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的CT、MRI影像学表现,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评估治疗及预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螺旋CT及3.0T-MRI扫描,比较两者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典型表现为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常较一般脑内出血浅淡,边缘较模糊,可多发,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根据CT表现可分为3型:(1)中心型:在低密度梗死灶中心可见片状高密度出血灶;(2)边缘型:高密度出血灶位于梗死边缘;(3)混合型:中心和边缘均有斑片状出血灶。27例病例中,中心型占8例,边缘型占10例,混合型占9例。 MRI影像学表现:比CT敏感,出血灶的信号特征与脑内血肿MRI信号演变的一般规律一致,SWI显示出血灶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显示各有利弊,总结CT、MRI影像学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和低场MRI表现.方法 本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3岁~87岁,平均68.5岁.CT为常规横断位扫描,MRI扫描包括矢状位T1WI,横断位T1WI,T2WI,FLAIR.结果 梗死区呈三角形、扇形、片状、脑回状及不规则形,CT表现为低密度灶,MRI 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出血灶14例累及皮层下,MRI检出12例,以TIWI观察最佳,表现为脑回状、斑点状高信号.CT检出10例,表现为低密度中出现高、略高密度影;10例累及皮层下和白质区,MRI中T1WI呈斑片状高信号,CT则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影.结论 CT是检查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法,MRI对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的检出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H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并接受了CT、MRI检查的70例HI患者,结合CT、MRI表现,按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分型进行CT分型,并以此分型为依据,结合本组病例情况进行HI的MRI分型,比较分析HI的CT、MRI特点。结果依据CT分型发现HI18例(25.71%),而依据MRI分型发现HI70例(100%),可见MRI对HI的敏感性明显大于CT(P0.05)。HI的CT表现:脑梗死区为低密度影,岀血灶为高密度影。梗死区MRI表现:梗死区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出血灶MRI表现:T1WI上超急性期、急性期、慢性期以等或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以高信号为主;T2WI及FLAIR上病灶在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早期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晚期、慢性期以高信号为主。出血形态:CT表现为点状、线状、不规则斑片状;MRI表现为"脑回状"、线状、不规则斑片状。出血范围:相同患者同一时期,CT显示的出血灶范围明显小于MRI。结论 MRI能很好的显示不同时期的HI,对HI的诊治及预后意义重大,诊断HI较CT更为敏感,依据MRI分型的HI对临床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崔惠勤 《医学文选》2005,24(5):669-670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6.
崔惠勤 《微创医学》2005,24(5):669-670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H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结果 HT发生于梗死后9 h~15 d,平均(8.26±0.35)d,14例发生于溶栓治疗后。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10例,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haematoma,PH)6例。出血位于脑叶8例,基底节区6例,中线额叶-胼胝体区域1例,小脑1例。HI表现为梗死区域内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出血灶;PH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伴占位效应,主要发生于较大面积梗死灶中。结合影像学复查,本组CT及MRI均能对HT作出诊断,以MRI的DWI序列显示最佳,T2WI序列其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溶栓治疗2周内更易并发HT;CT及MRI随访尤其是MRI DWI序列可明确HT。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0例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 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块状、脑回状高密度影,以非血肿型占多数(78.6%)。结论 CT检查能及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ICI)和出血性脑梗死(HCI)的CT鉴别诊断。方法31例脑梗死患者,其中19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2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21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像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8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2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8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23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3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20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11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3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相似文献   

11.
