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忠宽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59-3060
目的探讨CT与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支气管镜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总结CT与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29例;其中CT平扫29例,确诊23例;支气管镜检查18例,确诊18例;CT和支气管镜共同确诊12例。结论在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方面,CT检查简单易行,对绝大多数病例可作出可靠诊断;支气管镜检查较复杂,但确诊率高,是特殊病例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吴军  张燕燕 《四川医学》2006,27(12):1260-126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瘢痕狭窄11例和炎性浸润10例,左侧支气管结核患者多(64.2%),支气管狭窄率高达39.2%。结论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系统中较常见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2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的CT片,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重点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改变情况。结果:CT共发现支气管异常改变50处。合并肺内活动性肺结核27例;合并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19例;合并支气管周围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合并局限性肺气肿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病变共68处,相对CT新发现18处病变部位。CT对支气管病变的检查相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检出率为73.52%。结论:CT检查作为无创性检查,能够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了解病程,指导临床治疗,同时能明确病变部位,对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凤鸣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75-175,19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胸片阴性的早期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特征和影响病原学、病理检查结果的因素.结果38例中行支气管镜检查毛刷涂片确诊为65.79%,病理活检为76.32%,阴性率为3/38(7.89%).而胸片与CT对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检查的临床意义不大.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确诊胸片阴性的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CT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凹片,纤维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结果。重点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病变情况。结果CT共诊断出气管、支气管改变31例(占73.81%)。其中管壁改变17例(占40.48%),不规则,弥漫性增厚7例,明显增厚10例。管腔改变18例(占42.85%),狭窄9例,闭塞2例,管腔局限性扩张7例。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肺不张4例,局限性肺气肿6例。合并肺内活动性结核27例(占64.28%),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为(74.47%)。结论cT检查能够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了解病程,明确病变部位,对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MDCT表现,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21处病灶累及双肺上叶、右肺中叶,CT表现多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伴有肺不张或干酪性肺炎.9例(33%)可见支气管播散灶,12例(44%)可见其他肺内结核表现,6例(22%)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对支气管内病变的评价有重要价值.CT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应互为补充,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永红  陈志成  方毅敏 《医学综述》2008,14(15):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诊断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5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5例中有21例(38.2%)为浸润型,16例(29.1%)为肉芽增殖型,13例(23.6%)为溃疡坏死型,5例(9.1%)为瘢痕狭窄型。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理活检阳性率为32.7%。支气管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阳性率为56.4%。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提高支气管结核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56-1757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临床和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70例,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明确诊断为TBTB住院患者282例,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结果:28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中,女性是男性2.76倍,平均年龄41岁;胸部CT检查中,空洞病变146例(51.8%),支气管狭窄61例(21.6%),肺不张48例(17.0%);主要症状有咳嗽255例(90.4%),气短102例(36.2%),发热52例(18.4%),咯血3例(1.1%);痰液抗酸染色阳性109例(38.6%),支气管灌洗液抗酸染色阳性238例(84.4%)。纤维支气管镜下病变部位以累及2个部位以上(55.7%)和侵犯右侧支气管多见(66.0%),病变类型以疤痕狭窄型改变为主139(49.3%)。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青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长期慢性咳嗽,尤其是呈刺激性咳嗽的女性患者,胸部CT检查提示空洞病变的,应积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有无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发现支气管结核部位,对其进行分型,同时可以获得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潘育文  王晓杰 《广东医学》2012,33(8):1153-1154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支气管结核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经支气管镜及病理确诊的593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3例支气管结核中合并肺结核者562例(94.8%),确诊前病程(9.8±1.2)个月。误诊328例(55.3%),漏诊265例(44.7%),其中右上叶支气管结核242例(40.8%),左上叶支气管结核203例(34.2%)。结论支气管结核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最后确诊有赖于微生物学和(或)病理学依据,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CT与支气管镜在肺部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胸部CT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肺部病变诊断方面的影像学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98例患者经胸部CT诊断结果为肺癌26例,其中转移性肺癌5例,肺结核26例,支气管结核24例,肺部炎症13例,肺结节病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尘肺2例,炎性假瘤1例,其他2例。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结果为肺癌24例,肺结核25例,支气管结核29例,肺炎15例,其它5例。结论在临床诊断肺部病变的过程中,胸部CT和支气管镜各有优缺点,支气管镜在肺结核、支气管结核方面诊断符合率更高,但CT能诊断出更多种病变类型。