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韩岩  鲁开化  杨力  张辉 《医学争鸣》2003,24(8):741-743
目的:观察基膜粘连蛋白和IV型胶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脊髓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方法:用基膜粘连蛋白和IV型胶原包被培养板,以结合了相应抗体的培养板及包被I型胶原和多聚赖氨酸的培养板为对照,将培养的脊髓细胞以相同浓度加入各组培养板内.培养5d后将各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各组均有较多的神经细胞及其突起生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膜粘连蛋白组与IV型胶原组间神经元突起生长长度无显差异,基膜粘连蛋白组神经元突起生长长度长于其它各组.IV型胶原组神经元轴突生长长度与I型胶原组间无显差异,与多聚赖氨酸组有显性差异.基膜粘连蛋白组和IV型胶原组神经元轴突生长情况优于相应的抗体组.结论:基膜粘连蛋白和IV型胶原均可促进脊髓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肝癌细胞在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特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定量描述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在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特性,探讨细胞粘附力与Ⅳ型胶原裱衬浓度及Ⅳ型胶原与层粘连蛋白复裱衬时LN复合浓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步裱衬的方法制作 有关裱衬表面,即依次在玻璃表面裱衬多聚赖氨酸和Ⅳ型胶原/LN,最后以牛血清白蛋白作用阻断非特异性粘附。细胞粘附力采用微管吸吮技术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纤方与强的松对照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造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造模后14、28、45 d模型组、假手术组、肺纤方组、强的松组肺组织匀浆液中层粘连蛋白及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肺纤方显著减轻肺纤维化大鼠层粘连蛋白及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论肺纤方有显著抗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层粘连蛋白(FN)和纤粘连蛋白(LN)对两株细胞休外粘附的影响,以及与其转移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N和FN对高转移的F细胞的附壁及淋巴结组织的粘附均有促进作用,而低转移和P细胞FN对基初期(3小时)附壁和淋巴结组织的占附有一定影响,提示瘤细胸质膜受体蛋白的表达与其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边中睿 《吉林医学》2013,34(9):1635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采用CRP评分,测定患者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健康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评分和血清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20,r=0.924,P<0.05)。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CRP评分显著升高,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也呈明显增高趋势,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肺间质病变活动性的无创性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发生、发育,胎盘的形成、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正常人胚早期绒毛膜和蜕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层粘连蛋白在正常绒毛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结论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是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粘附和侵蚀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构建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程度判断的意义陈洪海沈玉琴附属甘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上海,200065)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中图号R575.2慢性肝病的肝纤维化进程是影响预后的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V型胶原 (IV -C)、透明质酸 (HA)和层粘连蛋白 (LN)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血清IV -C、HA、L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含量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联合检测有助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皮病皮损成纤维细胞整合素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将培养的硬皮病皮损成纤维细胞置包被纤维粘连蛋白的培养瓶中作粘附培养,运用间接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表面整合素α5,β1亚基表达、分布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硬皮病皮损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α5,β1亚基表达均较正常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加(P<0.01),并呈簇集分布的特征;细胞内骨架成分微丝密集成束。结论:整合素α5,β1介导的纤维粘连蛋白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在硬皮病时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蚕蚀性角膜溃疡与正常角膜中Ⅲ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定位与含量.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蚕蚀性角膜溃疡与正常角膜中Ⅲ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的分布.阳性结果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Ⅲ型胶原在正常角膜中无表达,在蚕蚀性角膜溃疡中分布在基质溃疡处.层粘连蛋白在正常角膜基底膜微量表达,在蚕蚀性角膜溃疡基底膜和Bowman's膜表达增多.纤维连接蛋白在正常角膜基底膜呈连续线状分布,在蚕蚀性角膜溃疡上皮层及基质溃疡处有表达,而在基底膜未见表达.结论蚕蚀性角膜溃疡上皮基底膜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层粘蛋白 (laninin ,LN)、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对兔晶体上皮细胞 (RLECs)粘附性和移行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外源性FN、LN对兔晶体上皮细胞粘附、移行及其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 随着FN、LN浓度升高 ,RLECs在相应的细胞外基质上粘附和移行能力增强 ,低浓度时增加幅度较大 ;加入相应抗FN、LN抗体 ,RLECs在相应基质上的移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细胞骨架也不能充分铺展 ,并且这一变化与细胞粘附性和移行性呈正相关。