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判断星形胶质细胞瘤(AG)术前分级的准确性及复发患者的MRI征象特点。方法选取68例AG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MRI对AG患者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术后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复发患者的MRI征象。结果术前MRI检查对AG患者肿瘤分级的正确评估率为94.1%(64/68),其中WHOⅠ-Ⅳ级的准确率分别为86.7%(13/15)、95.0%(19/20)、96.3%(26/27)和100.0%(6/6)。术后1年的跟踪随访确诊复发9人,复发率为13.2%;MRI检查见13个复发灶,信号均匀1个(7.7%),信号不均匀12个(92.3%);无强化表现0个(0.0%),结节状强化1个(7.7%),片状强化2个(15.4%),花环状强化9个(69.2%),团块状强化1个(7.7%);瘤周轻度水肿1例(7.7%),中度水肿5例(38.5%),重度水肿7例(53.8%)。结论 MRI检查在AG患者术前分级及术后复发评估中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巧婷  邢云飞 《中外医疗》2014,(13):181+183-181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55例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分级:Ⅰ级1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7例),Ⅱ级15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4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1例),Ⅲ级23例,Ⅳ级5例;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MRI特征(囊变坏死、信号不均匀性、水肿、越过中线、出血、强化不均匀性)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型具有直接相关性,采用MRI能够对病理分型准确表现,从而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的脑肿瘤,对人类危害较大。国内低场磁共振设备普及率较高。本文旨在分析1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级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低场MRI表现,以提高低场MRI对各级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对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分析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50例,分析MRI信号表现特点。结果 发现Ⅰ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多较清楚,信号较均匀,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囊变少见;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多不清楚,信号不均,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囊变多见;Ⅱ级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不同分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规律性。其MRI信号变化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 ,分析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 5 0例 ,分析MRI信号表现特点。结果 发现Ⅰ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多较清楚 ,信号较均匀 ,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 ,囊变少见 ;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多不清楚 ,信号不均 ,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 ,囊变多见 ;Ⅱ级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不同分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规律性 ,其MRI信号变化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颅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光 《当代医学》2009,15(6):138-138
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右颞叶4例,左颞叶2例脑干3例,小脑半球6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结论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大多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铁蛋白与肿瘤的关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发现患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黑色素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上皮细胞瘤、肝细胞性肝癌、肺癌、性细胞瘤、肠癌、胃癌、胰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病人,其血清铁蛋白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瘤是脑内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17%),根据生物学特征分为Ⅰ-Ⅳ级,其MRI信号变化各有侧重。作者收集1988-1993年间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星形胶质瘤,对其MRI特征及其信号强度变化的病理基础进行探讨。结果显示MRI信号变化与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内囊变、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所占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MRI对颞叶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颞叶星形细胞瘤及经手术病理或治疗观察证实的9例颞叶局灶性脑炎。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观察其MRI特征及对两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肿瘤的坏死、囊变区T2WI信号更高、T1WI信号更低。肿瘤实质无对比增强7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9例。大脑中动脉包埋5例。瘤周水肿多较轻。18例有占位效应。局灶性脑炎亦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但其病灶信号强弱不完全一致、病变境界不清且占位效应轻,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呈线状强化或脑回样强化。结论颞叶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诊断与鉴别诊断大多不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17例中,小儿11例,成人6例。其中幕下11例(64.7%)。肿瘤12例为囊实性,4例为囊性,1例为实性。肿瘤边缘光整,伴有轻度水肿者6例,梗阻性脑积水12例,瘤内出血3例。肿瘤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儿,成人患者发病相对较少,肿瘤多为囊实性,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RI及CT影像学特征,总结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5年于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MRI表现与特点,与病理对照,评估MRI、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分级: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8例;病灶最大直径2.1-8.2cm,平均(4.5±0.2)cm。