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部队院校学员体能训练中暑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方法]随军参加保障任务,通过对17名中暑学员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体能训练期间17名中暑学员经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无器官功能损害及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对症护理措施,同时给予全方位的综合干预,可以减少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肝脏、肾脏等多器官系统功能的损害,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暑症是炎夏季节的暴发症,祖国医药文献中分阳暑症与阴暑症两种。但无论阳暑、阴暑,其病之急骤暴发、严重危笃是相仿的。古人对本病按照不同情况,分别轻重缓急作出了多种多样的急救处理及治疗。这些方法大都散见于文献记载及流传于民间。我院通过数年来的临床实践,对中暑护理累积了一些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急症,主要是由于在酷热而潮湿的环境下,人体温度上升,如此时未能补充足够的水份,影响排汗功能,体温因而过高便会产生,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只须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4小时即可恢复正常,而重症中暑必须在医院内进行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度中暑昏迷病人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3例重度中暑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结果]23例病人中21例治愈出院, 2 例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从实践中体会到,对重度中暑病人,应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积极给予支持疗法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加强体温、循环、呼吸等各系统功能监护,为抢救及时捕捉信息,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度中暑昏迷病人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3例重度中暑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结果]23例病人中21例治愈出院,2例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从实践中体会到,对重度中暑病人,应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积极给予支持疗法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加强体温、循环、呼吸等各系统功能监护,为抢救及时捕捉信息,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7.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导致代谢失常,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依据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几种类型。重症中暑起病急、预后严重、病死率高(5%~30%)。我科于2012年7~8月收治军事训练致重度中暑患者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熟悉重度中暑患者的抢救配合。方法对7例重度中暑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2例死亡,5例好转。结论对重度中暑患者及时正确的采取有效的呼吸、循环功能支持,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夏季气温极高时,如机体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间过长,通风又较差,则常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而出现中暑。临床表现有:高热、无汗、昏迷。若体温在40.6℃以上,持续超过4小时,则可能发生内脏小血管渗血,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使心、脑、肺、肾、肝等主要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抢救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年老、体弱、肥胖或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因机体对热的耐受力降低,更易发生中暑。 1978年7月初,镇江地区气温骤升至40℃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中暑病人显著增多。我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抽调医护人员组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53例中暑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评估、体内体外有效降温、维持有效循环、预防肾衰和实施脑保护措施等.所有中暑患者均康复出院,认为科学的中暑急救与护理能减少中暑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刮痧治疗中暑的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9例中暑患者,采取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等穴位顺序刮痧治疗。结果治疗中暑患者39例,总有效率为97.44%。结论中医穴位刮痧治疗中暑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暑与昏迷     
中暑常发生于老年人、幼儿及产妇,以高热、汗闭、惊厥及昏迷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昏迷者,死亡率高。中暑伴昏迷者死亡率高。中暑发生昏迷的主要机制是:①直接损伤:Anderson认为,当体温升至41.6℃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损伤。②脑缺氧:高热可致脑耗氧量增加,供氧量降低,引起脑缺氧。Rosonff实验认为,体温增高1℃,脑耗氧量增加5.7%,脑脊液压力增加5.5%。动物实验业已证明,过热可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减少25%。③脑水肿:缺氧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高热致脑血流加速,脑血容量增加,最终导致脑水肿。④脑出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凝血酶原减少及血小板减少。Malanud在125例中暑  相似文献   

13.
徐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76-2676
中暑是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的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失衡,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起病急、病情危重、热射病20%~70%,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中暑后体温升高的程度和死亡率直接相关。因此,需及时救治和护理。本组7例中暑患者几乎同时就诊,经过积极救治,除1例死亡外,其余全部痊愈出院。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暑”在祖国医学中属“暑温”范畴。它是夏季感受暑温病邪所发生的外感热病。对暑温病的发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乘虚侵袭所致。因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汗出过多,中暑病人极易  相似文献   

15.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危重,需及时救治与护理。我院从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收治中暑病人127例,实施各项抢救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康复。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中暑是由于机体受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临床表现的一组急性疾病.该病病情危急,严重者多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2010年7月~2011年8月,我们收治9例重症中暑合并MODS患者,并给予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季中暑是由于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而正气不足则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内因。夏季暑气当令,温度高、湿度大,人体若正气不足或劳累过度耗伤津气,暑热之气便可侵人人体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8.
重症中署主要是指热射病和严重的热衰竭,对其处理是否及时以及得当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从病理、现场抢救的若干方面来阐述重症中暑及现场抢救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蒋颖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3):F0003-F0003
医用降温毯是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及亚低温脑保护.我院急诊科对12例高热中暑昏迷患者实施早期降温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疗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暑性高热,即热射病,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机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无汗、高热、昏迷症状,因此急救处理的原则是迅速降低体温,并根据情况,补充适量的液体以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改善血液循环。我院急诊室自1964年7月7日~19日的12天中,共收治了115例轻重不同的中暑患者,兹将其中记载完全的40例患者在抢救中所采用的降温措施及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