77.27、90.60;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BV(ml/100ml)分别是:8.06、8.94、11.94;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PMB(ml/100m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结论 70KV.50m As低辐射灌注扫描方法能有效降低射线对患者的辐射,该方法获得的肺部肿瘤的灌注数据可以作为临床分析肺部肿瘤的血供及肿瘤血液灌注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