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某厂使用覆盖剂控制熔铅炉铅蒸气弥散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熔铅时未加表面覆盖剂车间内铅烟浓度范围为0.007~0.359mg/m~3,平均浓度为0.109mg/m~3,样品超标率为85%。铅液覆盖剂使用后铅烟浓度范围为0.012~0.102mg/m~3,平均浓度为0.030mg/m~3,样品超标率为40%。表明铅液覆盖剂能有效地控制铅蒸气的弥散。  相似文献   

2.
铅液覆盖剂对工人尿铅负荷的影响何全安,李国玉,崔庆华熔铅是铅烟的主要污染源。近年来,随着多种保护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对铅作业特别是敞开式的熔铅炉的防护措施也日益增多。本市某厂为了降低车间环境中的铅烟浓度,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采用铅液覆盖剂控制熔铅炉...  相似文献   

3.
刘波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46-2647
目的了解泰州市企业车间空气中10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对2004—2007年金属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企业车间空气中铅尘最高浓度6.55 mg/m^3,超标131倍,超标率为53.2%,铅烟超标率为44.8%,锰超标率为7.4%,其他金属超标率均为0。结论泰州市企业车间空气中铅污染存在发生职业中毒的可能,电池制造行业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状况和工人尿铅水平。方法车间空气铅烟、铅尘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工人尿铅水平采用“尿中铅的双硫腙法”进行测定。结果车间各部位空气中铅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最高超过国家标准的25倍;272名工人尿铅超标(≥0.07mg/L)人数121人,超标率44.49%,接铅工人尿铅超标率(46.91%)高于行管后勤人员(24.14%)(P〈0.05)。结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严重,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钢铁冶炼烟气回收工铅危害调查王建平,张虹,徐健,吴小平,黄福模(福建省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365000)对66名男性回收工进行了职业性体检。车间空气中铅烟浓度共测13个作业点,其中7个作业点超标,超标率达53.9%,铅烟浓度平均为0.065(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测定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方法利用浸泡,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定容至一定体积的方法替代原来的湿式消化法测定空气铅烟、铅尘的样品前处理。同时,对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回收率、残留试验、干扰试验的测定。结果原法与本法检测的结果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样本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回收率为98.55%-101.23%;残留试验〈0.001mg/m^3。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用于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检测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24-1026
目的了解某市蓄电池企业生产性铅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所属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检测点的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蓄电池制造车间铅烟最高浓度为1.8mg/m^3,平均浓度为0.19mg/m^3;铅尘最高浓度为3.4mg/m^3,平均浓度为0.228mg/m^3,最高超标倍数为67倍。2006年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尿铅异常178人,检出率高达95.19%,其中铅吸收19人,达到轻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58人,达到中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人。最高尿铅含量达13.04μmol/L,超过国家尿铅允许值(0.34μmol/L)38.35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市蓄电池生产行业的生产车间多数检测点铅烟、铅尘超标,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尿铅异常明显,铅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公司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性有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制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采取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分析、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硫酸、石墨尘、煤尘、锰尘、噪声等。经检测粉尘浓度范围在0.6~10.7 mg/m^3,分片区石墨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化学毒物铅烟浓度范围在0.004~11.629mg/m^3,铅尘浓度范围在0.004~13.637 mg/m^3,所有测点的TWA均超标。硫酸浓度范围在〈0.14~2.20 mg/m^3,化成区水洗作业点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噪声检测铅粉车间熔炉区噪声超标,最大值达到97.9 dB(A)。80%工作场所照度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根据检测结果确认,粉尘的关键控制点是分片作业。化学毒物的关键控制点是合膏、化成、固化、包装、焊接、铸条作业。物理因素的关键控制点是铅粉机打磨时的噪声。结论该企业铅尘、铅烟TWA浓度均不同程度地超过职业卫生限值,属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整改。应增加生产厂房,改善设备布局空间,有效运行防尘防毒设施,防止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刘涛  杨艳  焦洁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4):272-274,277
目的比较某铅冶炼厂局部通风设施改造前后的防护效果。方法对该铅冶炼厂电解车间生产工艺及通风排毒设施进行调查,对排风系统改造前后工作场所铅烟浓度进行检测,对改造前后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风速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造前,除铜岗位控制风速为0.30 m/s,铅烟浓度为0.17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2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8 mg/m3;改造前,熔铅铸锭岗位控制风速为0.25 m/s,铅烟浓度为0.19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0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6 mg/m3。结论经改造,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通风设施的防护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控制工作场所铅烟浓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制蜡车间石蜡烟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蜡烟作业对人体的危害,为我国制定车间空气中石蜡烟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二硫化碳溶出物重量测定法对石蜡烟浓度进行测定;对67名制蜡车间石蜡烟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结果石蜡烟作业现场空气中石蜡烟浓度为0.53—5.76mg/m^3,115个测定结果中97.39%的监测点石蜡烟浓度低于4mg/m^2。石蜡烟作业人员出现头痛、头晕等主诉症状及体征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现有的石蜡烟浓度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把车间空气中石蜡的浓度设定在4mg/m^3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移动式排烟罩对电焊烟尘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移动式排烟罩治理集装箱制造业焊接工艺的电焊烟尘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设计安装电焊机移动式排烟罩,并按职业卫生评价规范布点,现场采样检测,分析与评价技术改造工程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技术改造前,共测定46个电焊作业工作岗位,电焊烟尘(总尘)浓度超标率为100.0%,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大值为26.7mg/m^3,超标5.7倍。经安装移动式排烟罩技术改造后,测定46个电焊作业工作岗位,电焊烟尘(总尘)TWA平均浓度由13.6mg/m^3下降到2.6mg/m^3,超标率下降到13.0%。结论采用移动式排烟罩能有效控制集装箱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产生的电焊烟尘浓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例患者均系农村青年,同在某乡办炼铅厂熔炼车间炼铅,手工操作,炼铅炉开放式,车间内无任何防尘毒设施,铅烟浓度在0.309mg/m~3至1.11mg/m~3。  相似文献   

