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前言 血小板输注的最普遍的适应症是发育不良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血小板减少期间出血的危险降至最低。这应通过输注尽可能少的血小板而获得,也就是血小板输注与使用其他办法相比应显示适当的有效性。有效的标志就是采用血小板输注后病人有出血危险的天数所占的百分比。评价给予血小板输注的即刻效果的方法是计算血小板增值。血小板增值与病人的体积和给予的血小板数量有关(用血小板绝对数,校正计数增值CCI或用输注的血小板单位数,校正增值CI)。认真的评价能防止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错误解释。仅几个小时的暂时效果没有说服力,应该立即查找血小板增值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输注与HLA同种免疫相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疾病,尤其血液系统疾病,大多有血小板减少。目前,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此类疾病最好的方法是血小板输注,让病人度过难关,减少出血的死亡率。文献报道[1]血小板输注能降低25%的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血小板输注是许多疾病特别是器官移植、恶性肿瘤、血液病及放射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1血小板输注的方法、现状和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外多数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仍采用随机供体方法。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往往出现血小板计数不能达到预期的校正血小板增值(CCI)[2],若输血小板后1小时CCI<1…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然而患者在多次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有些接受随机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在输注,尤其是多次输注大剂量浓缩血小板和(或)单采血小板后,其血液内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明显低于临床预期.甚至部分患者的出血倾向又重复出现,致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出现困难.这种状态称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FIB)或血小板无效性输注[1-2].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同种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正> 随着抗肿瘤治疗、骨髓移植及心脏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上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日益增多。国外1980年输注血小板浓缩液(PC)的患者为14‰,1986年增至26.8‰;由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进行输注也由11%增至23%。目前,多数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仍采自随机供者,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往往出现血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HLA配型选择组织相容献血者,应用COBE波谱系统单采血小板,将采集的血小板放入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常需要输注血小板,但随机输注血小板会导致发热,败血症,脾大,消耗性凝血和活动性出血,因此需输配型相合的血小板,即:1)交叉配合相容的随机供者的混合血小板;2)交叉配合相容的单个供者血小板;3)HLA相合的单个供者血小板;4)交叉配合相容及HLA相合的单个供者的血小板。为了权衡临床实践中血小板交叉配合及HLA配型的利弊,作者采用经济指标比较了几种血小板交叉配合及HLA配型的成本及效果。交叉配合法包括:依赖补体的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联免疫实验(ELISA),血小板悬浮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HLA-I类抗原已知的单采血小板供者库的合适的库容水平。方法:采用Luminex-SSO法对16 062名江苏部分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HLA基因分型。根据HLA-Ⅰ类(A, B位点)表型频率计算找到HLA匹配供者概率。结果:获取了江苏部分地区HLA-Ⅰ类(A, B位点)表型群体遗传学资料,利用表型群体遗传学资料估计推测出了已知HLA单采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库容。结论:建立一个总库容1 500人的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是恰当的,它可以满足表型频率 0.002的患者有95%的可能性找到至少1名表型相同的供者。  相似文献   

9.
尽管采用了HLA配型,血小板输注治疗同种免疫的病人仍存在很多问题。作者观察了42例肿瘤病人的230次血小板输注,其目的是通过对敏感性,特异  相似文献   

10.
袁文声  何锐洪  梁玉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579-1580,1582
目的 建立血小板供者HLA基因分型资料库,探讨HLA-A、B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为临床患者提供HLA匹配的血小板,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PCR-SSOP)对568名中山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LA-I类(A、B位点)基因分型并形成数据库,根据HLA表型群体资料,使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EM)计算HLA-A、B单体型频率.结果 HLA-A位点共检出17种等位基因,HLA-B位点共检出29种等位基因,单体型数153种.结论 血小板供者HLA分型资料库的建立可以为PTR患者迅速寻找到HLA相合血小板,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 Rh-D阴性的病人通常输注Rh-D阳性的血小板,这些病人中,对Rh-D产生同种免疫的频率为0~19%。作者研究了48例输注随机浓缩血小板的D阴性病人,以评估抗-D产生的频率。方法 选择48例D阴性的血液病病人(男:19例,女:29例),均输注过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PC),输注的红细胞都为CDE-阴性,血小板多数为D-阳性。用凝胶低离子抗人球方法做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对首次输注血小板前抗体筛选阴性  相似文献   

12.
13.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是血细胞成份输血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通常与受者血清中存在HLA抗体有关。多特异性的HLA同种免疫几乎立刻在输血后引起血小板的溶解,导致  相似文献   

14.
患者血小板输注与供者血小板配合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血小板抗体一般因输血、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疫刺激而产生,约2.5%的妊娠妇女会产生血小板抗体,约1.7%的输血患者带有血小板抗体,而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约8%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导致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RPT)[1],故血  相似文献   

