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市1951-2008年疟疾流行及防治工作情况,总结经验,为制定新形势下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1-2008年烟台市人口资料、疟疾疫情报告及有关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描述。结果烟台市疟疾年发病率从1971年的170.41/10万逐年下降,至1984年全市疟疾发病率降至0.43/10万,达到了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986-2008年报告的疟疾病例96.25%为输入性病例。结论1951-2008年烟台市疟防工作成效显著。随着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应及时转变疟防工作的重点,杜绝输入性继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 ,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 1999~ 2 0 0 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 ,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 结果  1999~ 2 0 0 1年云南省 16个地州的 12 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 3185 8例 ,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 13.4 3% ,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 2 .6 3 。发病率在 5 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 2 0 %左右 ,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 80 %左右。 2 5个边境县 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 2 16 30例 ,占全省发病数的 6 7.90 % ,报告恶性疟 5 2 92例 ,占全省恶性疟数的 78.5 2 %。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 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 ,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 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 ,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 ,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 ,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 ,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2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对2012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 198例, 较2011年的374例下降了47.06%, 发病率为0.026/万, 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其中 扬州、 南通、 南京、 泰州、 徐州和淮安报告的病例占全省的71.72% (142/198)。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96份样本进行复 核, 确定恶性疟164例、 间日疟6例、 卵形疟22例、 三日疟1例、 混合感染3例。结论 结论 2012年江苏省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 疾病例, 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虽明显下降, 但病例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本 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 ,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疟区的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各地疟疾监测报告和传染病报告 ,划分为中华、嗜人及微小按蚊流行区 ,并对不同地区的疟疾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年全省疟疾 6 0 9例 ,发病率 1 .6 5 /1 0万 ,较 2 0 0 0年上升 2 0 .4 4% ,微小按蚊疟区发病率下降 ,嗜人及中华按蚊疟区均不同幅度上升 ,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最高 ,达 1 .0 6 /万 ,中华按蚊疟区升幅最大 ,达 2 7.84 %。结论疫情不稳定 ,波动幅度大 ,防治难度高 ,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5.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地方病之一。我县近 5 0年来疟疾发病有 39年居各类传染病之首 ,而且曾发生过 3次较大流行 ( 1 96 1年、1 970年、1 984年 ) ,为了防治和消灭疟疾 ,针对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 ,抗疟成效显著 ,1 995年降至 1 /万以下 ,为了总结经验 ,推动疟防工作深入发展 ,回顾 5 0年防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1 流行历史及范围疟疾曾在我县广为流行 ,农村甚为猖厥 ,曾有数次较大流行。据疫情统计 ,1 95 0年至 1 999年累计发病 1 5 6 1 81人次 ,年发病在 0 .2 /万~ 1 80 .6 2 /万之间 ,5 …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1999~2001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1999~200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1999~2001年云南省16个地州的12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31858例,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13.43%,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2.63‰。发病率在5‰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20%左右,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80%左右。25个边境县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1630例,占全省发病数的67.90%,报告恶性疟5292例,占全省恶性疟数的78.52%。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7.
2009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2009年江苏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全省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89例,发病率为0.05/万,较2008下降41.77%。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徐州、宿迁和淮安3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44.73%。389例疟疾病例中,本地感染间日疟192例,主要分布于疟疾发病率较高的徐州、宿迁、淮安3市,占全省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总数的73.44%;省外输入性间日疟病例96例,主要分布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苏南地区;国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01例,较2008年上升71.19%,主要分布于出国务工人员较集中的苏中和苏北地区。结论江苏省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但淮河以北局部地区疟疾疫情仍不稳定,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重点地区疟疾防治,特别要加强对全省劳务输出等归国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3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 方 法 法 对2013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疟 疾341例, 较2012年的198例上升72.22%, 发病率为0.050/万; 除1例为源于输入病例的输血感染外, 其余均为境外输入 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连云港 (占15.84%, 54例)、 南通 (占14.08%, 48例)、 扬州 (占14.08%,48例)、 淮安 (占11.44%, 39 例) 和盐城 (占8.50%, 29例) 等5市。所有病例均经江苏省参比实验室确诊。其中, 恶性疟286例、 间日疟8例、 三日疟9 例、 卵形疟30例, 混合感染8例。 结论 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 但境外感 染的输入疟疾病例日益增多,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疟疾仍是该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扬中市疟疾发病率从1979年的883.48/10万逐年下降,至2010年降至0.36/10万;2005-2009年连续5年发病率为0;但2010年发现1例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人。结果表明,扬中市疟防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疟防意识的淡漠,应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杜绝疟疾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大面积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贵州省凯里等十二个县(市)、297万人口,21 570km~2的地区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方法和效果。1955年共发生疟疾病人149 605例,占总人口的9.58%;1958年起坚持灭疟,1965年发病率降至5/万。此后开展了灭疟后期的疟疾防治工作,各级党政加强灭疟组织领导,建立了疟疾管理与监测制度、发现现症疟疾病人,根治病人,清除疟疾病原点。