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翔  杜华  黄欣秋  周微雅 《医学争鸣》2003,24(11):F002-F002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 997 0 4 / 2 0 0 0 1 0的PNS住院患儿 5 0 (男 4 1 ,女 9)例 ,年龄 1 .5~ 1 4 (平均 7.35± 3.5 )岁 ,均符合 1 981年全国儿科肾脏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 ] ,正常健康对照组小儿2 0 (男 1 1 ,女 9)例 ,年龄 2 .5~ 1 0 (平均 5 .8)岁 .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无差异 .根据疗效判断标准[1 ] :激素敏感组 37例 ;激素不敏感组 1 3例 .1 .2 方法 患儿治疗组按小儿PNS激素治疗常规给予强的松 1 .5~ 2 .0mg·kg-1 ·d-1 ,分 3次口服共 8wk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 ,6和 8wk采血观察 ,同时查血、尿常规及…  相似文献   

2.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容  何丽红 《华夏医学》2004,17(2):147-148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 ,4 6例治疗组患儿用甲基强的松龙 15~ 30 mg· kg- 1 · d- 1 ,加入 10 %葡萄糖液 10 0~ 2 0 0 ml中 ,1h内滴入 ,3d为 1个疗程 ,此后改为强的松 1mg· kg- 1· d- 1口服 ,逐渐减药至停用。 4 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 0 .3~ 0 .5 mg· kg- 1 · d- 1 静脉滴注 ,病情明显改善后改用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口服 ,逐渐减量至停用。结果 :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消退、消化道症状完全消退、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 1或 0 .0 5 ) ,紫癜复发率 (6 .5 2 %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7.5 % ) ,P<0 .0 1。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 ,是防止复发、减轻肾脏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梁洁丽 《右江医学》2004,32(3):248-249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5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3 0例 )口服罗红霉素 5~ 10mg·kg- 1 ·d- 1 ,每天 2次 ,青霉素 10~ 2 0万U·mg·kg- 1 ·d- 1 ,分 2次肌肉注射 ,3日为 1疗程 ;对照组 3 5例予青霉素 10~ 2 0万U·mg·kg- 1 ·d- 1 ,分 2次肌肉注射 ,3日为 1疗程 ,两组均连续治疗 1~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1)。结论 罗红霉素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泰必利和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依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泰必利和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的依从性。 [方法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口服泰必利 ( A组 )、氟哌啶醇 ( B组 )。A组初始剂量 5 mg· kg-1·d-1,视病情每周增加剂量 2 .5 mg·kg-1·d-1,最大至 1 5~ 2 0 mg·kg-1·d-1;B组 0 .0 3mg· kg-1·d-1开始 ,每 1~ 2周增加 0 .0 2 5~ 0 .0 5 mg· kg-1· d-1,最大至 0 .1 5 mg· kg-1· d-1,观察 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对副作用的关系 ,[结果 ]泰必利和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无显著差异 ,而氟哌啶醇因副作用大 ,患者依从性差。 [结论 ]治疗多发性抽动症 ,宜首选泰必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S999方案中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评价其疗效并观察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等并发症。方法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9月间 ,共完成allo PBSCT治疗成人白血病 5 0例 ,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2 8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9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 :格拉诺赛特 (G CSF) 5 μg·kg- 1 ·d- 1 × 5d ;移植预处理主要采用环磷酰胺 (CTX) +足叶乙甙 (VP16) +全身照射 (TBI)方案 :CTX 5 0~ 60mg·kg- 1 ·d- 1 × 2d ;VP162 0mg·kg- 1 ·d- 1 × 2d或 5 0mg·kg- 1 ·d- 1 × 1d ,TBI 6.5~ 8.0Gy单次照射或l2 .0Gy分 3次照射 ;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喋呤 (MTX)和霉酚酸脂 (MMF)联合CsA +MTX两种方案。结果 本组患者除 1例移植早期因并发真菌感染而导致败血症死亡外 ,余 49例均获得完全供体型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及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4d( 10~ 2 2d)及 19d( 10~ 68d)。 49例移植成功者发生急性GVHD 16例 ( 3 2 .7% ) ,其中Ⅲ~Ⅳ度 5例 ( 10 .2 % )。 3 6例生存 6个月以上者发生慢性GVHD 2 4例( 66.7% ) ,其中广泛性 5例 ( 13 .9% )。MMF +CsA +M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用于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陈必良  穆润华  谢建端 《医学争鸣》2002,23(14):1286-1286
1 临床资料 符合早产胎膜早破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诊断标准的连续住院患者 4 8例 .随机分为 2组 ,研究组 2 6例 ,对照组 2 2例 .治疗前发生羊膜炎、阴道炎或治疗前胎膜已破超过 2 4 h,妊娠合并先兆子痫、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予以排除 .诊断标准 :发生在妊娠 2 8~ 37wk内并确认为胎膜早破且最终为早产者 ;早产标准为孕 2 8~ 37wk,体质量≤ 2 5 0 0 g;胎膜早破标准以临产前 1h胎膜自然破裂为准 .研究组产前地塞米松 10 mg,iv,1次· d- 1 ,共 3~ 5次 ;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 ,1次· d- 1 ,iv;两组产…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 (CP)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 5 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CP 2 0mg·kg-1·d-1和CP 4 0mg·kg-1·d-1,连续 4天。以聚乙二醇法制备微粒体 ,测定肝微粒体中P4 5 0的含量。结果 CP 2 0mg·kg-1和CP 4 0mg·kg-1两组动物肝微粒体P4 5 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CP具有抑制P4 5 0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托吡酯 (TPM)对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戊四氮致痫模型 ,大鼠癫痫发作后连续给予托吡酯 (80 mg· kg- 1 · d- 1 和 4 0 mg· kg- 1 · d- 1 ) ,共 14 d。以 TU NEL方法标记 DNA片段 ,原位检测海马 CA1和 CA3区的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各组大鼠海马 CA1、CA3区均出现 TU NEL阳性细胞。对照组海马 CA1、CA3区 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35 .83± 4 .5 8)个和 (36 .83± 3.87)个 ;4 0 mg· kg- 1 · d- 1 托吡酯组分别为 (31.5 2± 3.4 3)个和 (32 .35± 4 .6 9)个 ;80 mg· kg- 1 · d- 1 托吡酯组为 (2 1.17± 3.0 6 )个和 (2 1.16± 3.87)个。 80 mg· kg- 1 · d- 1 托吡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0 1) ,4 0 mg· kg- 1 · d- 1 托吡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TPM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谷志勇  舒小红 《重庆医学》2003,32(8):1076-1076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4 0 0mg·kg-1 ·d-1 ,连用 3~ 5d ,同时加服强的松 1 5~ 2mg·kg-1 ·d-1 ,疗程 4周 ;对照组单用强的松 1 5~ 1mg·kg-1 ·d-1 ,疗程 4周。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 7d ,患儿血小板 (PLT)≥ 1 0 0× 1 0 9/L所占比例 ,治疗组为 75 % ,对照组为 30 8% (P <0 .0 5 )。两种方法治疗 4周 ,患儿血小板 (PLT)≥ 1 0 0× 1 0 9/L所占比例 ,治疗组为 85 % ,对照组为 6 9 2 % (P >0 .0 5 )。结论 丙种球蛋白和强的松联合治疗ITP早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 ,但后期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40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2组均观察6~12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组实际完成治疗39例,因皮疹退出1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6例,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认知功能减退5例;左乙拉西坦组实际完成治疗38例,因经济原因退出2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8例,出现脾气暴躁不良反应2例。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均有效,但左乙拉西坦更安全,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