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肢体淋巴水肿微波烘疗对淋巴回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产淋巴回流速度9LFS0,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介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有,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测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比较淋巴回流速度(LFS)、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像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前,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侧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肢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水肿肢体为154.21min,高于健肢的91.55min,烘疗后显著下降为115.38min。淋巴淤滞图像26例中22例治疗后得到改善,尤以感染性肢体淋巴水肿显著。结论肢体淋巴水肿存在明显的淋巴回流淤滞,微波烘疗能促进淋巴水肿肢体的淋巴回流。  相似文献   

3.
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4年以来,应用远红外烘疗机对1045例各种不同病因的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自1983年起,又应用新一代的微波烘疗机对98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无论远红外或微波烘疗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患肢肿胀明显消退,“丹毒”发作次数减少,皮肤弹性改善并趋向正常。烘绑疗法已成为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保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2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进行对照研究,并与1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患者外周血CD4,CD4/CD8值明显低下(P〈0.01)。治疗后CD4,CD4/CD8增高明显,CD8HLA-DR,HLA-DR显著下降,而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CD4/CD8值恢复正常,说明肢体淋巴水肿患者存在免疫紊乱,微波烘疗可以调节T细胞  相似文献   

5.
淋巴管造影术对肢体水肿疑难病因的鉴别、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8年新一代的造影剂 (Iso vist)问世 ,间接淋巴造影术开始在临床使用。国内开展间接淋巴造影尚不普遍 ,对其影像的认识有待提高。我院于1991— 1996年使用伊索显 - 30 0 ,对 180例 2 10个肢体 ,不同病因的水肿患者做间接淋巴造影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 0例 ,女性 12 0例。年龄 8~ 71岁 ,上肢 40例 ,其中左侧 14例 ,右侧 2 5例 ,双侧 1例。下肢140例 ,其中左侧 78例 ,右侧 33例 ,双侧 2 9例。原发性淋巴水肿 130例 ,1…  相似文献   

6.
微波烘疗肿瘤术后肢体淋巴水肿7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妇科肿瘤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用微波烘疗79例,经对患者肢体周径、体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的测定,以及丹毒发作频率的统计分析,证实微波烘疗为肿瘤术后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2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进行对照研究,并与1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患者外周血CD_4,CD_4/CD_8值明显低下(P<0.01)。治疗后CD_4,CD_4/CD_8增高明显,CD_8HLA-DR、HLA-DR显著下降,而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CD_4/CD_8值恢复正常。说明肢体淋巴水肿患者存在免疫紊乱,微波烘疗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淋巴结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只已制成前肢淋巴水肿模型的大白兔,分别不淋巴结复合组织瓣组、移植组和普通皮瓣移植组移植治疗实验性淋巴水肿。结果:淋巴结复合组织瓣移植可减轻肢体淋巴水肿,未见诱发供区肢体淋巴水肿。而普通皮瓣移植消肿作用不明显。结论:淋巴结复合组织瓣可以作为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VEGF-C对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和放射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之后将VEGF-C注射到局部水肿软组织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肢体水肿体积比较:治疗后同一时间两组比较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为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淋巴管计数:治疗后同一时间两组比较,均为P<0.01,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均为P<0.01,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lt-4、VEGF-C及vWF蛋白的变化:两组间比较,VEGF-C/β-actin,P<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LT-4/β-actin,P<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vWF/β-actin,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VEGF-C蛋白局部注射后,水肿组织中VEGF-C、FLT-4等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加快淋巴回流网络的重建,可明显减少肢体水肿体积,并且随时间延长疗效逐渐增强,是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负压抽吸法治疗46例肢体淋巴水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负压抽吸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方法 应用抽吸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46例,在肢体的肿胀部位作多个小切口,插入吸引管,在负0.8~0.9个大气压下将淤积的淋巴液和增生的脂肪组织吸出,术后配合压迫疗法。结果 随访3~9个月,肢体明显缩小,质地变软,取得显著近期效果。结论 负压抽吸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切口小,创伤轻,以非严重纤维化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柴丽君  何真 《中外医疗》2016,(14):92-9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一期静脉淋巴管吻合预防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一期实施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对两组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5±14.6)min、(190.2±34.3)mL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69.5±17.4)min、(357.8±42.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一期应用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小鼠肝癌微波消融对宿主Th2/Th1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微波消融(microwaveablation,MA)对宿主Th2/Th1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Hepa1-6细胞移植肝癌模型,对肿瘤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取正常、荷瘤、手术后及MA后四组小鼠,每组6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周围血血浆Th1(IL-12I、FN-γ)和Th2(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pg/ml)。结果荷瘤组比正常组,细胞因子IL-10增加,IL-4I、L-12和IFN-γ下降(均P>0.05)。MA组较荷瘤组,IL-12、IFN-γ显著上升(均P<0.01),IL-4明显降低(P<0.05),IL-10有所下降(P>0.05)。手术组比荷瘤组,IL-12I、FN-γ上升,IL-4I、L-10下降(均P>0.05)。MA组比手术组,IL-12明显上升(P<0.05),IFN-γ升高,IL-4和IL-10下降(均P>0.05)。结论MA原位灭活小鼠肝癌可促进宿主免疫应答的Th2/Th1偏移,并且MA较手术切除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白塞病 (Behcet’sDisease ,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12 (IL - 12 )、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的水平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B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B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IL - 12和IL - 4的水平。结果 ①BD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 - 12、IL - 4水平及IL - 12 /IL - 4比值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BD活动组与缓解组及缓解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IL - 12水平和IL - 12 /IL - 4比值明显升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而血清IL - 4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活动期BD患者的Th1型及Th2型免疫反应均增强 ,但存在Th1细胞优势活化状态 ,破坏了体内Th1/Th2正常平衡。血清IL - 12水平可作为观察BD病情活动的良好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上肢局部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63.3%与23.3%)及总有效率(93.3%与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时,配合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 7.5 %高渗氯化钠溶液 (HTS)对人血浆IL - 2和IL - 6的影响 ,探讨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 40例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分为A、B两组 (每组 2 0例 ) ,A组 (实验组 )在麻醉前输入 7.5 %氯化钠溶液 (HTS) 4ml/kg,B组 (对照组 )在麻醉前输入等量的复方氯化钠溶液 ,随后均以复方氯化钠溶液维持循环稳定。分别于输高渗盐水或等量的复方氯化钠溶液前 (T1)、后 1.5h(T2 )和 2 4h(T3 )取血测定IL - 2和IL - 6。结果 :A组病人在T3 时IL - 6上升 (P <0 .0 5 ) ;IL - 2也有上升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通过升高IL - 2和IL - 6促进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