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骨水泥及念珠预防和治疗骨科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使用抗生素防治骨科感染由来已久。随着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预防和治疗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重新被重视,抗生素骨水泥念珠也被用于慢性骨髓炎的预防和治疗及修复开放性骨折时的感染预防。目前,被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1)各种新的抗生素加入骨水泥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抗生素对骨水泥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用骨水泥固定人工全髋关节常发生假体松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有二个交界面,一个在非生命物质假体和骨水泥之间;另一个在非生命物质骨水泥和有生命的骨组织之间。除了骨对压力和劳损有着持续的显微结构上的代谢活性反应及骨水泥的老化问题外,假体的松动尚与骨、骨水泥、金属或超高分子聚乙烯不同的弹性  相似文献   

3.
杜正根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29-30
目的比较分析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GardenⅢ型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则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的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假体翻修率及病死率等。结果骨水泥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5.8±7.3)min,非骨水泥组为(48.1±7.9)min,两组差异明显(P〈0.05);骨水泥组的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41.3±121.7)m L,非水泥组为(228.6±120.4)m L,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非骨水泥组有12例发生并发症,多于骨水泥组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髋臼磨损;非骨水泥组有2例翻修,多于非骨水泥组1例。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非骨水泥组在手术时间上占有优势,骨水泥组在并发症方面占有优势,其他方面则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10月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徐振华主任医师用骨水泥为一名患者封闭颈椎肿瘤,并撑起颈椎。医生介绍,骨水泥技术多用于腰椎等疾病的治疗,将骨水泥用于颈部椎体还很少见。50岁的方先生因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到医院看病,经过磁共振检查诊断为椎体血管瘤,肿瘤组织将第7椎体完全侵占,随时会侵犯神经和脊髓,引起患者瘫痪。由于颈椎处于血管、神经、脊髓“重地”,被称为手术“禁区”。经过研究,该院骨科徐振华主任医师决定采用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术。手术中,医生先用穿刺针从患者颈前部穿刺进入椎体,通过穿刺针将骨水泥注进病灶,温度较高的骨水泥…  相似文献   

5.
钟志刚  蔡植英 《广东医学》1994,15(5):338-339
自骨水泥投入临床应用以来,不仅用于骨质填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粘固,还采用骨水泥金属丝复合 物用于脊柱不稳定性疾患,如外伤性截瘫以及脊椎结核的治疗上。我科自1981~1988年将收治的13例骨  相似文献   

