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巨大脑胶质细胞瘤报告如下: 黄×,男,8岁。以头痛、抽搐1年,头颅畸形增大半年。于1980年12月8日入院。 一年前患者在一次腹痛发作数天后出现左额后部阵发性疼痛,继之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数分钟。此后虽有头痛,但可上学。半年前头痛加重,抽搐频繁。曾神志不清历10余天。按“结脑”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71岁.头痛、左侧肢体乏力2个月.CT示右侧颞叶占位病变(图1).全麻下经右颞入路开颅占位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脑压高,脑水肿明显,右颞有一约5.6 cm×4.5 em ×4.2 cm的肿瘤,有囊性变,囊液清,肿瘤呈淡黄色,质地中等,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边界不清,且与颞极硬脑膜粘黏,肿瘤血供丰富,不易吸除,术中出血较多.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肿瘤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为胶质母细胞瘤,另一种为肉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胶质母细胞瘤部分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Ki-67阳性细胞约40%,结蛋白Desmin(-)、SMA(-)、细胞角蛋白CK(-);肉瘤部分GFAP(-)、波形蛋白Vimentin(+)、S-100(-)、上皮膜抗原EMA(+),Desmin(-)、SMA(-).病理诊断:(右颞叶)胶质肉瘤(WHOⅣ级).术后随访5个月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5 8岁 ,8个月前行双侧幕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治愈出院。近 2个月来 ,患者出现右手震颤 ,僵直 ,运动迟缓 ,吞咽困难 ,言语含混 ,流涎 ,右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 ,情绪激动时加重 ,睡眠时症状消失。入院查体 :神志清晰 ,回答切题 ,慌张步态 ,面具样脸 ,头颅畸形 ,双侧颞顶部均有约 10 0cm× 10 .0cm颅骨缺损 ,直立时颅骨缺损处塌陷 ,平卧时无明显膨隆 ,右上肢静止型震颤 (节律性 ) ,铅管样肌强直。头颅CT示 :右侧额颞叶、左侧颞叶条形不规则低密度影 ,双侧侧脑室均明显缩小 ,右侧侧脑室前角较对侧略大 ,脑沟显示不清 ,双侧…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细胞瘤的免疫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枢神经之外给予脑胶质瘤抗原 ,同时诱导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大量生成 ,或者将在体外诱导分化而产生的大量抗原递呈细胞回输入体内 ,通过抗原递呈细胞将脑胶质瘤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 ,从而激发机体对脑胶质瘤的免疫杀伤活性。近年在应用肿瘤免疫方法治疗脑胶质瘤荷瘤动物的实验研究方面 ,取得了诱人的结果。本文就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原理及治疗时机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人脑胶质细胞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浸润性生长,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近年来,一些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标志性分子基因学改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YKL-40是壳质酶家族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再形成有作用,在多种肿瘤病人的血清中表达增高,并可预测其预后.本文就YKL-40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监测应用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脑胶质细胞瘤的相关诊断特征。方法报道1例脑梗死患者,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影像结果、病理结果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人为脑梗死发作,术后病理符合血管畸形伴出血梗死。结论脑梗死和脑胶质细胞瘤具有相似特征,可以从发病时间、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方面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1岁。因发现左侧头部肿块2周入院。检查:左侧颞部见大约4cm×4cm×2cm的头皮肿块,质软,无触压痛,无波动感,其表面头皮无异常,头发生长良好。甲状腺无肿大,乳房已发育,乳晕着色,外阴少女型,有少量阴毛。腰骶部褐色色素沉着约8cm×8cm。追问病史:患者4岁半时出现月经初潮,乳房发育,乳晕着色,B超示子宫发育,双侧卵巢增大,左侧卵巢多发性囊性区。头颅MRI示无异常,考虑为性早熟,经黄体酮治疗后月经每2~3月1次。8岁时出现左侧股骨干病理性骨折,经手术治疗后好转。骨盆平片及双下肢正侧位片示:骨性纤维异常增生症伴左侧股骨干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9.