;2例病变位幕下,34例位于幕上,以其额叶、颞叶病变多见;大部分可见边界不清、弥漫性异常信号灶;19例周围均无水肿,未见显著占位效应,仅12例可见轻中度脑水肿,5例可见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CT扫描可见肿瘤边界模糊低密度灶;17例未见明显强化,15有轻中度强化表现,可见结节、小斑块状或非规则环状强化。结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以青年常见,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采用MRI联合CT检查,可实现多方位、多角度成像扫查,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RI成像对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前MRI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总结MRI信号特征。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的有7例,大脑的有4例。11例病例中,完全囊性有2例,囊实性的有6例,完全实性的有3例。出现壁结节的有4例,有6例出现第四脑室受压和幕上脑室积水。肿瘤的实性部分一般T1WI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信号,而DWI图像上实性部分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磁共振检查可作为首选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98例(196膝)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MRI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与MRI在K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与超声诊断KOA软骨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MRI对KOA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韧带损伤、肌腱断裂、腘窝囊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半月板损伤检出率大于超声(P<0.05)。结论超声及MRI在KOA诊断中均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对KOA病变均有良好诊断价值,且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对比32例复发性星形细胞瘤(RA)与原发性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结果发现:20例(62.5%)RA在形态上较原发瘤发生了明显改变,恶性程度级别增加;12例RA与原发瘤形态基本相似,21例Ⅲ、Ⅳ级KA中,有15例(71.4%)由Ⅰ、Ⅱ级原发瘤发展而来。Ⅰ级星形细胞瘤变为Ⅲ、Ⅳ级所需要的时间较Ⅱ级长(P<0.01),由此揭示,肿瘤形态级别与复发时间似无明显关系(P>0.05);术后放/化疗对肿瘤形态级别、复发时间亦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29例PA患者年龄5-57岁,平均20.6岁,其中20岁以下2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幕上18例,其中鞍区8例,幕下11例,其中小脑9例。16例呈偏实性肿块,均伴囊变、坏死,16例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13例呈囊实性肿块,壁结节均明显强化,囊壁明显强化5例、囊壁轻度强化4例、囊壁无强化4例。MRI上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或坏死长T1、T2信号。颅内病灶中12例伴瘤周轻度水肿、5例伴瘤内出血。结论 PA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最后确诊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8.
陶光举  张明光 《河北医学》2016,(9):1433-1435
目的::对比分析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内室管膜下瘤和2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比较二者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生长方式、信号特点、有无强化、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囊变及瘤周情况等。结果: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位于颈段5例、颈胸段8例、胸段2例及胸腰段1例,星形细胞瘤位于颈段7例、颈胸段5例、胸段6例及胸腰段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瘤纵轴长度(88.30±23.47)mm、瘤椎体数目(4.67±1.26)个,星形细胞瘤纵轴长度(55.16±19.56)mm、椎体数目(3.41±1.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室管膜下瘤多呈偏心性生长、水肿不明显或仅轻微水肿、边界清楚、较少囊变,与星形细胞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室管膜下瘤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混杂信号2例;T2WI呈均匀高信号14例、混杂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示病变无强化11例、部分轻度强化或点片状轻度强化5例。星形细胞瘤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1例、混杂信号9例;T2WI呈高信号12例、稍高信号6例和混杂信号2例;增强扫描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9例。结论: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在生长方式、边界、形态、瘤周水肿及强化程度等存在差异,有助于二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2例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中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3例)的临床资料、MRI及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本组22例病例中,2.5岁1例,20岁以上7侈9,其中36岁、38岁、46岁各1例。部位:病灶多发1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7例,鞍区5例,脊髓4例。MRI:7例不典型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实性,MRI表现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微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多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弥漫性3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混杂性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22例病例中WHOⅠ级的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痛3例,MRI表现为实性病灶,1例边界不清,1例多发,2例出现瘤周水肿,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病理: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多数瘤细胞形态似少突细胞,呈蜂窝状排列;3例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粘液样背景下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多为大小不等,多数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成人、可多发、可发生于鞍区及延髓,MRI可呈实性表现,WHOⅡ级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在影像与临床更是有恶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