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8月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术前1周给予患者MS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评估术前MSCT检查对肠癌TNM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89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以升结肠为主(42.70%),乙状结肠次之(39.33%);病变类型以溃疡型为主(58.43%),隆起型次之(29.21%);CT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及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T1~T2期、T3期、T4期的Kappa值分别为0.796、0.657、0.725;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N0期、N1期、N2期的Kappa值分别为0.630、0.384、0.482;MSCT诊断结肠癌远处转移的Kappa值为0.894。结论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T期、M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N期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结肠癌多期增强MSCT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3例,患者均进行了MSCT检查,收集73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对结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检查对结肠癌T_(1-2)、T_3、T_4分期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46%(23/26)、88.88%(24/27)、100.00%(20/20),总诊断正确率为91.78%;MSCT图像中,结肠癌最大肿块大小为7.42cm×4.10cm,T_1期患者图像主要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大于0.5cm,肠腔内未见明显狭窄,T_2期患者肠外壁光滑,周围脂肪结构清晰;T_3期患者肠壁可见局限性增厚,肠外壁毛糙,但未见毗邻组织受侵;T_4期患者MSCT平扫肠腔明显变窄,外周脂肪密度出现增高,14例患者可见明显条索状高密度影,同时侵犯临近周围器官,可见直径为3~12mm的肠旁淋巴结,淋巴结转移9例,后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合并梗阻者11例;乙状结肠局部管壁增厚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现持续强化。结论 MSCT可有效显示结肠癌图像特征,MSCT检查对结肠癌T分期诊断正确率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20例,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差异,分析其肠梗阻和非肠梗阻对MSCT术前分期的影响。结果 MSCT对结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0.8%、64.6%、100%和70.8%。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准确度为88.3%和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和非肠梗阻患者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9.7%、86.7%和87.0%,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肠癌解剖学部位和评估术前分期,但在评估淋巴结转移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肠梗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术前结肠癌T分期诊断采用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MSCT)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92例结肠癌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MRI以及MSCT检查,其后接受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病理检查,评估MRI及MSCT对术前结肠癌T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结果 MRI诊断结肠癌T_(1-2)、T_3以及T_4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8.91%、93.48%以及94.57%,与术后病理结果Kappa为0.975、0.870、0.806;MSCT诊断结肠癌T_(1-2)、T_3以及T_4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0.22%、79.35%、89.13%,与术后病理结果Kappa为0.775、0.587、0.670;MRI诊断结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93.48%(86/92),MSCT诊断结肠癌T分期准确率为79.35%(73/92);两种方式诊断结肠癌T分期准确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5)。结论 MRI与MSCT均可用于术前结肠癌T分期诊断,但MRI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高,准确率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CT表现与术后病理资料。 结果 升结肠癌14例,橫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17例,乙状结肠癌25例;在64例结肠癌患者中CT表现为肠壁增厚者62例、肠腔狭窄者45例、腔内肿块者49例、浆膜面毛糙者38例、浆膜外侧条索状影24例;CT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4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者42例,在CT未检出有淋巴结转移的15例患者中,术后病检发现有5例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9.36%与58.82%。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结果比较,T分期准确率为85.96%,N分期准确率为80.95%,M分期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T2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91.40%(85/93);N分期准确率为66.67%(62/93),其中对pN0、pN1、pN2和pN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5.00%(26/40)、60.00%(3/5)和75.00%(3/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67.74%(63/93),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4.10%(25/39)、60.00%(3/5)和100%(5/5)。结论T2a和T2b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部CT增强扫描在结肠癌患者TNM分期中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5例结肠癌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腹部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以患者其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采用腹部CT增强扫描对于TNM分期诊断价值。结果腹部CT增强扫描诊断T_1、T_2、T_3以及T_4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00%、56.25%、68.75%、85.71%;N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85.71%(44/65);N_0、N_1、N_2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67%、84.62%、87.50%,N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80.00%;M分期M_0、M_1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87%、83.66%,M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93.84%(61/65);T分期中T_3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Kappa=0.537),N分期中N_2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Kappa=0.648),M分期中M_0、M_1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41)。结论腹部CT增强扫描可以清楚显示患者病灶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尤其是在结肠癌M分期上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胃结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及6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病变的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强化方式,应用多平面重建观察邻近组织的浸润情况。结果MSCT对胃癌T期及N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6.20%及79.30%,相应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72及0.561。MSCT对结肠癌T期、N期及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47、0.718、0.819。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多角度、全方位、任意平面地观察病变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可为胃结肠癌术前评估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30-132+136
