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面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早期肝癌病人,全部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18例中发现21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肝动脉期85.71%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4.29%无明显强化,但显示肿瘤血管;门脉期呈低或等密度;延迟扫描全部为低密度。病灶密度变化的主要形式是“低-高-低-低”的模式。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反映早期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从而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做为一种无创检查成为肝脏肿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例肝内占位病变在增强双期扫描及延迟期扫描的影像特点,旨在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2—2006年间经CT随访和临床治疗已确诊患者,肝细胞癌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65岁;血管瘤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0~50岁,细菌性肝脓肿2例,均为男性,年龄35~65岁。1·2用GE Hispeed双层螺旋CT,层厚10mm,螺距1·0,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ml/s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造影剂Omnipaque80~100ml,平扫前常规胃肠道处理,扫描范围自肝顶到肝下…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600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308例不论肿瘤大小(包括114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292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600例中409例为巨块型(占68.2%),114例为结节型(占19%),77例为弥漫型(占12.8%).308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9%、98%、92%、98%.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CT增强扫描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CT值,并探讨CT增强扫描影像图像。结果 CT平扫诊断子宫肌瘤107例,诊断率为89.17%;CT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119例,诊断率为99.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子宫肌瘤平均CT值为(36.2±6.4)Hu;增强CT扫描平均CT值为(55.4±8.2)H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其影像图像更清晰、更直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多期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胰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实性占位的胰腺癌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6例胰腺癌CT平扫肿块呈低密度.增强CT影像特点显著,等密度及低密度肿瘤均得到显示.26例中,肿块直径3~6cm 22例、1~3cm 4例,动脉期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另有胰周脂肪层消失、胰管和胆管扩张、胆总管阻塞、合并胰腺囊肿、肿瘤侵及血管、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胰腺癌能及早发现肿瘤,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50例肺下野结核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X线诊断结合CT扫描的误诊率比单纯X线诊断误诊率低,X线诊断结合CT扫描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胰腺癌增强最佳扫描方案。方法:回顾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通过平扫及增强比较三期肝脏、胰腺及周围血管的增强值,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胰腺实质强化与胰腺癌对比明显,以胰腺期强化最佳,肝脏以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强化最佳,胰周动脉动脉期强化最佳。结论:螺旋CT胰腺检查,可常规行动脉期、胰腺期、门静脉期三期扫描中,胰腺期扫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艾滋病毒感染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导致了结核病总体发病率的增高,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1]。较多学者运用CT对全身淋巴结结核进行了研究,但关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CT研究并不多见[2]。为了对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CT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通过对37例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光山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所有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记录不同CT分期的扫描表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CT分期诊断肝脏良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肝脏良性肿瘤58例,肝脏恶性肿瘤12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良性肿瘤的灵敏度、符合率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良性肿瘤的特异度与CT平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符合率较高,有助于鉴别肿瘤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陈平聪  李轩然 《吉林医学》2011,32(14):2752-2754
目的: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螺旋CT资料,16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注射造影剂后分别于25~30 s行动脉期、60~70 s行静脉期、4~5 min行延迟期扫描,部分病例延迟至20 min扫描。结果:15例显示为球后密度均匀的肿块影,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16例肿瘤动脉期周边或中央出现小片状或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强化区域扩大,其中5例肿瘤呈均匀一致强化,4~5 min时未均匀一致强化的肿瘤内部达60%以上明显强化,其中10例肿瘤呈均匀一致强化,5例肿瘤持续性强化,CT值达70~110 Hu,甚至更高,20 min时另6例肿瘤亦呈均匀一致强化,但密度略有减低。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以很好地显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渐进性强化"和"持续性强化"是具有诊断意义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42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和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异常征象主要包括脑膜增厚、脑梗死灶、不同程度脑积水、基底池或鞍池或脑实质内异常密度等,MRI诊断阳性率83.33%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64.29%(P0.05)。多数患者CT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瘤等异常改变,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变,部分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多数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可不强化。