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株HP75 VEGF表达与细胞因子IL-1α和IL-6分泌的关系。方法:HP75细胞常规培养,经各种因素处理后,取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VEGF、IL-1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①HP75细胞时间依赖性分泌VEGF、IL-1α和IL-6;②较大剂量的IL-1α剂量依赖性的刺激VEGF表达;③所用各种剂量的IL-6对VEGF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④IL-1α和IL-6中和抗体对VEGF基础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VEGF的表达与IL-1α和IL-6的分泌密切相关,提示细胞因子在垂体腺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MRI强化特征与VEGF、bFGF mR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T1W I动态增强及常规MR I表现与VEGF和bFGF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urbo-FLASH)T1W I动态增强和常规MR I,术后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分析动态增强及常规MR I表现与VEGF和bFGF 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垂体腺瘤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C)不同类型之间的VEGF、bFGF mRNA值有显著性差异(Ρ<0.05)。VEGF和bFGF与SSm ax呈显著正相关(Ρ<0.05)。肿瘤强化率不同程度间的VEGF、bFGF值有显著性差异(Ρ<0.05)。结论垂体腺瘤MR I强化特征可一定程度反映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中叶酸受体α(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FRα与垂体腺瘤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垂体腺瘤中FRα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径线、肿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FRα在NF腺瘤中的阳性率为73.8%(31/42),在PRL腺瘤中的阳性率为9.7%(3/31),在GH腺瘤中的阳性率为6.7%(2/30),在ACTH腺瘤中的阳性率为9.5%(2/21),FRα在NF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其他病理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P〈0.05)。在垂体NF腺瘤中,FRα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在其他三种垂体腺瘤中,FRα与上述指标无明显关系。结论 FRα在垂体NF腺瘤中高表达,在其他病理类型的垂体腺瘤中低表达;FRα与垂体NF腺瘤的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晖  徐春 《武警医学》2006,17(6):410-412
 目的通过定量研究Pit-1 mRNA在不同类型的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Pit-1 mRNA与垂体腺瘤发生的关系.方法34例垂体腺瘤手术中取出,迅速冻于液氮中保存.根据血清激素水平、临床表现以及垂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定腺瘤类型.用异硫氢酸胍一步法提取垂体腺瘤组织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Pit-1 mRNA在各组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it-1 mRNA在所有PRL瘤、GH+PRL瘤、GH瘤、寂静PRL瘤以及寂静GH瘤中有表达.在ACTH腺瘤和零细胞瘤中无表达.PRL瘤术前血清PRL值与腺瘤组织Pit-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γ=0.90,P<0.01),GH腺瘤术前血清GH值与腺瘤组织Pit-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γ=0.96,P<0.01).结论Pit-1 mRNA在垂体腺瘤中呈细胞特异性表达,提示对垂体GH和PRL腺瘤的细胞特异分化及分泌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腺瘤与非肿瘤性息肉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大肠腺瘤、36例非肿瘤性息肉、13例腺癌和11例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大肠腺瘤组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和MVD值均高于非肿瘤性息肉组(P〈0.05);大肠腺瘤组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s=0.640,P〈O.01)。结论:VEGF和血管形成密切相关,腺瘤的高表达和非肿瘤性息肉的低表达可能是两者恶变趋势差异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58例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占同期垂体腺瘤的28.1%,一病特点是:以视力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头痛为主要症状;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较高;5%为向一腺 瘤,57.6%为大腺瘤,34.4%为巨大腺瘤;免疫组化显示,部分肿瘤内含1-2种垂体激素成分。哈部病例的61.4%经蝶,38.6%经颅入路手术。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率为89.1%,手术死亡1.9%。  相似文献   