13.
熔铅要散发大量铅烟,为防止环境污染,控制职业危害,我们采用某环保设备厂设计制造并由该厂施工,在我县某蓄电瓶厂熔铅车间安装了一组通风净化装置,为探讨其效果,我们在安装前后对该车间铅烟浓度及作业工人尿铅浓度作了对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锌冶炼劳动卫生监测三年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型锌冶炼企业劳动卫生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对近三年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和有害因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1.粉尘:车间空气中粉尘属氧化锌粉尘,1994~1996年三年各检测样品33、31、69个,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5%、23%、26%、浓度最高达223mg/m‘,超标ZI倍,样品超标一般为1~8倍。2毒物:锌冶炼存在氧化锌、氧化镐、铅(尘或烟)和二氧化硫等毒物。三年浓度检测结果,氧化锌超标率为2%、2%、0;氧化银超标率为5%:15%、11%;铅超标率为45%、2%、56%;二氧化硫超标率为0、0、9%。其中,铅超标率相对较高。3.噪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某不锈钢炼钢连铸项目的粉尘危害,分析其危害程度并寻找关键控制措施。[方法]选取华南地区某不锈钢企业的炼钢连铸车间,经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后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2—2007)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同时采集呼吸带高度的降尘测定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结果]在联合车间内炼钢炉及连铸机布置在中部,耐火材料拆砌炉区布置在车间东西两侧。该工作场所中产生粉尘的环节较多,现场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由车间两侧向车间中部逐渐降低,其中耐火材料拆砌炉区和相邻区域的游离SiO2含量达14.3%~60.4%,属于矽尘。现场粉尘浓度亦由车间两侧向车间中部逐渐降低。个体检测粉尘浓度范围为1.7~25.8mg/m(3TWA,总尘),定点检测短时间浓度范围为2.47~72.7mg/m(3总尘),超标率为57.1%。[结论]手工拆砌炉区与卧式拆炉烘烤区的耐火材料破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明显影响车间内其他区域,有效控制拆砌炉过程中的粉尘是改善车间职业卫生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铅锌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活动、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中铅浓度、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等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现场铅浓度以及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确定关键控制点。该铅锌冶炼企业接铅作业岗位超标率为66.6%,各车间铅烟平均检测结果和接铅作业人员平均血铅值也均超标。提示该企业应针对铅烟浓度超标严重的电铅反射炉、供料干燥窑巡检、烧结配料、电铅熔铅锅等岗位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密闭和通风,使铅烟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防止铅中毒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我市某乡镇蓄电池厂与上海某蓄电池厂协作,由于生产设备简陋,至此短短9个月中,多数作业工作受到错的严重危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及.对该厂5个车间测定14个作业点和生活区测定了3个点。结果表明,车间内检测铅烟10个点,浓度范围0.025~3.Zlmg/m‘,超标9个点,最高超标106倍;给尘检测4个点,浓度范围0.65~3.31mg/m’,超标4个点,最高超标652倍;生活区铅烟浓度范围0.013~0.034mg/m‘,超标1个点,最高超标0.13倍。2.作业工人接铅健康状况。根据询问病史发现占86.96%(20/23)的作业工人有不同程度头晕、乏力、失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铅蓄电池加工行业中铅危害的分布和强度,提出控制该行业铅危害的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方法选取广东某铅蓄电池加工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铅危害的关键控制作业点和岗位。结果现场检测数据显示,共检测26个重点铅作业岗位的铅TWA浓度,其中14个岗位的铅TWA浓度超标,超标率达53.8%;超标岗位主要分布在合膏涂板组、化成组、切板组、组立课车间。共检测了车间37个作业点的铅烟/尘短时间浓度,结果显示17个作业点的铅烟/尘短时间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达45.9%;超标点主要分布在铸造组车间、合膏涂板组车间、切板组车间、组立课车间。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结果表明,某铅蓄电池加工企业2011年职工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2010年职工的血铅(t=一5.5,P〈0.01)。结论铸造组车间、合膏涂板组车间、切板组车间、化成组车间、组立课车间的铅烟/尘超标严重,铅蓄电池加工行业的铅危害程度较大。铅蓄电池加工行业应加强铅蓄电池加工车间超标点的局部通风设施效果,加强保洁管理,减少二次扬尘,改善整体大环境,并且加强工人有效个体防护和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铅危害,并为企业职业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对某炼铁厂现场调查、作业场所铅烟检测、接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1、2、3号高炉炉前铅烟浓度分别为0.64—5.40m/m^3、0.10—5.72mg/m^3、0.273—0.538mg/m^3;在受检的152人中,发现铅中毒83例。结论炼铁高炉前铅烟浓度明显超标,铅中毒检出率达54.6%,该炼铁厂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铅危害,并为企业职业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对某炼铁厂现场调查、作业场所铅烟检测、接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1、2、3号高炉炉前铅烟浓度分别为0.64—5.40m/m^3、0.10—5.72mg/m^3、0.273—0.538mg/m^3;在受检的152人中,发现铅中毒83例。结论炼铁高炉前铅烟浓度明显超标,铅中毒检出率达54.6%,该炼铁厂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