MRI诊断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 MRI影像表现 ,探讨 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对 2 1例临床有症状的原发性空蝶鞍患者行颅脑 MRI检查 ,基本扫描序列为矢状面T1 WI、冠状面 T1 WI,部分病例加横断面 T1 WI、T2 WI、Flair,6例行钆对比增强扫描。结果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增大 ,鞍底下陷 ,鞍内见典型的长 T1 、长 T2 脑脊液信号 ,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 ,冠状位呈锚状而矢状位呈线状 ,但其信号无异常改变 ,垂体柄一般无偏移。结论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具有典型的 MRI表现 ,MRI可准确诊断 PESS,并可鉴别原发性空蝶鞍与其他病变 ,应作为 PES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42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和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异常征象主要包括脑膜增厚、脑梗死灶、不同程度脑积水、基底池或鞍池或脑实质内异常密度等,MRI诊断阳性率83.33%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64.29%(P0.05)。多数患者CT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瘤等异常改变,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变,部分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多数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可不强化。MRI表现在脑底部脑池形态变窄或消失,T1加权像显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等信号,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多数受累脑膜呈线条状、点状、斑片状等强化,少数可不强化;且粟粒样结核病灶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病变中心为高信号,强化后呈多发性小灶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诊断TBM阳性率较高,结合CT检查可为TBM患者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理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CT、MRI表现。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78例脑梗塞患者的CT、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多发生在脑梗塞后1周内,CT可显示急性出血;而MRI可显示不同时期及斑点状出血,出血信号可持续数月。结论:MRI是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的最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同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少见型软骨肉瘤(uncommon chondrosarcoma,uCHS)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6月-2016年1月14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见型软骨肉瘤的CT及MR表现,其中6例行CT平扫、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 结果 14例分别位于后腹膜、后纵隔、前纵隔、左侧大腿、寰椎、右侧坐骨、左侧耻骨、右侧鞍旁、右侧岩骨、右侧髋臼、胸椎、左侧顶骨、左侧肋骨、左侧肩胛骨。①黏液型5例,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见软组织影,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少或无。MRI以明显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内见片状出血灶。②间叶型4例,位于骨外,表现为软组织团块内均匀散在点状钙化影,2例呈"满天星"样改变。③透明细胞型3例,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组织内钙化或骨化较少见;2例T2WI内见低信号分隔,增强后边缘及分隔呈"花环状""扇贝样"强化。2例病灶内出血,并见"液-液"平面。④去分化型2例,表现为具有2种形态组织特点的"双相征"。即肿瘤由低级别软骨肉瘤和高级别梭形细胞肿瘤组成,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围无钙化软组织影。 结论 uCH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MRI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内部结构及相邻组织关系,有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术后疗效的评价,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6.
崔喜民  喻骏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34-635,638
[目的]对47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方法]CT采用GE HI-speed全身螺旋CT,扫描基线取头颅OM线,层厚及层距10mm,连续扫描12层.MRI检查采用西门子C!0.35T机器扫描,常规采用T1WI,T2WI横断面图象及T2WI矢状面图象检查.[结果]本组资料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9%;绝大部分患者多发生于脑梗死发病3d、1周内;影像学表现为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36例,大脑后动脉主干供血区7例.[结论]CT与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早地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原因及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肝脏灌注异常的MSCT检查资料,根据MSCT表现对其病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85例HPD中,肿瘤相关性病变48例,非肿瘤病变37例。表现分为四型:①肝叶、段型;②楔型;③不规则型;④弥漫型。其形成原因大致分为:①肝内动脉、门脉分流;②门静脉阻塞;③肝静脉阻塞;④炎性充血;⑤肿瘤盗血;⑥解剖变异、迷走血管供血;⑦无明确原因。结论 MSCT三期增强扫描是目前评价各类肝脏灌注异常的最佳方法,有助于对其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状况作出准确推断,避免肝脏病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及过高估计病变的大小,有助于判断部分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环形强化放射性脑损伤病例31例,按环开闭情况、环的张力和形态演变、ASL-CBF灌注、DWI信号分析。结果 (1)4例呈闭环有张力;23例呈闭环无张力;4例呈开环。(2)低灌注26例;等灌注1例;边缘高灌注4例;(3)随时间延长:环缩小的17例,增大的11例,不变的3例;环形态不变的9例,变化的22例;(4)DWI信号:11例高信号位于环内,17例环形高信号,3例呈片状高信号。结论放射性脑损伤CBF多呈低灌注;脑外病变放疗导致的放射性脑损伤DWI高信号位于强化环内、强化环可逐渐增大但形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脑内淋巴瘤MRI表现为:①肿瘤单发或多发,以幕上分布为主;②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③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④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⑤可侵及软脑膜、室管膜并沿之播散;⑥肿瘤对放疗和化疗敏感;形态、大小变化明显。结论:尽管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但全面分析其MRI表现,能够明显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吴升强 《海南医学》2014,25(4):515-517
目的 提高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水平及新认识.方法 对6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后复查头部CT,常规扫描37例,薄层扫描23例.出血性转化在梗死后1d检出3例,2~3 d检出16例,4~7 d检出9例,8~14 d检出32例.CT表现分3型:中心型(13例)、边缘型(21例)、混合型(26例).结论“出血性转化”已代替“出血性脑梗死”和“梗死后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最易发生出血性转化,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出血性转化的金标准,CT为首选的主要检查方法,薄层扫描更利于病变早期检出,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