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胸廓外伤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廓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予以X线片检查及螺旋CT扫描检查,螺旋CT检查采用容积扫描,并构建三维重建图像.评估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胸廓外伤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62例病例中,多层螺旋CT检出肩胛骨骨折17例,肋骨骨折9例,胸腰椎骨折23例,胸骨柄骨折8例,胸骨体骨折5例. X线片检查漏诊8例(其中肩胛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6例).结论:在胸廓外伤性骨折中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可获取精确的三维图像,并能清晰、立体、多角度的显示全肋 骨的结构及其细微损伤,明确骨折部位,弥补了常规X线片检查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包家福 《中外医疗》2013,(35):167-168
目的 探讨应用16 排螺旋CT 对胸廓及肋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用该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期间在门急诊就诊的胸部外伤患者71 例,其中53 例患者应用飞利浦16 排螺旋CT 被诊断为胸廓及肋骨骨折,相同的患者同时行X 线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53 例患者中,共有77 例骨折(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胸椎骨折),X 线检查共有50 例,多层螺旋CT 检查较X 线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对于胸部外伤及骨折的病人,16 排螺旋CT 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向政华 《吉林医学》2014,(20):4483-448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技术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临床疑似胸廓骨骨折的48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将薄层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后,应用容积再现法、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平面重组法等构建三维重建图像。结果:48例患者中,胸骨骨折9例,肩胛骨骨折7例,胸腰椎骨折8例,锁骨骨折7例,肋骨骨折17例。结论:64排螺旋CT可应用于胸廓骨折的临床诊断,具有快速、便捷等优点;同时还能诊断出其他胸腹部的损伤,有利于制订全面的治疗方案,降低了临床漏诊和误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胸部创伤患者怀疑或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进行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所得图像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分析,并与X线平片结果比较。结果148例胸部异常患者,112例肋骨骨折,胸椎椎体骨折14例,横突(附件)骨折18例,肩胛骨骨折20例,胸骨骨折5例。结论 16排多层螺旋CT对胸部病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为常规扫描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64排螺旋CT与X线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肩胛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检查及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2.65%,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为7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肩胛骨隐匿性骨折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郭山山 《中外医疗》2016,(7):160-16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78例,入院后均给予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以及X线平扫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 准确性.结果 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检出201处骨折,X线平扫检出116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各部位肋骨骨折检出率均较高,较X线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曹彭钢  黄奕梅  胡文军 《中外医疗》2013,32(16):179+182-179,182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肩胛骨隐匿性骨折准确性。方法选取该院5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期间以64排螺旋CT来完成。同时再由相关医师对56例患者的普通X线平片影像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从而取得准确数据,然后再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确诊发现,56例患者均为肩胛骨骨折,而且部位、单部位,以及多部位骨折的数量分别为:45、20、13;利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诊断的情况为:有6例患者被确定为误诊,有13例患者被确定为可疑性漏诊,最后剩余的37例患者则被确定为阴性。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诊断中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摄片与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对比两者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摄片诊断,两种临床诊断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诊断中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整取抽样2016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胸部外伤患者76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骨折部位及数量,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6例胸部外外伤患者中,经检查发现肋骨骨折312处,其中单根肋骨骨折16例(21.05%),2根及以上多发肋骨骨折60例(78.95%);经CT检查可见患者合并肺挫伤45例、胸腔积液36例、气胸24例、纵膈及皮下组织内积气9例、胸腰椎和附件骨折8例、肩胛骨骨折11例、其他部位损伤10例。结论双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显示肋骨骨折情况,可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袁军  郑再菊 《四川医学》2014,(11):1488-1490
目的探讨64排CT图像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胸部外伤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对CT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掩(SSD)、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重组处理。56例胸部外伤患者均做X线平片检查。结果 56例患者,明确骨折53例,总计521处骨折;CT检出504处,骨折检出率达96.7%;X线平片检出406出,检出率78.0%。结论 64排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平面观察肋骨骨折情况,有效地避免常规CT及X线平片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低剂量64层螺旋CT诊断技术在颌面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和效果,为临床相关病例的诊治提供依据和相关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61例。所有患者入院诊断时均采用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以及图像重建处理技术,完成CT扫描以及图像重建后,与X线拍摄平片进行对比,验证、确定伤情。结果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61例诊断中,发现眼眶骨折13例、颧骨19例、上颌骨24例、下颌骨35例、鼻骨9例和筛骨3例。CT与X线平片诊断基本相符,但X线平片未能检出上颌骨与鼻骨的复合骨折。