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许多脊髓外科手术是在患者非清醒状态下进行的,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作为一种可连续监测脊髓功能的手段,自1977年Nash首次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逐渐引起重视.在国外,术中脊髓监护还具有法律效应.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SEP术中监测脊髓手术共26例,现对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体感诱发电位在椎管内占位显微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8例椎管内占位手术患者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全程监测,包括脊髓SEP(SSEP)及皮质SEP(CSEP).2例Frankel A级髓外肿瘤患者,术前无SEP,手术结束时出现SEP波形,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2例Frankel B、C级髓内肿瘤患者,术中SEP波幅下降超过40%,潜伏期延长超过5%,术中及时暂停手术操作,术后出现神经功能轻度可逆性损害.12例D、E级髓内肿瘤患者,8例术中SEP波幅下降接近或达到50%,潜伏期延长接近或达到7%;另4例SEP轻度下降,均在安全范围内,术后脊髓功能无损害加重.说明椎管内占位病变在行髓内肿瘤切除时最易引发SEP波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脊髓手术时行SSEP和CSEP联合监测可及时准确地反映脊髓功能的变化,指导术者操作,并可初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Ⅰ型没有显著变化;Ⅱ型有显著变化,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Ⅲ型有显著变化,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Ⅳ型波形消失,不再有改善. 结果 10例为Ⅰ型SEP表现,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25例为Ⅱ型SEP表现,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6例为Ⅲ型SEP表现,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7%. 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脊柱手术后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I型没有显著变化;Ⅱ型有显著变化,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Ⅲ型有显著,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Ⅳ型波形消失,不再有改善。结果:10例为1型SEP表现,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25例为II型SEP表现,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6例为Ⅲ型SEP表现,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7%,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小儿脊柱矫形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SEP)结果 与矫形术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SEP监测对术中和术后神经功能缺陷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45次手术中SEP监测结果 ,其预警标准为SEP波幅降低超过50%持续3个波形.对术中SEP监测达预警标准,依技术性因素、麻醉状态及全身性因素和手术进程进行解释并处理.结果 ①接受SEP监测的45次手术中,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结果 分别为3次、6次、34次、1次,SEP监测的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85.4%,阳性预测值33.3%,阴性预测值97.2%.②接受手术的41例患者中,17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椎管内异常,其中10例合并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异常.在10例合并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异常的病例中,2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陷.结论 SEP监测是小儿脊柱矫形术中脊髓功能监测的可靠方法 ,椎管内异常合并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是术后出现脊髓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在本院施行矫形手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36例,用日本光电MEB2200型诱发电位监测仪在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脊柱手术野暴露后及术中进行SEP连续监测.观察手术、麻醉事件对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结果:与SEP改变相关的麻醉事件有芬太尼的单次推注和系统血压的降低,手术事件有钩及棒的植入、撑开、去旋转矫形和节段血管结扎等.结论: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可获得有效的麻醉深度和成功监测SEP.手术事件中导致脊髓的震荡、牵拉、平移、旋转以及一过性缺血者均可引起SEP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颈、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对脊髓功能的监护作用。方法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105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的变化。结果 105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中,有8例因疾病原因术前记录不到SEP,仍坚持监护,肿瘤切除后有2例出现SEP。余97例中10例肿瘤切除时出现SEP异常,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假阳性5例,均为术前神经症状较重,SEP波幅低、波形弥散者。出现假阴性2例,表现为术后肢体活动不灵,24h内肢体功能均恢复。结论颈、胸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应用SEP监测脊髓功能可即时反映脊髓的功能状态,是一种可靠的脊髓功能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儿童脊柱手术中监测脊髓神经传导功能完整性过程中的可能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办法.方法 对36例实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麻醉期、手术开始期、手术期(钉棒系统固定矫形、病灶清除等重要操作时)、手术结束期进行连续SEP神经监测,并对神经传导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结果 36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SEP波形.术中神经监护过程未出现异常30例,出现异常改变6例,通过调整监护设施、纠正手术操作等处理,使体感诱发电位能恢复正常.由于体感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测脊髓神经传导功能完整性过程中易受到麻醉、环境、患者实时生命体征及手术操作等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能基本消除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减少假阳性发生率,达到术中神经监测准确的目的.结论 体感诱发电位在监护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但只要能仔细辨别并采取调整麻醉方法、尽量排除环境干扰、调整手术操作方式等处理措施就可以提高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准确性,为儿童脊柱手术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手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对体感诱发电位(SEP)产生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方法对31例脊柱侧凸及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术中以SEP波幅下降大于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为异常标准。结果:2例患者术中出现SEP潜伏期延长超过10%或波幅下降大于50%,术后无神经学症状。6例患者术前有神经学症状,术中SEP波形不理想,术后无神经学症状加重。23例患者术中SEP波形稳定,术后无神经学症状。结论:术中SEP监测敏感性较高,可作为脊髓功能监测的重要方法,应仔细分析其术中变化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文中拟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监测10例脊柱脊髓病变手术患者,3例术中采用SEP监测,7例术中采用SEP联合MEP监测。结果 SEP均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而MEP只有3例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有2例患者术中SEP的波幅较预警基准电位下降,经调整手术操作方式或停止操作后恢复;另有1例患者术后SEP的波幅升高,术后证实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改善。