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叶红  曾卿 《海南医学》2012,23(11):85-87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CT动态增强与MRI在小肝癌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共计纳入我院收治的50例小肝癌患者,对全部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记录2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平扫和增强3期扫描)。结果 CT平扫病灶呈高、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MRI中TI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病变强化程度减低。CT平扫检出率为72.00%明显低于MRI平扫的88.00%,c2=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增强扫描检出率为90.00%与MRI的92.00%对比,c2=0.122,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动态增强与MRI在小肝癌诊断上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通过让图像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理分期,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检查,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MRI诊断分期、临床分期情况,并和术后病理分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宫颈癌患者经MRI检查,T_1WI为低、等信号,T_2WI序列为混杂或均匀高信号影。MRI对宫颈癌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7%。以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临床分期符合率为84%,MRI分期符合率为94%,MRI分期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结果(P<0.05)。结论:MRI可对宫颈癌明确诊断、准确定位,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尤其是对于分期为Ⅱb期以上的宫颈癌患者,MRI分期准确度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CT、MRI对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比较CT、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同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比较CT、MRI对阴道浸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征象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术前CT对病变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5.6%,而MRI诊断符合率为90.2%;术前MRI诊断I B1期及以下符合率85.7%,显著高于CT的50.0%(P0.05)。对照术后病理各征象结果,CT对阴道浸润诊断准确率68.3%,显著低于MRI的90.2%(P0.05);CT对子宫体侵犯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7.6%,显著高于MRI的87.1%、85.4%(P0.05);CT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2.7%,显著高于MRI的81.5%、70.7%(P0.05)。结论术前MRI对浸润性宫颈癌IIA以下分期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而对IIA以上病变诊断价值不如CT。MRI在阴道浸润诊断方面准确率更高,而CT在子宫体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宫颈癌分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进行CT、MRI进行诊断,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做为金标准,比较CT、MRI及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不同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结果。结果ⅠB1期及以下,MRI的诊断符合率为81.25%,CT的诊断符合率为43.75%,MRI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ⅠB2期~ⅡA期,Ⅱ期及以上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31%和94.74%,与MRI的诊断符合率72.41%、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分期诊断符合率及术前诊断率均显著高于CT或MRI单独诊断符合率(P0.05);MRI在病灶直径≤3 cm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 (P0.05);当病灶直径大于3 cm时两者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中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或MRI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联合MRI在宫颈癌不同病灶直径、不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或MRI的单一诊断,可为临床治疗与预后转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重点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盆腔侵犯,对50例手术患者比较MR分期、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检查方法平扫为SE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2WI/SPIR及增强扫描T1WI成像.结果 除1例IA期宫颈癌外,71例宫颈癌全部被MRI显示,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宫颈基质、子宫内膜及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GD-DTPA增强后T1WI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4%(χ2=6.453,P<0.05).50例宫颈癌MRI测量的大小为1.94±1.15,手术病理标本测量为1.94±1.11,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能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发现宫旁侵犯方面明显优于临床,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常规的检查方法,但MRI对I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资料与宫颈刮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均进行3.0T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0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MRI平扫时病灶区胃壁呈不均匀增厚,厚度约为7.22~30.62mm,病灶区正常胃黏膜形态消失或被破坏;动态增强扫描有23例患者呈不规则强化,7例患者呈分层强化;MRI对术前T分期诊断总符合率为83.3 3%,T2分期的符合率为88.89%,T3分期的符合率为72.73%,T4分期的符合率为90.00%。结论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成像速度迅速,可以有效显示胃壁分层及病灶侵犯的深度,对T2、T3期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对早期宫颈癌分期和诊断的价值,以进一步提高MRI对早期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科经手术确诊的宫颈癌35例,非宫颈癌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横轴位DWI扫描(b值选取1 000s/mm2)及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患者MRI平扫、MRI平扫结合DWI以及MRI增强扫描联合DWI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宫颈癌在DWI上的特点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及占位7例,诊断ⅠA期2例,ⅠB期18例,ⅡA期5例,ⅡB期3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96.1%,阴性预测值为65.5%;非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57±0.13)×10-3 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0.88±0.15)×10-3 mm2/s,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6,P=0.00)。结论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分期及诊断明显优于MRI平扫和MRI平扫结合DWI,但对原位癌及Ⅰ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子宫多发肌瘤术前分期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比较,观察CT平扫、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的子宫多发肌瘤分期情况。结果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为82.2%,明显高于CT平扫诊断符合率61.1%,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子宫多发肌瘤的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肾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4月-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115例肾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CT图像表现,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肾癌分期、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肾癌Ⅰ期50例,Ⅱ期35例,Ⅲ期20例,10~(-3)期10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总符合率80.0%。不同亚型肾癌患者CT平扫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分别显著高于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P0.05)。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为(42.9±8.6)HU,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36.6±6.0)HU、(35.7±5.