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WHOⅡ级脑膜瘤和WHOⅠ级脑膜瘤的影像征象,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37例WHOⅠ级脑膜瘤与32例WHOⅡ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对两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及影像征象(形态、肿瘤有无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强化均匀性、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脑膜尾征、邻近颅骨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脑膜瘤中WHOⅠ级脑膜瘤137例,WHOⅡ级脑膜瘤32例,本组WHOⅠI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相比,分叶状、肿瘤囊变、平扫信号不均、强化不均匀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模糊6项MR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颅骨改变、脑膜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OⅡ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瘤脑界面、强化均匀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这两种级别脑膜瘤。  相似文献   

2.
脑膜瘤73例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脑膜瘤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与术后相关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脑膜瘤CT、MRI表现,将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典型脑膜瘤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结节及肿块,密度均匀,可伴有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长信号,T2WI呈等、稍长信号,信号均匀,多为过渡型或成纤维细胞型脑膜瘤,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则表现密度(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较重,以合胞体和血管网状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更明显,可见明显骨质破坏;CT和MRI增强后典型脑膜瘤均一强化,不典型脑膜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恶性脑膜瘤明显强化不均匀。瘤周水肿41例,MRI增强后可见"脑膜尾征"30例,8例肿瘤脑面可见重度强化带。结论脑膜瘤在CT、MRI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及较高敏感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基本都能明确诊断,同时影像表现一定程度提示肿瘤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3.
龙军强 《中原医刊》2009,(20):89-90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脑膜瘤CT征象。结果cT平扫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23例单发,3例多发;瘤体密度均匀且强化均匀22例,平扫密度及强化不均4例,存在坏死囊变4例。出现脑膜尾征16例;6例肿瘤可见钙化,3例肿瘤周围可见较为广泛的水肿;术前CT确诊24例,误诊2例。结论CT诊断脑膜瘤的准确性较高,仔细分辨不典型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的特异性征象,可提高本症的影像学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年龄18~76岁,平均(51.8±14.0)岁。病灶多数较大,呈分叶状。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内部密度欠均匀,瘤内或瘤周见低密度囊变区。9例可见小斑点、斑块状钙化,增强后病灶多数呈明显欠均匀强化,6例可见邻近颅骨受侵。MRI平扫12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稍低混杂信号15例,病灶内或瘤周见大小不等囊变灶12例;DWI呈稍高/低信号15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4例;瘤内见流空血管影15例。7例伴轻度瘤周水肿,5例为中度,另外5例为重度。13例可见脑膜尾征,其中7例表现为粗短脑膜尾征。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大多在CT与MRI上具有一定的表现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可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膜瘤CT及MRI表现,总结对脑膜瘤征象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47例,对其影像学特点与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进行总结。结果病变位于额部21例,额颞交界处7例,顶部3例,颞部3例,右桥小脑角3例,右额骨内1例,大脑镰旁5例,鞍旁4例;WHOⅠ级30例,WHOⅡ级16例,WHOⅢ级1例;脑膜瘤大部分密度均匀,在CT上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的明显强化;17例瘤周脑实质出现明显水肿;4例瘤内见较多的钙化;34例可见脑膜尾征;23例见"瘤脑面重度强化带"。结论脑膜瘤在CT、MRI检查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基本上可明确诊断;非典型影像学表现则需与脑部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技术对非典型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为肿瘤术前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在30~65岁,以30~40岁居多,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为主,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边缘不规则,T1以稍低信号为主,T2以稍高信号为主,部份病灶囊性变,表现为信号不均匀,相邻骨板有不同程度破坏.肿瘤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非常明显,肿瘤的供血血管显示非常明显,MRI可清楚的显示肿瘤及周围血管的情况.