MRI表现在脑底部脑池形态变窄或消失,T1加权像显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等信号,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多数受累脑膜呈线条状、点状、斑片状等强化,少数可不强化;且粟粒样结核病灶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病变中心为高信号,强化后呈多发性小灶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诊断TBM阳性率较高,结合CT检查可为TBM患者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理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放射科收治的75例疑似肠系膜脂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256层螺旋CT平面重建检查确诊,观察患者CT图像,根据其特征判断假肿瘤征、纤维组织结节、淋巴结增大、假包膜征、脂肪环征、囊变、钙化.门诊随访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1例外伤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研究组(A组,n=81);将同期入院就诊的81例普通胰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B组,n=81)。两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其CT图像,记录其在CT征象、胰腺形态、肾筋膜形态、胰腺结构、假性囊肿发生情况、积液情况、腹腔内游离气体情况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变化情况等CT表现上的对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周或胸腔积水、肾筋膜形态改变及假性囊肿发生率等CT表现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单个CT征象者56例(69.1%),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27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小网膜积液者29例(35.8%),腹腔积液者25例(30.9%),胰腺形态增大且胰腺结构清晰者33例(40.7%),周围脂肪间隙密度者23例(28.4%),腹腔内游离气体者15例(18.5%),均显著高于A组的9例(11.1%),7例(8.6%),7例(8.6%),7例(8.6%)和5例(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可作为临床鉴别外伤性胰腺炎及普通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行胸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胸部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淋巴结或胸膜受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瘤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64例胸腺瘤患者CT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胸腺瘤CT表现,并分析CT与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结果 CT表现:平扫显示胸腺瘤病灶均在前纵隔部位;不规则形态占79.69%;密度不均占68.75%;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46例;胸膜侵犯25例,肺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各5例。良性(A型与AB型)、恶性(B型与C型)胸腺瘤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局部侵犯及转移方面差异显著(P0.05)。胸腺瘤CT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分期I-II期中A型、AB型24例,III-IV期中B型、C型27例。结论病理A型、AB型与B型、C型胸腺瘤CT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CT影像学表现对胸腺瘤良恶性(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判断有重大价值,能为胸腺瘤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MS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左侧55例,右侧20例。癌肿位于升结肠9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6例,直乙交界处5例,盲肠5例,直肠2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7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的患者有3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的患者有17例。共发现了320个转移病灶;经MSCT诊断正确的病灶有279个,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7.19%。原发病灶有25例位于右侧,50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64层螺旋CT(MSCT)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2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以病理检查为基准,对MSCT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MSCT对畸胎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粘液性腺癌、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14%、86.66%、91.66%、100%、100%,总正确率为94.44%,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MSCT图像肿瘤性质多为囊性,壁与间隔较薄且厚薄均一,增强扫描囊性者,壁及间隔均匀强化,轻强度化,病灶内密度不均匀。恶性肿瘤其可向周围组织侵犯,囊性者多见软组织成分,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常伴腹水。结论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不同卵巢肿瘤病变形态、内部结构、周围组织关系以及转移情况,对卵巢肿瘤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及CT在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差异。方法选取132例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其影像学特点差异。结果 CT和MRI两种检查方案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出血及原发性神经损伤中的表现特征基本一致;CT较MRI在颅骨骨折表现上更为敏感,粉碎性骨折患者可见游离骨碎片,线样骨折患者可见颅骨板骨质不连续、部分颅缝加宽表现;MRI则多表现为T1、T2加权像低信号影。结论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神经损伤及原发性出血等颅脑损伤类型的影像学特点较为类似,CT在颅骨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MRI,建议临床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各影像诊断方法对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的20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均行CT平扫、CT血管造影、CT增强容积重建(VR)、CT MIP成像诊断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选取的20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CT平扫可见19例患者颅内多发散在点片状略高密度影,主要位于右侧额叶,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确诊率达95%;CT血管造影可见所有患者右侧额叶多发异常强化血管影,呈"海蛇头样",周围无水肿,确诊率达100%;CT增强容积重建(VR)可见所有患者右侧额叶多发异常血管影,最终汇入下矢状窦,确诊率达100%;CT MIP成像清楚显示所有患者的粗大静脉血管汇入下矢状窦,血管未见血栓,确诊率达100%;由此可见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确认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血管造影、VR、CT MIP成像的诊断率高于CT平扫。结论诊断发现脑发育性静脉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所以CT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多期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分别从MS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肺窗、纵隔窗和骨窗对肺癌的显示诊断以及骨窗对多发转移瘤的显示优势。结果CT影像结果对转移病灶检出准确率为92.6%(101/109),椎体转移38(37.6%)个,肋骨等附件转移23(22.8%)个,股骨转移18(17.8%)个,肩胛骨16(13.8%)个,其他转移6(5.9%)个;CT平扫和多期增强能对肺癌多轴位的进行观察,对骨转移病灶特异性高。结论 MSCT多期扫描能从任意轴位观察到肺癌的进展情况和骨转移的具体位置以及数量,清晰显示了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指导临床及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