15.
重复输随机供者的血小板可产生HLA同种免疫反应。本文报告154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输血小板后的变化情况。病人均为初诊并接受化疗者。血红蛋白<10g/dl,输红细胞。血小板<20×10~9/L,输血小板。输血小板前及输后20小时计数受者血小板。如血小板不回升,则考虑病人已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使用淋巴细胞细胞毒和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检查抗体。结果显示17个病人发病时即有HLA抗体,是由于以前的输血或妊娠所致,有1例同时有血小板特异抗体(PSA),另1例仅有PSA。化疗中,38例产生HLA抗体,3例伴有PSA,另2例仅有PSA。存活的37例中有7例的HLA抗体持续存在,包括1例伴  相似文献   

16.
抗体检测情况:抗—HLA检出13例(26%),但其中4例在输血小板前即可检出,1例在输注期及输后均检出抗体,7例在输注后检出,最后1例在输后30天方检出抗体。其他37例在各个时期均未检出抗体。13例中,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标准LCT)检出者12例,血小板是液间接荧光免疫试验(PSIIFT)可检出11例,另2例因同时存在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故不能肯定该法是否阳性,单克隆抗体固定血小板抗原试验(MAIPA)用于检测IgG抗—HLA,但在存在该抗体的7例中仅4例为阳性。抗球蛋白增强LCT对此13例均为阳性。13例抗体中,属IgG者6例,IgM者6例,兼有者1例。存在非补体依赖性抗—HLA的2例仅PSIIFT及抗球蛋白增强LCT可检出,其血小板输注后恢复不良。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仅检出2例,同时未检出抗—HLA。1例为MAIPA阳性,其相应抗原存在于血小板GpⅠa/Ⅱa复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展血小板同型或配合性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良策.为此建立一定规模的HPA和HLA已知型血小板资料库,为临床提供匹配的单采血小板,是血小板输注安全有效的保障.方法 对所有供者库单采血小板进行ABO、HLA-A、B及HPA1-6,15基因分型.根据ABO、HPA同型和HLA同型或HLA交叉反应组相同(CREG)配型策略,编制数据库软件,建立上海市单采血小板供者资料库.结果 上海市血小板供者库至今已接受80人/次患者查询,共有78名患者找到合适的供者.HPA和HLA的CREG相同配合率为97.5%.其中50名患者接受了单采血小板的同型(或配合型)输注,47名输注有效(24 h血小板回收率>20%).其中更有15名患者同型输注疗效明显,24 h回收率>80%.结论 建立血小板供者HPA和HLA Ⅰ类抗原基因分型资料库,为患者提供HLA和HPA、ABO匹配的单采血小板,可以降低PTR的发生率,是解决免疫性PTR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报道宫内血管内输血后,胎儿循环血中胎儿和供者红细胞数每日下降的比例。计划 回顾性分析101例胎儿的302次输血。背景 荷兰Leiden大学医学中心妇产科。方法 检测同种免疫病的胎儿反复宫内血管内输血前后胎儿血样的血细胞比容。胎儿红细胞百分率用Kleihauer-Betke染色涂片判定。胎儿、供者和混合红细胞数的下降由划分两次输血间每日的比容下降比例以及校正胎儿胎盘体积变化来计算。结果[给出均数(SD)]得自每天比容变化比例。结果 第一次与第二次输血时间间隔[15.5天(SD 5.2)],短于其后的输血时间间隔(平均在21.4~21.9天,P≤0.0001)。由于输血及胎儿的生长,子宫体积发生变化,但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输D—不相容血小板后缺乏预防抗D同种免疫的准则。合理预防会有益于那些需要大量D—不相容血小板,而库存受到限制的医疗机构。设计与方法 对—家儿科专科医院1.5年内所有输注D—不相容血小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的病人仅是接受单一供血者的少白细胞血小板,并且未接受RhIg免疫预防的患儿。对输注的数量及血小板的来源、ABO血型、血清学随访持续时间,D—不相容输血中红细胞残留的水平都进行了分析。在3.5年的周期里,对医院所有血清学D阳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输注的同种免疫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注的同种免疫反应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笔者对 2 1 71例血小板输注患者进行输血反应调查 ,结果发现 1 791例随机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有 5 1例 (2 .8% ) ;而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有 3 6例 (2 .0 % )。在 3 80例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清学技术 (SEPSA) [1 ] 进行配合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 ,输血反应率为 0 .8%。说明血小板 SEPSA技术对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意义重大。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 1 71例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来自上海市 1 3家医院。2 试剂  SEPSA 试剂盒 (批号 :1 9991 1 0 2和2 0 0 0 0 5 1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