目的 探讨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应用64层螺旋CT(MSC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月间我院接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中的肿瘤侵犯范围和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同时和手术及术后的病理结果对比,探讨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MSCT对T分期的敏感度为97.50%(39/40),阳性确诊率87.50%(35/40)。N分期的敏感度77.78%(14/18),阳性确诊率为66.67%(12/18)。M分期的确诊率为100.00%。结论 MSCT能更加准确对结肠癌患者开展术前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评估属于N分期中的难点,需结合其大小、密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等开展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7月在渭南市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12例,回顾其MSCT图像资料与病理资料,以手术病理作为对照,评价MSCT术前诊断TNM分期的临床效能.结果 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MSCT诊断T2、T3与T4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壁外血管侵犯(EMVI)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直肠癌患者6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MSCT平扫和增强检查和手术治疗,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研究MSCT对直肠癌诊断、分期和EMVI评估准确率。结果 61例患者中MSCT检查准确诊断52例,准确率为85.25%,主要征象包括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52例(100.00%)、偏心性肿块42例(80.77%),浆膜面受累38例(73.08%),淋巴结转移14例(26.92%),肠梗阻5例(9.62%),肝脏转移6例(11.54%),肠管管腔狭窄或形态不规则34例(65.38%),膀胱等邻近组织或器官受累4例(7.69%),另外共检出EMVI患者19例(36.54%);52例患者中T1~2期14例,T3期21例,T4期17例,MSCT准确分期38例(73.08%),T1~2期9例(64.29%),T3期16例(76.19%),T4期13例(76.47%);52例患者中发生EMVI者21例(40.38%),MSCT诊断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87.10%,准确度为80.77%,阳性预测值为78.95%,阴性预测值为81.82%,一致性Kappa值0.594。结论MSCT对直肠癌诊断、术前分期及EMVI评估均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为直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03-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对50例结肠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表现及对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CT结肠癌术前T分期及N分期与病理结果的对比。结果 CT表现为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38例,且伴有肠腔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例,盆腔淋巴结肿大2例,腹腔淋巴结肿大3例。肝脏转移3例,肺部转移1例。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15例,升结肠癌25例,降结肠癌1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乙状结肠癌13例,升结肠癌27例,降结肠癌10例,CT诊断的符合率为92.0%(46/50)。CT结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采用非参数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结肠癌诊断的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且对明确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应用,以病理分期结果为对照,比较CT横断面、后处理技术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T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T2诊断符合率92.1%,T3符合率87.5%,T4符合率86.9%,均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0.5%、59.4%、60.9%(P0.05)。N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诊断N1、N2符合率分别为90.5%、90.6%,均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6.7%、62.5%(P0.05)。MSCT后处理技术能正确显示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MSCT后处理图像对II期、III期、IV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89.5%、100.0%,显著高于横断面图像的65.6%、63.2%、0.0%(P0.05)。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TNM分期诊断准确率高,术前利用MSCT后处理技术准确判断TNM分期以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活检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行MRI和MSCT比较研究。结果MRI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91.6%,MSCT为72.9%;MRI鉴别T2和T3期胃癌的准确率为90.1%,MSCT为69.8%。MRI对T分期与MSCT在各期上的比较除鉴别T2和T3期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判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62.8%、69.2%和64.5%,MSCT为82.8%、76.9%和81.4%,其中准确性分别为N069.2%(9/13)和77.0%(10/13);N165.1%(15/23)和82.8%(19/23);N258.3%(7/12)和83.3%(10/12);对N分期的总体判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及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75.0%和92.5%,与MSCT相同;两者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79.2%,其中对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66.7%,对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3.3%和70.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也高于MS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胰腺癌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69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其后接受手术并进行病灶病理检测。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影像学表现,对多层螺旋CT影像分期与病理诊断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可见患者胰腺出现肿大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患者胰腺实质存在低密度影,同时胰腺癌会累及周围组织与器官;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分期结果为:肿瘤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18例、16例、16例和9例,其与病理检测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准确度为85.51%,神经浸润诊断准确度为86.96%,淋巴转移诊断准确度为58.57%。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术前诊断肿瘤分期,判断胰腺癌神经浸润、淋巴转移,可为后期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C患者46例,均行MSCT、MRI扫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价MSCT、MRI及其联合对EC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46例EC患者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26例,Ⅰb期13例,Ⅱ期3例,Ⅲ期4例。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MSCT准确诊断25例,高估12例,低估9例;MRI准确诊断30例,高估9例,低估7例;MSCT联合MRI准确诊断41例,高估2例,低估3例。在EC术前分期上,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度为89.1%,明显高于MSCT诊断(54.3%)和MRI诊断(65.2%)(P<0.05)。结论MSCT联合MRI扫描能够有效提高EC术前分期的准确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诊断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7.14%,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14%;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在MSCT图像上可见贲门及食管管壁呈环状或结节状增厚,管腔变小而不规则;贲门呈鸟嘴样变浅39例,鸟嘴消失呈向内突起改变31例;受侵胃底、胃体及胃窦壁增厚;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均匀强化;其中有21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9例发现肝转移。结论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的影像学特点,对早期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敏感性强,对肿瘤分期可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