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ras蛋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对22例浅性胃炎,2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早期胃癌标本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线性胃炎中两种蛋白均为阴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非常接近,其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性显著,(P<0.05)p53和p21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重度不典型增生(76.0%)和早期胃癌(70.0%)中,均高于两组中p53蛋白单项阳性率(40.0%和36.7%),和两组中p53和p21蛋白同时阳性率(24.0%和26.7%),其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在p53和ras基因表达水平上接近早期胃癌,二种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癌变过程中P21-H-ras、EGFR和P53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以上三种指标在41例FAP患者的正常肠粘膜、腺瘤和癌组织标本中表达情况。结果:P21-H-ras、EGFR及P53在正常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7%与0,在腺癌中为29.3%、35.4%与20.8%,癌组织中为47.4%、60.6%与52.6%,癌与腺癌的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P21-H-ras、EGFR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腺瘤,但差别不显著(P>0.05),P53在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癌组织有2个以上指标阳性者占55.6%,3个都阳性者占27.3%;腺瘤中分别为13.2%与4.4%,差别显著(P<0.05)。结论:提示P21-H-ras、EGFR、P53基因都参与FAP癌变,P21-H-ras基因、EGFR可能作用于早期,P53基因则作用于晚期。检测P21-H-ras、EGFR、P53对早期诊断FAP癌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和P21ras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35例子宫内膜癌中P53和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P21ras基因表达阴性;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2例P53阳性(16.6%)、1例P21ras阳性(8.3%);在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20例(57.1%)、17例P21ras阳性(48.0%)。结论:P53和P21ras基因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均有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P〈0.05),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的性质及其与术后吻合口癌肿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细胞光度计(ICM)对67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其近、远端肠管粘膜及33例术后1年、31例术后2年以上直肠粘膜病理活检标本(吻合口至其下3cm)同步检测其p21ras、p53蛋白表达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及DNA含量和倍体变化。结果(1)高铁二胺阿辛蓝(HIDAB,pH2.5)染色近切端中无Ⅱ级以上唾液酸粘蛋白反应,癌组织中Ⅱ级以上唾液酸粘蛋白反应占53.7%,远切端TM阳性率为14.9%,高于近切端(P<0.01),术后复查TM阳性率与远切端相比增高(1年为39.4%,2年以上为32.3%,P<0.001)。(2)p21ras蛋白表达近切端粘膜无p21ras蛋白表达,癌组织为61.2%,远切端(13.4%)高于近切端(P<0.01),但在远切端正常粘膜和TM中表达无差异(P>0.05),术后复查与远切端相比有下降趋势(术后1年9.1%,2年以上3.2%,P<0.05)。(3)p53蛋白表达近切端粘膜无p53蛋白表达,癌组织为59.7%,远切端(7.5%)高于近切端,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术后复查与远切端相比阳性率降低,1年为6.1%,2年以上为0(0/31),p53蛋白表达在远切端正常粘膜和TM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4)PCNA指数癌组织PCNA指数显著升高(与近切端相比,P<0.001),远切端PCNA指数高于近切端(P<0.01),但在其正常粘膜和TM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及2年以上复查病例PCNA指数与远切端相比降低(P<0.01)。(5)DNA质量和倍体癌组织DNA平均质量显著增高,异倍体增多(与近切端比,P<0.01),远切端DNA平均质量也增高(与近切端比,P<0.05),但在其正常粘膜和TM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及2年以上复查病例DNA质量与远切端相比降低(P<0.05).结论直肠癌旁移行粘膜是一种继发的非特异性改变,而不是原发性癌前病变,其存在与否和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癌肿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21ras在胰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组织(24例)、癌周组织(77例)、手术切缘正常组织(16例)和慢性胰腺炎组织(24例)中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1ras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8.3%(14/24),与慢性胰腺炎胰腺导管增生组织的45.8%(11/2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P21ras在良、恶性胰腺疾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6.6%(30/82),与正常胰腺组织(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21ras蛋白在正常胰腺组织、导管增生性病变、导管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阳性率呈渐进过程,而且增生性导管病变与不典型增生(78.9%)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21ras过度表达在胰腺导管细胞向恶性转变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胃癌及癌前病变生物学恶性信息,检测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幽门弯曲杆菌感染与P21、P53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粘膜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常规石蜡切片、HE、Giemsa染色观察。结果:幽门弯曲杆菌(HP)感染率: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8%(8/26),慢性萎缩性胃炎67.9%19/28),肠上皮化生63.6%(21/23),不典型增生(AH)73%(22/30),胃癌(GC)64.1%(25/39)。HP感染与各型病变中P21表达阳性率(%)关系:HP阳性者为36.8~64.0,其中GC为最高,AH为次;HP阴性者为22.2~57.1,与P53表达阳性率(%)关系:HP阳性者为31.6~60.0,其中GC为最高,AH为次;HP阴性者为11.1~50.0。结论: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HP及两种蛋白检测,有助于认识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的P21、P53表达阳性率呈递增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P53、P2lras蛋白和P—糖蛋白在胃癌中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3,25(7):1107-110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p21ras蛋白和P-耐药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例正常胃粘膜、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粘膜慢性胃炎伴肠型不典型增生和93例胃腺癌组织中p53、p21ras蛋白和P-gp的表达.结果p53、p21ras蛋白和P-gp在正常胃粘膜组、癌前病变组和胃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4.3%,0;20.0%,25.0%,5.0%;55.9%,51.6%,44.1%.p53蛋白、P-gp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1ras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P-gP表达与p53和p21ras表达有显著的协同性(P<0.05).结论p53和p21ras蛋白常并存于胃癌组织中.p53突变蛋白和P-gp过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早期进行p53蛋白和P-gp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erbB-2和nm23癌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秦霞 《前卫医药杂志》2001,18(3):171-173