1981~1984年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0.2~0.03/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50多年来江苏省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探讨适合当前流行特点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1951~2008年江苏省疟疾发病情况、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分析评价不同阶段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结果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在2次大暴发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在实现基本消灭阶段,嗜人按蚊地区采取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其他地区实施以加强传染源检测和早期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巩固监测阶段,采取疟疾监测为主的综合措施,包括传染源检测和疫情报告、传染源管理、疫情和蚊情监测、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等。疟疾年发病率由1960年的2 495/万降至2008年的0.09/万,且已连续2年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表明在不同阶段采取的防治措施可行而有效。结论江苏省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要达到消除目标,还需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2017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239例,较2016年的308例下降22.40%。239例疟疾病例除2例为输血感染外,其余237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239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63例、间日疟21例、三日疟11例、卵形疟43例、恶性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混合感染1例。2017年全省13个设区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居前5位的为南通市(39例,16.32%)、苏州市(26例,10.88%)、泰州市(25例,10.46%)、淮安市(24例,10.04%)和连云港市(22例,9.21%),5市合计报告的疟疾病例数占全省报告的疟疾病例总数的56.90%(136/239)。输入性疟疾报告病例的主要感染来源地为非洲(225例)、亚洲(8例)、大洋洲(2例)、南美洲(2例),其中大洋洲和南美洲为新出现的感染来源地区。结论 江苏省连续6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7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虽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6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08例,较2015年的405例下降了23.95%。308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237例、间日疟11例、三日疟8例、卵形疟51例、恶性疟与三日疟混合感染1例;除1例为输血感染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病例数居前5位的设区市分别为:南通市(53例)、淮安市(41例)、泰州市(40例)、连云港市(36例)、扬州市(29例),5市病例数共占全省报告病例数的64.61%(199/308)。结论 截至2016年,江苏省连续五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虽较2015年有所下降,但仍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疟防知识宣传,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并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确保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疟疾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数据资料, 对疟疾发病情况、 感染来源以及病例的时间、 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 析。结果 结果 2005-2014年, 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5 069例, 其中间日疟3 422例 (67.51%)、 恶性疟1 497例 (29.53%)、 未 分型150例 (2.96%);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 139例 (42.20%)、 国内输入病例1 131例 (22.31%)、 境外输入病例1 799例 (35.49%); 男性病例3 809例, 女性1 260例, 男女性别比为3.02 ∶1。病例年龄以25~60岁为主, 占67.15%; 职业以农民和 民工为主, 分别占40.26%和23.63%。60.58%的病例分布于徐州、 宿迁、 淮安、 苏州市和南通市。2005-2009年病例以间 日疟为主, 自2010年起以恶性疟为主, 且主要为境外输入性感染, 从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结论 结论 江苏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较多, 且感染呈多样性, 是目前的防控重 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4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55例,较2013年(341例)上升4.11%,发病率为0.046/万。355例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4例(1.13%)来自东南亚,351例(98.87%)来自21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淮安市(56例)、南通市(46例)、连云港市(42例)、扬州市(41例)和泰州市(40例)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3.38%(225/35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35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2例、间日疟4例、三日疟10例、卵形疟46例,混合感染3例。病例追踪观察发现,355例疟疾病例中有6例恶性疟出现了再燃,有4例卵形疟和1例间日疟出现了复发。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较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5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如期实现本省的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405例,较2014年(355例)上升14.08%。均为境外输入病例,5例(1.23%)来自东南亚,400例(98.77%)来自25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泰州市、连云港、南通市、淮安市和扬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8.64%(278/40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40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9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8例、卵形疟71例、混合感染4例。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且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较2014年明显增加。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后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及其成效,探讨适合本地区消除疟疾阶段的疟疾诊断和监测方法。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江苏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系统中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 367例;共血检发热病人3 691 188人·次,检出阳性2 252例,阳性率0.06%。江苏省发热病人血检数由2010年的74.29万人·次下降到2016年的27.70万人·次,血检率呈明显下降态势;血检阳性率由2010年的0.04%上升至2016年的0.11%,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江苏省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2010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χ2] = 161.61,P < 0.01)。2010-2016年江苏省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3 d内完成血片复核,因血片复核结果为阴性删除病例共计273例。2010年江苏省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血片复核阴性删除61例,2016年因血片复核阴性删除14例,2010年血片复核阴性占比率明显高于2016年血片复核阴性占比率([χ2] = 22.99,P < 0.01)。结论 江苏省开展了大量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符合WHO提出的“强有力的监测体系”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同时也为江苏省从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8.
疟疾曾是江苏省流行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是江苏省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江苏省于2019年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而媒介控制策略在全省消除疟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主要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历史分布和生态习性以及不同防治阶段媒介控制策略和措施,并就媒介种类鉴定、品系构建、对疟原虫易感性、对杀虫剂抗性等媒介生物学及其防控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