结论 FN、LN可诱导RLECs移行、粘附 ,因而可能在后囊膜混浊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源性Ⅰ型胶原对人胚骨膜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ype I collagen (COL I) on the cell behavior of human periosteous osteoblasts (OB)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ype I collagen in constructing bioactive artifical bone. METHODS: OB were cultured on dishes coated with bovine type I collagen in different final concentrations. The cell adhesion was examined by the methods of cell count, the proliferation of OB was studied by 3H-TdR, and the osteoblastic ability was assessed by the synthesis of collagen, osteocalc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RESULTS: OB cultured on type I collagen layer ha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amounts of adhesive cells were maximal top in 25 micrograms/ml final concentration; 2. The proliferation of OB was decreased above 12.5 micrograms/ml final concentration (P < 0.05); 3. The synthesis of type I collagen was reduced slightly (above 25 micrograms/ml, P < 0.05); 4. The secretion of osteocalcin was increased markedly (above 6.25 micrograms/ml, P < 0.05, which reached maximally in 25 micrograms/ml); 5. The ALP activity was also increased (above 12.5 micrograms/ml, P < 0.05). CONCLUSION: Type I collagen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osteoblastic phenotype and cell adhesion. When the scaffold material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re coated with type I collagen, the osteogenesis of OB is enhanced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course from artificial bone to biological bone, the best final concentration is 25 micrograms/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与胸膜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40例结核性渗出液及40例漏出液中的FN、LN、ColⅣ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中FN、LN、ColⅣ水平均高于漏出液(P<0.05)。结论:FN、LN、ColⅣ在胸膜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1(VEGF 121)在小鼠囊膜组织和体外培养的新生小牛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完整的取下11个月龄的20只DBA/2J高眼压模型小鼠和20只正常BL6小鼠的晶状体囊膜组织,提取蛋白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晶状体囊膜组织VEGF121的表达.体外培养牛眼晶体上皮...  相似文献   

15.
丝裂霉素C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为临床上先天性白内障及青少年发育性白内障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免艰为模型,取加只新西兰家兔在常规手术显微镜下行晶状体囊外摘除后分别注入0.02%丝裂霉素C0.15ml,然后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及晶状体后囊混浊变化.并结合观察术后病理学和电镜结构变化。结果10只兔眼注入丝裂霉素C后1周炎性反应比对照组稍重,有轻度的房水混浊,内皮无明显水肿;3—5周后房水清晰,后囊膜明显比对照组清晰。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时照组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而用药组明显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并且对角膜无明显毒性作用。丝裂霉素C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电镜观察发现用药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体积缩小、胞浆浓缩、染色质靠边聚集、包膜完整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结论丝裂霉素C能有效地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预防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且对兔眼毒性小,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为以后开展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及青年性白内障时预防后发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目前已开始初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从基因转录水平确定培养的人太体上皮细胞是否具有表达Ⅰ、Ⅲ型胶原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眼晶状体囊膜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的原代培养;细胞融合后,抽提RNA,应用Northernblot分析技术进行探测人昌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转录产物。结果 人晶 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转录存在有Ⅰ、Ⅲ型胶胶原mRNA的表达,表达的二型前胶原mRNA均存在有长度为5.8、5.4、4.8kb的片段,Ⅰ型前胶原mRN  相似文献   

17.
为从细胞基质角度探讨维拉帕米(Ver)、肝素(Hep)、地塞米松(Dex)抑制后囊混浊的价值,用放免法检测了它们在体外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透明质酸(HA)合成的影响。结果:Ver可抑制HA合成,以20mg/L时作用最明显;Hep250mg/L以上呈浓度依赖性促进HA合成;Dex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A合成;Ver与Hep合用主要表现Ver的作用;Ver与Hep合用可增强抑制作用。提示:Ver20mg/L与Dex250mg/L合用可获最好的抑制HA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表面S型凝集素在肿瘤细胞粘着于基膜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乳糖等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粘着于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结果:小鼠黑色素瘤凝集素(MMA)促进细胞粘着;抗MMA抗体及乳糖明显抑制B16细胞粘着于细胞外基质及层粘连蛋白;然而,MMA等不影响B16细胞粘着于纤粘连蛋白及IV型胶原蛋白。结论:肿瘤细胞表面S型凝集素参与肿瘤细胞粘着于基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