增强扫描时肿瘤实性部份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份无强化,部份病例相邻脑膜强化,表现为短小的"脑膜尾征".结论 磁共振对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尤其在显爪瘤周水肿及相邻组织及血管的关系上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 :2 5例脑膜瘤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①脑膜瘤本身的典型CT表现 ;②瘤周水肿 ;③肿瘤位于脑外的征象 ;④骨质改变 ;⑤邻近脑池、脑沟的改变。结论 :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强化程度及部分脑膜瘤典型的特征性CT表现是脑膜瘤明确诊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微小脑膜瘤CT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江宁 《安徽医学》2010,31(3):266-269
目的分析微、小脑膜瘤CT与MRI的早期平扫征象,改进扫描方法,提高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小脑膜瘤CT、MRI平扫与增强资料,其中5例同时做CT与MRI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机及GESigna Profile 0.2 T开放式永磁型MRI机。常规CT10 mm层厚扫描后,减薄为5 mm薄层观察。MRI常规平扫后加扫另一方位的FLAIR序列;MRI增强后加扫延迟20 min的薄层增强扫描序列,层厚3 mm、层间距1 mm。结果CT平扫征象:脑皮质旁稍高密度小结节3例;结节内微细沙粒状钙化1例,周边低密度环线影1例。MRI平扫征象:脑皮质旁小结节15例,脑沟内微小结节3例;瘤周环线影7例,瘤周小血管移位3例,邻近的脑回推压轻度移位15例;瘤周轻度水肿2例。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瘤体结节高信号者16例、低信号者2例。注射Gd-DTPA薄层增强瘤体结节均明显强化,其中均匀强化者15例,不均匀强化者3例,脑膜尾征的11例。结论合理使用CT与MRI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微、小脑膜瘤检出率;正确认识CT、MRI平扫的早期征象结合增强表现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MRI影像特征,以提高MRI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XA患者MRI影像表现,将PXA分成WHOⅡ级组与WHOⅢ组,在年龄、性别、形态、实性部分或壁结节强化程度、瘤周水肿程度、临近软脑膜是否强化与Cho/NAA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例WHOⅡ组与7例WHOⅢ组在性别、形态(囊性、囊实性、实性)、实性或壁结节强化程度及临近软脑膜是否强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瘤周水肿程度、1H-MRS检查中Cho/NAA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XA多发生在幕上脑浅表部位的囊实性病灶,有实性部分或壁结节强化及部分临近软脑膜强化特征,结合1H-MRS检查,有助于对PXA进行诊断分级。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2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征象。结果 :大脑凸面、矢状窦旁 10例 ,大脑镰 3例 ,天幕 3例 ,嗅沟 3例 ,蝶骨嵴 3例 ,其他部位 3例。有 1例为多发病灶 (两枚 )。 MRI平扫 :T1 加权像 12例表现为等信号 ,7例为稍低信号 ,6例为混杂信号。 T2 加权像 13例表现为稍高信号 ,9例为混杂信号 ,3例为等信号。注射 GD- DTPA后 ,2 5例肿瘤实质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 ,均匀强化 12例。 13例出现脑膜尾征 ,17例可见瘤周不同程度的水肿。结论 :MR平扫加增强扫描 ,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信号变化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 ,对脑膜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国辉  冯少仁  傅蓉 《中外医疗》2012,31(15):168-169,172
目的研究脑膜瘤颅外侵及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学关系,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膜瘤颅外侵及患者11例,均发生在大脑凸面,对其CT、MRI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形态、瘤脑界面、肿瘤强化、瘤周水肿、脑膜"尾"征、颅骨增生、破坏、颅内外肿块。结果 CT、MRI均表现为颅骨增生、破坏和颅外软组织肿块。MRI均显示颅内软组织肿块和脑膜尾征,CT检查6例显示颅内软组织肿块;增强后CT、MRI均可见肿瘤强化。瘤周水肿以合体细胞型出现率高;过渡细胞型均显示瘤脑界面清楚;血管瘤型和乳头型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肿瘤结节形态以合体细胞型为多。结论颅骨穿透型脑膜瘤具有较典型的CT、MRI表现且与其病理学关系密切。CT和MRI具有诊断价值,MRI优于CT,二者结合应用,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临床及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归纳脑膜瘤CT影像特点。结果肿瘤呈高密度者46例,呈等密度5例,呈混合密度有4例,邻近颅骨出现骨质增生硬化29例,瘤周水肿7例,45例肿瘤边缘清楚,10例肿瘤组织与周围脑组织边缘不清。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者47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轻度强化3例,强化不明显2例,肿瘤周边薄层环状强化影1例。结论脑膜瘤典型CT表现为位于脑外,呈宽基底与硬脑膜或颅骨相连,呈等或稍高密度、较均匀,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抓住以上特点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患者的MRI影像特点。方法:选择12例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对其MRI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参与研究的12例患者均是单发脑膜瘤,其中有8例患者位于脑镰旁(66.67%),1例患者位于桥小脑角区(8.33%),1例患者位于侧脑室内(8.33%),2例患者位于鞍结节区(16.67%)。其中9例患者脑膜瘤和脑膜呈宽基地相连,11例患者MRI中能见到脑膜尾征。