两者在肺部病变检查中,应该合理搭配,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情况,酌情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及电子支气管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确诊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69例的临床、胸部影像和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结果 X线胸片或胸部CT片显示肺部渗出性改变、肺不张及支气管炎,23.2%的患者肺部未见异常。电子支气管镜下所见分为浸润型、溃疡型、肉芽增殖型、闭塞型。钳检病理学阳性率87.0%,刷检物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84.1%。结论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无特征性,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联合活检组织病理及刷检物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是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结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8例1995-2001年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中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占66.7%(32/48),咳嗽42例(87.5%),咯血10例(20.8%),胸痛13例(27%),气促28例(58.3%),发热12例(25%),乏力盗汗19例(39.5%)。胸片及CT示:肺内浸润渗出性病灶32例(66.7),空调6例(12.5%),肺不张20例(41.7%),阻塞性肺炎18例(37.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8%),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率为37.5%,纤支镜刷检结核菌阳性率为45.8%,组织活检中57.5%证实为结核。结论:当有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时,应行胸部X线、CT检查,有条件者行张支镜检查,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定位下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支气管镜检查呈外压性隆起,和/或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可疑肺癌患者行气道内超声检查,在超声定位下行TB-NA。术前常规支气管镜均未能确诊,且不能通过经皮肺穿刺获取病变组织。结果:33例患者中,1例支气管镜示外压性隆起,超声显示为血管,未行穿刺,32例行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3%、100%和96.9%,其中诊断肺癌26例(81.3%)、淋巴结结核3例(9.4%)、结节病1例(3.1%)、2例未能明确诊断(1例外科手术后病检证实为结核)。全部患者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气道内超声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型内镜检查辅助工具,它能帮助定位支气管腔外病灶和纵隔、肺门淋巴结,引导TBNA,为肺癌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微创、准确、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结果 X线和CT检查未发现支气管内膜的结核病灶 2 1例 ,纤维镜检查显示炎症浸润型 9例、增殖型 2例、狭窄闭塞型 5例、溃疡型 4例、大致正常型 1例。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为 :纤维镜刷片检查阳性率 85 .7% ,组织活检 4 7.6 %、单纯痰涂片 1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EBTB的有效手段 ,镜下常规刷检查找抗酸杆菌和 (或 )组织活检是诊断本病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英其  关玉华 《河北医学》2001,7(12):1063-1065
目的 :探索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早期确诊手段。方法 :分析 5 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以及确诊前病程。结果 :5 8例中主要症状包括 :咳嗽 5 4例 ,发热 2 2例 ,咯血 14例 ,气促 8例 ,消瘦 7例 ,胸痛 5例 ,喘鸣 2例。 36例胸部X线表现未见异常。纤支镜检查示 :充血水肿型占 4 8.2 8% ,溃疡肉芽肿型占 10 .34% ,增殖型占 2 9.31% ,瘢痕狭窄型占 12 .0 7%。 5 8例FB术前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有16例阳性 (2 7.5 9% ) ,痰培养结核菌有 19例阳性 (32 .76 % ) ,5 8例经FB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 ,有 2 6例阳性 (44.83% ) ,32例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结核有 11例 (34.38% ) ,确诊前误诊为其它疾病有 39例 ,误诊率为 6 7.2 4 %。结论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胸部X线表现正常不能排除支气管结核 ,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及痰结核菌检查。对不明原因低热和呼吸道症状经积极治疗无效者 ,应怀疑支气管结核及早行支纤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及取活体组织病理活检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改变及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方法对1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EBT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TBJN床特点以慢性咳嗽咳痰为主,伴有胸闷气促,胸痛,咯血及发热盗汗等。普通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低,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敏感性高。胸部影像学表现以肺部斑片状病灶最多见,其次为肺不张,部分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少部分患者无异常表现。本组所有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活检,刷片及灌洗液检查明确诊断。结论E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CT诊断特异性不高,临床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该病的有效手段,对疑似病例应及早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确诊手段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的EBTB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22例病人主要表现:均有咳嗽、发热8例,咯血12例,消瘦9例,气喘2例。与肺结核临床表现相似。9例X线正常,纤支镜检查示:炎症浸润型9例,占40.9%,狭窄闭塞型8例,占36.8%,溃疡型4例,占16.2%,增殖型1例,占6.5%,所有病人均行刷片,16例找抗酸杆菌阳性,活组织检查8例证实为结核,结论EBTB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正常者不能排除EBTB,其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组织活检阳性率高,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CTVE)与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的对比分析,研究CTVE对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 EBTB)的诊断价值。 方法 临床诊断符合EBTB,并有结核病史,或最近3个月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61例,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多层螺旋CT薄层连续容积扫描并进行CT仿真内窥镜后处理,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EBTB在CTVE的主要表现为气管腔不均匀狭窄(66.7%),均匀性狭窄23处(22.5%)。CTVE显示气管完全阻塞的11处(10.8%),其中2处在FOB为偏心性狭窄。2处浸润增殖型CTVE未能显示(6.4%)。CTVE发现4处FOB未能发现的支气管改变(3.8%)。CTVE对EBTB的检出率为85.2%,敏感度为92.3%,准确度为90.2%,特异度为71.4%。CTVE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p>0.0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VE与FOB检查在EBTB的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相符性及互补性,可作为安全、简便的诊断EBTB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