两者诊断眼眶、上颌骨、下颌骨、鼻骨复合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诊断患者骨折伤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为病情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理的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在后续治疗、设计手术方案、患者恢复方案等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及参考,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对照其X线平片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普通X线摄片诊断肋骨骨折22例,可疑骨折4例,正常4例;肋骨骨折45根,可疑4根,后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28例62根,包括1例肋软骨骨折。X线明确诊断的有22例,肋骨骨折为45处,不能显示肋软骨骨折,骨折显示率为72.6%;而多排CT扫描后MIP及CPR及3D后处理后肋骨骨折显示率几乎可达100.0%,同时还发现创伤性湿肺1例,气胸1例,胸腔积血5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疑难复杂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轴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情况。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65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98.67%,较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9%,较X线平片、CT轴位的71.52%、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41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58.54%;CT轴位漏诊24处,其中肋软骨附近、腋段肋骨漏诊各5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率高,漏诊率低,能有效弥补X线平片、CT轴位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在复杂、较小的骨关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0例骨折患者,对其X线片及CT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70例患者中X线漏诊49例,可疑21例。结论:CT二、三维成像经过多方位、多旋转、去伪影等功能,能够发现在小关节及复杂关节中X线不确定及未发现的骨折。  相似文献   

15.
64层容积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容积再现技术(VR)和曲面重建技术(CPR)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64层容积CT对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29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运用容积再现技术及曲面重建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判断64层容积CT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结果29例中,64层容积CT扫描共发现肋骨骨折56处。运用容积再现技术及曲面重建技术可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断端移位情况。各种后处理图像中,VR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CPR在显示微细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而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结论薄层重建后利用容积再现及曲面重建图像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但在诊断肋骨骨折时各种重建技术必须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和探索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以及制定方案时的价值和作用。  方法  对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9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CT扫描的方式获得胫骨骨折的相关数据信息,然后借助ADW4.4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以此来诊断患者的病情。相对于X线片,分析研究诊断符合率以及分型正确率情况。  结果  共计确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8.98±15.68)岁。本研究人群50~59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6.2%)。其次为40~49岁年龄段,占比为23.1%。Schatzker Ⅰ型胫骨平台骨折为高发类型,共19例,占骨折总数的29.2%,Schatzker Ⅱ型次之,占比26.2%,其次为Schatzker Ⅲ型和Schatzker Ⅳ型,均占13.8%。不同性别Schatzker分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分型标准相比,X线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81.5%(53/65),CT MPR+VR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8.5%(6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2,P<0.01)。  结论  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能很好地识别和诊断出患者胫骨骨折的真实情况,还能深度发掘患者关节周隐匿性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通过GE 64层容积CT扫描,GE ADW 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观察骨折情况。结果 90例患者,GE容积CT扫描及其后处理的图像共发现317处骨折,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颌面部骨折部位、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及颌面部立体形态改变。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重建图像弥补了普通X线及CT轴位图像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骨折诊断、手术计划制定及手术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V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VR、SSD图像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最终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其中环枢关节15例,膝关节8例,肩关节7例,足跗骨6例,肋骨5例,腕关节3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3例,骶尾骨2例,颞颌关节2例,颈椎棘突、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轴位、MPR、VR、SSD诊断骨折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100%(60/60,75%(45/60),68.3%(41/60)。结论 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后处理技术,尤其MPR技术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其常规X线胸片和胸部螺旋CT资料。结果:100例患者,总计156处肋骨骨折。普通平片显示124处,诊断符合率为79.5%,胸部螺旋CT扫描显示156处,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片与CT扫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X线检查及CT扫描检查,并以手术证实结果为标准,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方面的影像学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8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共有103个椎体骨折,其中单个椎体骨折61例,多个椎体骨折21例,主要损伤部位为T12-L2;以手术证实结果为标准,X线片检查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分型的综合符合率为54.9%,而CT扫描检查为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种骨折类型的X线片、CT扫描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X线片检查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53.7%,而CT扫描检查为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过程中,与X线片检查诊断相比较,CT扫描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更高,提供的信息更多更可靠,它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