MRI平扫结果中显示,11例患者的病灶呈现较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有10例患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采用增强扫描后10例患者瘤组织呈现显著强化。仅有2例患者MRI出现囊变、坏死,9例患者可见脑膜瘤周水肿表现。病理结果显示,12例患者脑膜瘤组织是由管径粗细不等、且管壁厚薄不均匀的血管所构成,血管分化较成熟,脑膜上皮细胞呈现散在分布。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的MRI影像学有其特定表现,可明确患者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CT及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本组18例均行CT或MRI平扫并增强扫描,分析病变在CT及MRI图像上的位置,与邻近脑室、脑膜之关系及病灶周围水肿、内部有无囊变及钙化,最后分析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本组18例中,以实质为主型的11例,肿瘤与邻近脑室关系密切,5例向脑室内突入,9例周围见轻度水肿,其中瘤内可见钙化、囊变的9例,1例合并出血。以大囊为主型7例,均以宽基底与脑膜相连,4例与邻近脑室关系密切,其中6例囊壁不光滑,见不规则壁结节,6例周围未见水肿,1例周围见轻度水肿,病灶实质性部分呈较明显强化。结论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误诊率较高,但肿瘤在CT及MRI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住恶性脑膜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MRI检查和其他临床资料,重点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MRI信号特点、瘤周水肿情况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结果肿瘤多发于大脑凸面及矢状窦旁,直径为1.6~11.8cm,肿瘤呈分叶状7例,不规则形8例,类圆形4例;6例边缘清楚,13例边缘不清楚,对周围组织不同程度侵犯;15例肿瘤周围见不同程度水肿;平扫T1WI呈低信号8例.低、等混杂信号10例,高信号1例,T2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4例,高、等信号13例。6例信号均匀,13例信号不均匀,内见不规则坏死或囊变区;增强扫描4例呈均匀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13例肿瘤周围见短粗不规则的“脑膜尾征”。结论恶性脑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在恶性脑膜瘤的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77-1678
目的:对比分析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典型脑膜瘤患者23例。对比分析MRI和CT的表现特点结果:CT显示颅板无明显变化者4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者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厚、硬化者11例。MRI显示22例患者中,信号均匀者3例,不均匀者19例,呈混杂长T1长T2信号。结论:当脑膜瘤患者瘤体偏大,密度信号不均匀及出现脑膜尾征等情况时,应重点怀疑非典型脑膜瘤的发生,结合其临床特征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发囊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8例单发囊性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单发囊性脑转移瘤术前误诊5例;术前发现肺癌3例,术后发现肺癌2例;影像表现:囊壁可均匀、不均匀或壁结节;增强呈环形强化6例,壁小结节强化1例,无强化1例;瘤周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2例,中度水肿2例与重度水肿1例。结论单发囊性脑转移瘤临床误诊率高,缺乏“小瘤体,大水肿”的脑转移瘤典型影像征象,肿瘤病史及肺部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前影像学指标在预测脑膜瘤手术分离度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43例脑膜瘤术前影像学表现与显微手术分离度的相关性。结果瘤周水肿、血供类型、皮质浸润和MRIT2WI信号强度与手术分离度有关(P<0.05);而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强化情况、钙化、囊变、脑膜尾征、邻近骨改变与手术分离度无关(P>0.05)。结论术前影像资料提供的瘤周水肿、血供类型、皮质浸润和MRIT2WI信号强度可预测脑膜瘤手术分离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8例脊索样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索样型脑膜瘤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其中6例行CT平扫,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患者CT表现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 6例行CT扫描患者的CT表现为等密度4例、稍低密度1例、等低混杂密度1例。MRI主要表现为平扫T1WI上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上稍高信号5例、等信号2例、明显高信号1例。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1例。3例出现瘤周不同程度水肿,4例增强扫描见"脑膜尾征",1例强化周边呈"蜂窝"状,周边脑组织受到侵犯。结论脊索样脑膜瘤为罕见类型的脑膜瘤,肿瘤影像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恶性肿瘤特点,可侵及脑实质,一般无骨质破坏,利于相关影像学检查的确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PNET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NET位于幕上7例,幕下3例。肿瘤体积较大,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轻微。CT平扫肿瘤呈高密度,内部常伴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边缘常见大囊变区。MR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等或较低T1、等或高T2信号,高DWI信号;6例行MR增强扫描,其中5例呈明显的不均匀强化,1例轻度强化。10例中2例发生颅骨侵犯,2例术后复发并全身转移。结论脑内PNET的影像学表现呈现一定特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