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类圆形病灶84个;强化模式:透明细胞癌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嫌色细胞癌以均匀强化为主。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因其密度、强化等特点对肾癌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肾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和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85例疑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平扫、MSCT三期强化扫描、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点,并评估MSCT与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SCT平扫上肿瘤与眼外肌密度相似,呈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滑,见分叶,点状、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强化后65例呈不均质渐进样强化,14例呈持续性强化,6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MRI平扫发现T1WI结节状低信号,轮廓清晰,点状高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呈等或偏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填充式强化;MSCT三期强化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高于MRI增强扫描,特异度、准确度低于MRI增强扫描,而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分别为95.00%、88.89%、91.76%。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及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价值,前者诊断准确率高,而联合诊断的效能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全腹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卵巢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卵巢肿瘤患者80例,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检测方式术前分期的符合率。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均高于CT平扫(P<0.05);CT增强扫描术前分期总符合率(94.67%)高于CT平扫(82.67%)(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FNH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征象特点。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中央疤痕低密度;动脉期除疤痕外均呈现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呈等或略高密度、延迟后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点,利于诊断,同时也可与肝细胞癌、血管瘤、腺瘤等肝脏其它病变进行鉴别,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肝泡型包虫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泡型包虫病的患者61例,其中22例行CT平扫,39例行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患者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结果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准确率89.74%明显较CT平扫准确率68.18%高(P0.05)。肝左右叶多发包囊虫(泡状棘球蚴或细粒棘球蚴)CT平扫可见肝左(右)叶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占位,囊内可见更低密度影,病变内部不均,部分可探及强回声结节,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小结节或环状钙化;泡型肝包虫病CT平扫可见圆形、椭圆形囊性包块,不规则低密度影,密度均匀,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斑块状、沙粒状钙化,肝实质斑片状异常强化,胆道受侵,门静脉受压推移;肝包虫并感染CT平扫可见内部有囊性暗区的不规则囊性包块,可见更低密度,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凝固性液化坏死囊变,有钙化组织深入,呈"小泡征"(小囊肿)。结论 CT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泡型包虫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影像表现特征更明显,对临床诊断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增强扫描在诊断胃神经鞘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神经鞘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胃神经鞘瘤的MSCT平扫、增强扫描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强化特点及与黏膜接触面溃疡等情况,比较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肿瘤直径、CT值及诊断效能,同时分析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点。结果胃神经鞘瘤的MSCT平扫表现为胃壁起源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单发,边界清晰,质地均匀,病灶均见不同程度内部囊变,MSCT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持续性强化,囊变区不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实质期强化明显;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的肿瘤直径[(4.12±0.23)cm、(5.06±0.08)cm、(5.11±0.02)cm]、CT值[(53.26±1.06)、(70.15±0.14)、(7 0.1 6±0.3 2)]均较MSCT平扫高(P0.05);MSCT增强扫描诊断胃神经鞘瘤的准确度95.00%明显高于MSCT平扫72.22%(P0.05),而灵敏度、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神经鞘瘤的形态、增强后强化程度、是否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转移等可作为与胃间质瘤、胃淋巴瘤等胃部肿瘤的鉴别诊断点。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胃神经鞘瘤的形态、部位及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系,通过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度,有利于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宫颈癌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6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术前阴道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诊断宫颈癌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61例宫颈癌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超声诊断宫颈癌及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66%、50.82%明显低于MRI的93.44%、85.25%(P0.05)。37例超声表现异常,宫体不规则增大,子宫颈形态异常,回声不均匀改变;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血流信号较正常组织丰富,宫颈黏膜线弯曲、中断或消失。9例淋巴结肿大,11例侵犯阴道,7例侵犯宫体,1例侵犯膀胱。57例MRI图像异常,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STIR序列上T2WI高信号,且高于平扫T2WI,增强扫描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4例淋巴结肿大,15例侵犯阴道,10例侵犯宫体,2例侵犯膀胱,1例侵犯直肠。结论 MRI诊断宫颈癌及其分期的准确率高于超声,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中央型肺癌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首先根据肿瘤期分为四组,每组除了几例患者使用平扫外,其余都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与常规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作出分析。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能有效地区分出中央型肺癌肿块与肺不张,每组肺癌患者的CT扫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3%、81%、80%以及85.7%,总体符合率为82.4%,误诊病例皆为未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对肺门结构、胸膜侵犯等症状给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该技术对提高中央型肺癌的术前诊断有着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灌注成像对中央型肺癌早期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6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CT平扫、灌注成像,总结早期中央型肺癌胸部CT平扫表现,计算诊断符合率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对比不同分型患者灌注指标。结果肺门区可见团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大小在20mm×19mm~50mm×21mm,边缘均不规则,见毛刺30例、分叶状32例。肺段支气管狭窄33例、闭塞29例。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诊断结果为39例鳞癌、23例腺癌,诊断与分型符合率为89.9%(62/69),与病理结果的差异P0.05,准确性较高。结论胸部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可观察中央型肺癌患者肺部病变形态、边缘、密度,显示病变与支气管、纵隔关系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利于早期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