记录到SEP的3例患者,MEP波幅和潜伏期与预警基准电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脊柱外科术中行诱发电位监测,特别是SEP与MEP联合监测,能有效降低脊髓机械性损伤,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变的切除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增强术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善对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行SEP监护,记录术中SEP的改善情况,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的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了解术中SEP的改善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A组15例(62.5%),术中SEP明显改善;B组9例(37.5%)术中SEP无明显变化。A组术后功能恢复及手术疗效均较B组效果好。结论术中SEP的改善可以作为患者术后近期(1~2周内)的功能恢复及手术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联合应用运动诱发电位( MEP) 和体感诱发电位(SEP) 技术连续监测的方法对13 例脊髓手术病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应用MEP和SEP 监测,能正确反映手术中脊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MEP的稳定性高于SEP;SEP 的敏感性较高;术中SEP 逐渐好转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Changes of spinal evoked potentials (SEP) were observed in rats by stimulatingthe sciatic nerves on both sides under various pressure conditions (normal,hyperbaric,rapid decompression,safe decompression,and recompression treatment) and in acuteanoxia.It was observed that occurence of acute decompression sickhess (DCS) was relatedwith changes of SEP.The changes of SEP late components (N_3,P_3,N_2) occurred earlierthan SEP early components (P_2,N_1,P_4).It was shown that in using SEP method tomonitor DCS,late components were more sensitive as compared with early components and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amplitudes of SEP.As soon as changes of latecomponents appeared,acute DCS would follow.If recompression would be given at thispoint,DCS could be reduced or eliminated.When early components showed changes,DCSwas in such a stage as to cause immediate death of the animals.Recompression had noeffects at this point.The late components and early components,therefore,were ofsignificantly different value in reflecting the level of DCS.N_2 wave was an important ke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sing the SEP method to monitor acute DCS is a sensitive andaccurate way.  相似文献   

14.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8、10min及再灌注10、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变化。再灌注24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缺血5min时SEPs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1波幅在缺血8min时明显减小(P<0.01),缺血10min时SEPs波形消失。再灌注后10min时SEPs波形恢复,但P1波幅小于缺血前(P<0.01),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15min时P1波幅恢复至缺血前(P>0.05)。再灌注30min后各时间点P1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仍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再次降低小于缺血前(P<0.01)。再灌注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增加(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变化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相关(r=-0.881和r=-0.925,P<0.01)。再灌注48h可见受损脊髓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同时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观察其是否能够促进半切洞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三组,A组单纯脊髓半切洞损伤组.B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MK-801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三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分析CBS、SEP、MEP结果表明胚胎脊髓移植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移植修复治疗损伤脊髓的疗效。方法 由胚胎SD鼠大脑海马区脑组织培养出NSC,经传代、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植入按Allen法制成的SD鼠的损伤脊髓内,术后观察鼠的行为改变、斜板试验及改良运动功能Tarlov评分评价功能恢复;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脊髓感觉及运动电位传递;光镜及电镜观察植入区组织结构;以示踪剂麦胚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显色观察轴突的生长及功能恢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饱和硫蛋白(S100)阳性细胞。结果 NSC在损伤脊髓中能成活并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有轴突形成,分化倾向于神经元,能迁移1cm距离。WGA—HRF,能被运输到挫伤以外区域,运动电位能传递到损伤区远端,行为学观察受试组优于对照组。结果 异体胚胎NSC能在损伤区替代受损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神经轴突联系,使损伤的脊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神经元和轴突中神经丝高度磷酸化和异常积聚的特征,探讨其介导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5),实验组采用聚氨酯胶片建立脊髓背侧慢性压迫模型;BBB评分法和SEP评估造模前、后6个月脊髓功能变化;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脱髓鞘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磷酸化(SMI-31)和非磷酸化(SMI-32)神经丝在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EP变化的关系。【结果】 造模6个月后大鼠BBB评分均下降(p<0.001)、SEP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下降(p<0.001);LFB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01);脊髓灰质前角SMI-32阳性神经元计数明显增多、染色强度增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白质SMI-31染色强度升高(p<0.05)。【结论】 神经丝在脊髓前角神经元的过度表达与高度磷酸化以及在轴突中异常聚积是导致轴突变性、神经元损伤和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脊髓髓内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脊髓髓内病变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SEP及MEP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与术前预警电位比较,患者术中SEP及MEP波幅多有降低(P<0.05),仅有6例SEP潜伏期延长,其余均没有明显改变;术毕SEP及MEP波幅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对大鼠慢性脊髓压迫模型相应时间点的SEP变化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20),两组均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模型,实验组大鼠尾静脉行MP静滴治疗,对照组未行任何治疗;记录实验组治疗后第1、2、3天的BBB评分、SEP信号及脊髓损伤病理变化,且记录对照组同时间段的BBB评分、SEP信号及脊髓损伤病理变化。将SEP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数据, 通过HE染色观察受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BBB评分:实验组MP治疗后第3天评分明显升高,证实MP对于慢性脊髓损伤大剂量治疗在行为学上是有效的。SEP信号:MP给药后第3天P波峰值及潜伏期缩短的百分比恢复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 。HE染色:在建立模型后至第3天药物治疗过程中,脊髓组织细胞形态有所恢复。结论: 慢性脊髓压迫模型大鼠经MP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且在治疗后第3天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