目的 根据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中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术前检测c-erbB-2和nm2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手术标本96例,其中56例经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证实,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erbB-2和nm23蛋白在手术标本及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c-erbB-2阳性率为21.4%-28.6%,nm23为69.6%-76.1%。c-erbB-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c-erbB-2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学类型有关,且nm23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组。c-erbB-2和nm23蛋白的阳性率在结直肠癌的肠镜活检标本和标本中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结直肠癌组织进行c-erbB-2和nm23蛋白的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以及进一步了解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胸水标本进行端粒酶和p53基因变异检测及分析,探讨两项检测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PER-SSCP法对胸水标本进行端粒酶和p53基因变异检测及分析,在端粒酶检测结果中,以出现6条间隔6bp的梯形条带者为阳性,少于6条间隔6bp的梯形条带者为阴性。胸水中出现与静脉血白细胞电泳结果不同的电泳区带者为p53基因变异,常规胸水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者为阳性。结果 64例实验组胸水端粒酶检测阳性率为84.38%(54/64),对照组为5%(2/4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x~2=59.25,P<0.01),实验组64例患者p53基因5、6、7、8外显子基因变异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42.19%(27/64),对照组为0。p53基因变异和端粒酶两项联合检测在实验组中的阳性率为90.06%,高于单项检测端粒酶和p53的阳性率(84.38%和42.19%),与病理检查组(阳性率64.06%)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x~2=13.38,p<0.01)。结论 p53基因变异和端粒酶两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恶性胸水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国内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中的阳性率、对UC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常规病理学观察肠粘膜炎症程度及肠粘膜血管炎。结果:40例UC病人中13例(32.5%)ANCA阳性,而15例肠易激综合征,4例克隆病,15例其它原因引起腹泻的病人,以及49例健康对照全部ANCA阴性。ANCA对U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2.5%和100%。病理学检查发现,ANCA阳性者肠粘膜炎症程度较重,粘膜血管炎发生率较高。结论:ANCA对鉴别UC与其他腹泻性疾病有意义;ANCA可能通过介导肠粘膜血管炎参与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DM2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0例宫颈鳞癌手术切除标本,5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3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M2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MDM2蚤白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且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M2和P53在宫颈黏膜从良性病变到癌前病变到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中的联合表达情况。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myc、ras 与P53 在30 例喉癌及癌旁粘膜,4 例正常喉粘膜中的共同表达。结果:①ras,cmyc 和P53 的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86-7 %(26/30),96-7% (29/30),63-3% (19/30);癌旁粘膜分别为43-3% (13/30) ,56-7% (17/30),10-0% (3/30) ;正常喉粘膜中分别为25-0% (1/4) ,25-0% (1/4) ,0-0% (0/4) 。癌与癌旁及正常粘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②2 种以上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喉癌组织中有28 例(93-3 % );癌旁组织中14 例(46-7% );而正常喉粘膜中无1 例共同表达。③喉癌组织中,cmyc + ras+ P53,ras + cmyc,P53 + cmyc 同时表达者分别为56-7% ,30-3% ,6-7 % 。④3 种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P>0-05)。结论:cmyc,ras 及P53 基因的改变均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5 3在胃粘膜上皮非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2 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 ,2 4例非典型增生和 3 5例胃癌进行P5 3检测。结果 P5 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 1.43 % )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 (0 % )和异型增生 (16.67% ) ,P均 <0 .0 1;P5 3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直接关系 ,P 均 <0 .0 5。结论 P5 3基因的阳性表达有助于判断非典型增生的发展趋势 ,评估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判断和监测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ras p2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胃泌素、c-myc、c-fos、和ras p21表达,改良银染法测AgNORs计数,并与癌旁3cm、6cm粘膜及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结果 癌组织胃泌素、c-myc、c-fos、ras P21表达的阳性率和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书娟  刘亚平  杨丹丹 《医学争鸣》2005,26(24):2219-2222
目的:探讨脚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3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24例和慢性胃炎组织33例中的却感染情况;采用PCR法检测上述标本中HpcagA;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iNOS,VEGF,c—erbB-2和ras癌基因产物p185和p21的表达.结果:Hp,HpcagA,iNOS,VEGF,p185和p21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脚阳性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iNOS,VEGF和p21的表达显著高于脚阴性组,却阳性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185的表达显著高于脚阴性组;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却与iNOS,VEGF和p21表达呈正相关,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脚与p185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脚的致癌作用与其HpcagA的过度表达,增强胃黏膜细胞中iNOS和VEGF的表达,促进胃黏膜细胞癌基因c—erbB-2和ras的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ERK1/2和Ki-67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胃黏膜活检标本124例,其中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非典型增生21例,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24例、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23例和胃癌36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RK1/2和Ki-67蛋白在不同胃黏膜活检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ERK1/2在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非典型增生和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均为阴性,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在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中为阴性表达,在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和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达分别为66.67%、79.1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为83.33%,而在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阳性表达为56.52%,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i-67蛋白与P-ERK1/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ERK1/2蛋白可能参与细胞的恶性转化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Ki-67蛋白与P-ERK1/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BcL-2和p5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BcL-2、p53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了156例正常胃粘膜、不曲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 BcL-2和p53在正常胃粘膜中均呈阴性表达。BcL-2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高分化腺癌中表达率较高(分别为69.6%和73.9%),与轻度不典型寺生及中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显著(P<0.05)。p53在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且表达率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胃癌淋巴细胞转移组,BcL-2蛋白低表达,p53蛋白高表达(P<0.05)。BcL-2与p53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BcL-2与p53分别作用于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P5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P53蛋白表述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达44%,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PTEN、P53二者皆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