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勇  杨喃  李振海 《黑龙江医学》2017,(11):1106-1107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方法选择于2015-10—2016-10间在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采用CT诊断的同时,也采用MRI进行诊断,观察CT、MRI的检出率,检查病灶的情况以及各时间段内的检出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64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CT检出梗死病灶数量为31例,检出率为48.44%;MRI检出梗死病灶数量为60例,检出率为93.75%;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24 h内,MRI的检出率显著比CT的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4 h后,MRI和CT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与MRI对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且MRI对该疾病的早期检出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CT及MRI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脑梗塞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CT及MRI诊断,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及不同发病时间两种检测方式符合率差异。结果84例患者MRI总检出78例,占92.9%,显著高于CT检测符合率66.7%,MRI对缺血性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检出率分别为93.1%、97.2%显著高于CT的65.5%、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病内12h检出率为84.0%,12-24h为94.6%,与CT检测率52.0%、64.7%比较显著较高(P0.05),24h后两种方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为诊断脑梗塞的有效方式,MRI对于早期诊断以及对各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均优于CT,临床工作中建议两者结合以提高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与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患者行CT和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 CT 0期14个部位,Ⅰ期20个部位,Ⅱ期24个部位,Ⅲ期16个部位,Ⅳ期和V期共有10个部位;MRI 0期14个部位,Ⅰ期19个部位,Ⅱ期25个部位,Ⅲ期15个部位,Ⅳ期和V期共有11个部位;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诊率要优于CT(P〈0.05)。结论 CT和MRI均是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手段,但MRI较CT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单鲁琴  余国宝 《广西医学》2003,25(12):2404-2406
目的:探讨常规CT与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经肘静脉灌注对比剂,同时开始持续46S的单层连续动态扫描,重建46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成像。计算最大峰值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相对血流量(RF)。结果:早期常规CT头颅平扫,显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低密度征等共35例,占36.4%,CT灌注成像发现88例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长,另外8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结论: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作用有限,在准确性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脑CT灌注成像已成为早期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脑梗寒临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所以临床常误诊。本文通过对12例小脑梗塞的临床表现、CT及MRI所见,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曾鸣 《当代医学》2014,(28):50-50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的优缺点,提高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例行MRI与CT检查,以检查患者的病灶大小、检查耗时、病灶个数、检查病灶距发病间隔等各项指标为参照标准,全面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6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CT共检查出136个梗死病灶,而MRI共检查出242个梗死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病灶大小以及检出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更高、更准确、更及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武丽娥 《大家健康》2013,(21):117-118
目的: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对急性脑梗塞的不同与联系,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36例,检出率为46.2%;MRI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48例,检出率为61.5%。MRI明显优于CT,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对诊断缺血性病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早期确诊急性脑梗塞,同时联合CT检查,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脑梗塞(Silent brain infaction SBI)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一过性肢体麻木,一过性失语及智力、精神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往往不为患者或临床医师重视。本文报告156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与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各代谢物浓度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例超急性脑梗死与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等代谢物浓度的差异。结果①超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②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超急性期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各区代谢物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多体素~1H-MRS可以直接、准确、全面地检测脑梗死病灶侧及对侧镜像脑组织的代谢变化信息,不仅利于脑梗死后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亦可对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缺血性脑梗塞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1-48h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梗塞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入院时行首次CT检查,间隔24 h复查,分析CT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57例患者,首次CT诊断发现28例异常(49.12%),24h后复查发现43例异常(75.44%),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堵塞为主。4例发病时间6h,CT平扫无法清晰显示显示病灶,小部分患者脑会沟轻微变窄;16例发病时间6-24h,脑沟消失,灰白质无清晰边界,脑沟有不同程度的变浅;23例发病时间24 h,病灶处为大中动脉为高密度,轻微占位现象,脑回不对称,部分中线结构改变,豆状核边缘不清晰,脑灰质密度降低,脑白质无清晰界线。结论不同阶段CT影像学表现不同,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T影像阳性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对脑梗死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并于入院、发病1、3个月时进行脑功能评分。应用DWI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的改变,结合脑神经功能评分值,评估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价值。结果 41例患侧平均ADC值为(0.553 4±0.179 9)×10-3mm2/s,镜像区平均ADC值为(0.848 7±0.144 2)×10-3mm2/s,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其值的改变与脑梗死预后相关性较差。结论应用ADC值下降比率评估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神经内科确诊的11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同时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的脑梗塞检出率(93.64%)高于CT(62.73%),P0.05;MRI在不同梗塞部位脑梗塞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形状多为条索状、椭圆及圆形,其中以圆形病灶最多(63.64%),直径≤5mm的病灶约68.01%,MRI图像更清晰。结论 MRI及CT均为重要的脑梗塞诊断手段,于早期脑梗塞而言,前者总检出率、梗塞部位检出率更高,能清晰反应病灶位置、大小、形状等,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DWI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分析不同序列扫描对脑微出血的阳性检出率。结果SWI检出CMB阳性38例(54.29%),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丘脑区、皮质-皮质下区,脑干相对少,SWI序列上表现出圆形、点状低信号病灶。MRI常规序列显示CMB均为阴性,DWI显示CMB阳性6例(8.57%)。SWI对CMB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SWI序列对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微出血阳性检出率相比常规MRI及DIW明显高,可作为脑微出血诊断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组40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本研究中对照组,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的降颅压和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尿激酶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降颅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灌注N.S100ml 尿激酶20万U1次,加用纳络酮2mg/d静脉注射,1次/d,连用7天。并在治疗后1、3、7、14d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2h、1、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行灌注治疗的有效率在术后2、12h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在发病后12~48h行灌注治疗病例的有效率;治疗组灌注治疗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发病超早期进行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和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研究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降血脂、抗血小板。清除氧自由基、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脉血康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8.53±2.02)及生活质量评分(67.38±4.17)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15.28±3.19)及生活质量评分(55.0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优于对照组72.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实验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15.59±4.37)及血浆粘度(2.19±0.19)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18.64±4.77)及血浆粘度(2.3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的影响。方法:对22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作频率在3次/d以上、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严重的病例、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症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或降纤治疗的患者发展至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TIA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脑梗死。对TIA患者积极抗血栓治疗能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乳酸(Lac)等的差异性。方法对24例青年人和27例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24小时内病灶及自身镜像区行1HMRS采集NAA、Cho、Lac等代谢物波谱曲线,观察各代谢物变化,比较及分析组间峰值的差异性。结果青年组和老年组NA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出现Lac倒置双峰、Cho峰以降低为主,多变;与镜像组比较NAA、Cho、Lac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NAA和Cho改变有显著性差异,La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AA、Lac是脑梗死早期敏感的标记物;Cho辅助补充代谢信息。NAA和Cho变化特征与年龄等有一定的相关性,Lac则无。应重视不同年龄段脑梗死代谢状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