颅骨骨髓瘤系来自骨髓组织浆细胞的肿瘤,也叫浆细胞瘤,多发者常见,可同时发生在颅骨、肋骨、椎体、骨盆、胸骨、锁骨等处,单发罕见[1].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2月收治一例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放疗化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接受放疗化疗治疗的50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分为A组及B组,A组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每组25例。分析2组放疗化疗后病情控制及生存率情况,同时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a后2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a后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a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1a内治疗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脑胶质细胞瘤放疗化疗治疗效果,且可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脑胶质瘤的侵袭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受多个基因调控,并与细胞识别、信号转导有关。由于脑胶质瘤侵袭性与肿瘤复发、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因此,对其机理的认识将在临床上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近年来有关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58岁.因头晕、右侧肢体乏力、右手执物不灵活、跛行、语言含糊不清入院.查体:右侧鼻唇沟稍变浅,伸舌稍右偏.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侧上下肢肌力Ⅴ级.CT平扫示左颞顶叶大片状低密度灶,界限不清,其中可见一环形等密度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8年来利用术中埋置在残瘤腔的化疗囊对213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间质化疗(intersti-tial chemotherapty)的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于术中对肿瘤行尽可能多切除的残瘤腔内埋置自行研制的化疗囊,术后进行经皮穿刺注入卡氮芥(BCNU)的瘤内化疗。结果: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213例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140例(65.73%),3年生存51例(23.94%),5年生存21例(9.86%),7年生存9例(4.23%),显著高于国内外相关的报道。结论:利用化疗囊对恶性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经长期临床观察和病理学资料证实,是一种适用于大脑半球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其优点是给药操作简便、能发挥脂溶性药物最大药效、无全身毒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脑胶质细胞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四噻唑蓝(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一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 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42岁。双侧肩背部疼痛伴胸背部皮肤发紧及双下肢麻木无力13天,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站立行走10天。在当地卫生院按维生素 B_1缺乏症治疗无效,于1989年3月10日以脊髓压迫症收入院。检查:脊柱无畸形,T_(1~2)棘突明显压痛,T_2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双腹股沟以下痛温觉消失。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以左侧明显。双侧 Babinski 氏征阳性。胸部平片:心肺正常。胸椎拍片示:轻度骨质增生。腰椎穿刺:CSF 无色透明,压力120mmH_2O,奎肯氏试验:椎管完全阻塞。CSF 化验:红细胞4个/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9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周入院。入院查体: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轻度水肿,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深、浅感觉轻度减退,右侧正常。头颅MRI检查发现:右额叶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占位,大小约5.0cm×4.5cm×4.0cm,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右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向左明显移位,增强扫描为囊壁明显增强。手术取左额顶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瘤约5.0cm×4.0cm,质软,灰白色,沿肿瘤外缘完整切除肿瘤,并与右侧脑室前角穿通。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额叶多形性胶质细胞瘤Ⅲ级。患者术后1年复查头颅MRI提示双侧侧脑室、四脑…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颅骨缺损多次修补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18岁。于出生时后枕部即有两处颅骨缺损(呈裂隙状,宽度约1cm),脑组织无膨出,此后裂隙逐渐增宽,于6岁时出现剧烈呕吐及患处压痛,行头颅CT:枕骨两处骨质缺损.大小分别为:3cm×4.5cm、2.5cm×2cm,骨缘轻度外翻,枕大池囊性扩大,四脑室略大(图1)。即行钛网修补术。此后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颅骨缺损逐渐增大,修补物逐渐游离浮动,局部膨出。12岁时行头颅CT示:缺损较前明显扩大,分别为8cm×9cm及3cm×3cm,颅骨边缘外翻,右侧钛网游离,脑膜轻度膨出(图2)。于18岁时行头颅CT:枕部颅骨缺损约11cm×12cm及4cm×4cm,颅骨边缘外翻,两块钛网均游离。枕大池囊性扩大,并向外局限性膨出。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35岁.1997年11月因"反复神志不清伴肢体抽搐"在外院行左额叶胶质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星形胶质瘤I级.2002年5月因"胶质瘤术后5年,反复头痛伴肢体抽搐3年,加重2 d"入我院.  相似文献   

19.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的问质化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8年来利用术中埋置在残瘤腔的化疗囊对213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行间质化疗(interstitial chemotherapty)的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于术中对肿瘤行尽可能多切除的残瘤腔内埋置自行研制的化疗囊,术后进行经皮穿刺注入卡氨芥(BCNU)的癌内化疗。结果:能明显延长患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213例患生存期超过1年140例(65.73%),3年生存51例(23.94%),5年生存21例(9.86%),7年生存9例(4.23%),显高于国内外相关的报道。结论:利用化疗囊对恶性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经长期临床观察和病理学资料证实,是一种适用于大脑半球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其优点是给药操作简便、能发挥脂溶性药物最大药效、无全身毒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疫苗瘤内注射对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皮下和颅内肿瘤模型,通过第一组为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DC)、第二组为腹部皮下注射DC、第三组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大鼠生存时间,比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大鼠表现为肿瘤生长部分抑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瘤内注射DC和腹部皮下注射C6冻融抗原致敏DC,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60);CTL杀伤活性增强,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皮下种植的肿瘤治疗一侧后,生长均受到抑制,并逐渐缩小.结论瘤内注射DC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