7.
分析62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垂体巨腺瘤的MRI表现及与激素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关系,研究VEGF与Surviv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食管癌、30例正常组织中VEGF和Survivin表达水平,并对VEGF和Survivin表达与食管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0%(29/50)和64.0%(32/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0和3.3%,P〈0.05),并随着食管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而明显增高(P〈0.05);VEGF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VEGF、Survivin呈高水平表达,并与肿瘤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关。VEGF、Survivin可能共同导致了食管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其过度表达均是癌恶性度增高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杜滂  魏经国 《放射学实践》2002,17(6):542-545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肝癌模型中肝癌不同生长时期的病理改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KDR及Flt-1的异常表达,探讨肝癌复发转移与VEGF及其受体间的关系。方法:将裸鼠25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对照组,其余20只原位种植人肝癌细胞,分别于1周、2周、3周、4周作血管造影,取标本切片行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nti-VEGF,anti-KDR及anti-Flt-1的表达。结果:血管造影显示种植后2周组肝脏血管开始有增生及扭曲,3周及4周组血管改变更加明显,各组成瘤率均为100%,光镜下1周组可见瘤细胞散在肝血窦周围,2周组瘤组织聚集成团,3周组,4周组瘤细胞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向瘤周浸润,瘤细胞团内可见坏死,1周组瘤细胞VEGF表达成弱阳性,2周组VEGF表达成阳性,3周组及4周组VEGF表达强阳性;正常对照组于种植后1周组肿瘤细胞与周围肝细胞VEGFR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种植后2周、3周、4周肿瘤新生儿血管VEGFR表达逐渐增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着色明显强于瘤周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亦可见VEGFR染以。结论:多血供的肝癌结节VEGF及其受体表达较强,肿瘤的生长,局部浸润,远处转移与VEGF及其受体密切相关,VEGF首先来源于旁分泌,在后期肿瘤自分泌是VEGF高表达的重要来源,这可能是肝癌阻断血供后,癌灶能存活,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进行了体外细胞培养,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垂体激素GH、PRL、TSH、LH和FSH各成分的含量。根据5种激素的测定结果对垂体腺瘤组织进行功能分类。其中14例垂体腺瘤组织同时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对功能性腺瘤细胞培养液激素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对无功能腺瘤,多数瘤组织的细胞培养液中亦可测到一定量的垂体激素(主要为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uP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uP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uPA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结论 uPA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能感染HCV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中克隆出人LDLR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HepG2中提取总RNA ,采取逆转录PCR(RT PCR)方法得到人LDLR的cDNA。将获得的人LDLR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进行酶切和序列鉴定。将重组质粒pcDNA3 hLDLR和空载体转入Hepa1 6 ,G4 18筛选 ,并用RT PCR和FACS检测人LDLR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人LDLR的cDNA已插入载体pcDNA3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LDLR ,双酶切和测序表明 ,克隆的人LDLR与已登录GenBank的序列存在核苷酸多态性 ,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 ,该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gi|2 16 2 96 4 7|gb|AY114 15 5 .1,并且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正确。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入Hepa1 6后 ,用RT PCR和FACS检测表明 ,细胞可表达人LDLR。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LDLR ,为进一步研究HCV和人LDLR的相互作用 ,以及建立可能的HCV细胞感染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对颅底脊索瘤与侵袭性垂体瘤(IPA)的鉴别价值。方法分析19例颅底脊索瘤与21例IPA影像资料。采用Mazda软件对T2FLAIR图像行纹理分析:分析纹理参数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绝对梯度、游程检验),提取特征性参数(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分类错误概率组合平均相关系数以及3种方法联合),分类判别(线性判别分析、非线性判别分析、原始数据分析、主要成分分析),获取鉴别脊索瘤与IPA的错判率,并与神经影像医师鉴别错判率对比分析。结果应用3种方法联合提取特征性纹理参数并非线性判别鉴别颅底脊索瘤与IPA时,错判率为0%(0/40),与神经影像医师鉴别诊断错判率〔25.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颅底脊索瘤与IP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状态与巨噬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采用创伤失血模型,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单克隆抗体ED1、ED2单克隆抗体双标记表达情况,测定腹腔巨噬细胞(pMΦ)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ELISA法)。结果 正常大鼠pMΦ分为EDI^ ED2^-亚群、ED1^ ED2^ 亚群,无单纯的ED2^ 巨噬细胞亚群,创伤后ED1^ ED2^-亚群比例增加,ED1^ ED2^ 亚群比例降低,同时TNFα、IL-6分泌增加,内毒素(LPS)刺激可增加TNFα、IL-6分泌水平。结论 创伤后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可能与ED1^ ED2^-巨噬细胞亚群有关。  相似文献   

15.
MR images of an ectopic pituitary adenoma have been published in only a single case, a suprasellar mass. We present a patient with Cushing's disease in whom MRI revealed a pituitary adenoma within the sphenoid sinus. Rad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ectopic pituitary adenomas are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MRI, which demonstrates a soft tissue mass, isointense with gray matter on T1-weighted images, which enhances in a heterogeneous manner.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引物设计、转译优化、DNA体外重组等技术,构建了pSV2·IL6重组质粒,利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CHOdhfr-)株,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及逐渐提高甲氨蝶呤(MTX)的浓度加压基因共扩增法,获得一株稳定表达人IL6的细胞株,用IL6依赖的杂交瘤细胞株7TD1测定细胞上清液的IL6生物学活性为1.9×105U/(106细胞·d)。  相似文献   

17.
IL-6、IL-6R及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6)、胃癌组织中IL-6及其受体(IL-6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半定量、平行地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水平,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IL-6、IL-6R、PCN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增高,手术后则明显下降;胃癌组织中IL-6、IL-6R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IL-6、IL-6R、PC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结论 IL-6、IL-6R和PCNA是反映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深度的重要指标,对它们的水平进行检测,特别是对血清IL-6水平的测定,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晚期基因L1(HPV6bL1)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PCR技术扩增原核重组质粒PQE40-HPV6bL1中L1基因,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连接,转化入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经扩增后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以重组质粒PEGFP-HPV6bL1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L1 mRNA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显示,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段及载体DNA大小、方向和插入位点均正确,PEGFP-HPV6bL1构建成功。重组体成功转染进COS-7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到HPV6bL1 mRNA的表达。结论建立了HPV6bL1绿色荧光真核表达系统,为研究该蛋白质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