6.
骨粘固剂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陈沪,罗永禄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621701)关键词运动系肿瘤,骨粘固剂/治疗应用骨粘固剂又称骨水泥,主要用于粘固人工关节,对骨转移性肿瘤病理性骨折也可用以填充固定[1]。自1991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骨水泥填充治疗骨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骨水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常发生在骨水泥-骨界面,而此界面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区域的骨形态和骨与骨水泥之间的交锁程度。文中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胫骨平台骨小梁微结构、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取的OA及RA患者胫骨平台各20例,用Skyscan1176小动物活体断层扫描体统扫描标本的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梁,获得其显微结构参数,再将胫骨平台骨标本制成骨水泥-骨模型,用INSTRON强度测试仪测出骨水泥-骨界面剪切强度,对骨小梁微结构与界面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剪切力与OA胫骨平台骨小梁骨体积分数(bone surface/bone volume,BV/TV)(r=-0.313)、骨小梁厚度(r=-0.340)、骨小梁间隙(r=0.345)呈显著相关性(P<0.05),骨水泥-骨界面力学强度OA内侧胫骨平台低于OA外侧胫骨平台[(87.45±52.50)N vs(177.25±71.11)N,P<0.05]。2剪切力与RA胫骨平台骨小梁BV/TV(r=0.343)、骨小梁数目(r=0.391)呈显著相关性(P<005),界面强度RA外侧胫骨平台低于RA内侧胫骨平台[(62.23±46.22)N vs(79.20±56.37)N,P<0.05]。3骨水泥-骨界面的强度OA大于RA[(132.35±76.64)N vs(71.05±51.55)N,P<0.05]。结论 OA与RA患者胫骨平台软骨下的骨小梁显微结构存在差异,导致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的不同,对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力学环境分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水泥假体柄-股骨界面应力传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水泥假体柄与股骨界面应力传递的力学模型。方法将股骨、骨水泥,假体柄视为线弹性和各项同性材料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包含热效应时的轴对称界面应力传递模型,获得了股骨、骨水泥和假体柄轴向应力以及假体柄/骨水泥、骨水泥/股骨界面剪切应力随轴向位置的分布。结果界面失效是假体柄/骨水泥/股骨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且存在热效应时,界面更可能产生混合的而不是存剪切的失效形式;由于骨水泥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热效应的存在具有加速界面失效从而加剧应力遮盖效应的趋势;在较高热残余温差下,运用钴铬合金比Ti-6Al—4V合金假体柄材料更容易导致界面和股骨的失效。结论在骨水泥,假体柄承受压缩应力的状态下,应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获得了假体柄,骨水泥,股骨轴向应力以及界面剪切应力随轴向位置的分布。界面失效是假体柄,骨水泥,骨结构承载的主要失效形式。热残余温差的存在,加速了假体柄、骨水泥和股骨界面的失效,加速了假体柄的松动,加剧了股骨应力遮盖效应。这主要是骨水泥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所致。由于Ti-6Al-4V(钛合金)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比钴铬合金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界面和股骨的失效。这与临床所见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PMMA骨水泥与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周围形成膜的结构和成骨活性的差异.方法 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MMA组和磷酸钙组,每组16只,双侧桡骨制造15 mm骨缺损,分别植入PMMA和磷酸钙骨水泥,4、6周后每组选取2只兔子取出骨水泥周围包裹的诱导膜比较膜厚度及血管密度;第4周取出骨水泥并在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植骨后8、12周分别通过放射学和组织学评估新生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①4、6周时PMMA骨水泥组诱导形成的膜厚度分别为(1 108 ±26)、(945±42) μm,磷酸钙骨水泥组诱导成膜厚度为(945 ±34)、(778±22) 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MA骨水泥诱导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6、3个/cm2,而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2、2个/cm2.②放射学检测可见植骨后第8、12周PMMA组成骨按Lane-Sandhu X线评分(2.84 ±0.36)、(4.22±0.54)优于磷酸钙组(1.98 ±0.15)、(3.16 ±0.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8、12周组织学观察PMMA组按Nilsson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14 ±0.29)、(4.63 ±0.37),成骨优于磷酸钙组(2.10 ±0.18)、(3.59±0.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西兰兔桡骨骨缺损处PMMA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较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更强的促血管化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水泥用于股骨手术时心血管和肺功能变化。方法在5只狗中3ml的骨水泥被注人股骨,30min内连续监测心率,动、静脉血压,血气,呼吸次数,潮气量,呼气末CO2。结果骨水泥注人后引起心率和动脉压下降和静脉压上升,同时引起呼吸次数和PCO2上升,PO2、呼气末CO2和pH下降。结论本研究表明骨水泥注入股骨后导致心、肺功能明显变化,说明有潜在的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的危险,临床应用需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在进入不用骨水泥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第十个年头。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愈来愈感觉到使用骨水泥是一种错误;不适当地使用骨水泥则是更大的错误;如果不使用骨水泥,则可避免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问题的产生。虽然不用骨水泥的人工髋关节置换也有其新的问题,但对其已有充分的认识。我们相信,无论是使用需要还是不需要骨水泥的人工关节,其共同的原则是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本文拟以多孔包被解剖型人工髋关节(PCA~(TM))为例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晓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9,(3):226-228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用骨水泥固定型和非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全麻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非骨水泥固定组(A组,n=42)和骨水泥固定组(B组,n=38)。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麻醉前(T0,基础值)及手术结束前(T)1、术后24h(T)2、术后48h(T)3的血液,用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粘度等指标,在手术结束时均呈现降低趋势,术后24h开始增高,48h增高明显。术后48h,骨水泥固定组明显高于同期非骨水泥固定组(P〈0.05)。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是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的重要因素,早期给与干预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骨水泥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因各种原因形成颅骨缺损的病人,用骨水泥进行修补。结果随访0.5-2年,2例感染,23例有皮下积液,3例因外行伤致骨水泥破裂再次修补,2例因骨转移性腺癌死亡,其余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骨水泥是理想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侧骨水泥靶向推注装置在离体椎体内多方向扩增效果,在水平位上头端过椎体中线的有效性,骨水泥弥散效果。方法选取35个成人胸腰段椎骨样本,通过0.595 mol/L的EDTA-NA2脱钙法浸泡15 d脱钙处理,所有椎体经脱钙后均应用靶向骨水泥推注装置器械进行单侧穿刺,不同方向扩孔;应用C臂机透视确认其不同方向扩孔有效性及水平位扩孔时头端过中线有效率,并在行骨水泥推注后C臂透视观察骨水泥3 m L后在椎体内水平位及矢状位上过椎体中线弥散度。结果在35个椎体中因样本质量及实验操作过程中损毁3个椎体,在剩余32个椎体样本中,在应用新型骨水泥推注装置单侧穿刺扩孔中,经透视可见32例椎体均可行多方向扩孔,水平位上扩孔装置头端超过椎体中线25个椎体,占78.2%;到达中线5例,占15.6%;2例因穿刺操作角度问题未超过中线占6.2%;骨水泥3 m L推注后30例透视在水平位及矢状位同时弥散过中线,占93.8%;2例骨水泥弥散在水平位透视中未过中线,占6.2%。结论该种新研制的单侧PVP骨水泥靶向推注装置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确实可实现多方向扩孔;它的应用可以使单侧PVP骨水泥弥散更加充分,优化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自从1960年 Charnley 在骨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丙烯酸酯类)以来,骨水泥逐渐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所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来,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因而,Charnley(1975)指出,骨水泥的临床应用,是矫形外科最有意义的发展之一。近三年来,我们在25例骨肿瘤治疗中应用了骨水泥。实践证明,其优点甚多,故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使用低黏度骨水泥和高黏度骨水泥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渗漏风险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前瞻性观察高黏水泥组、高黏水泥低黏配置组和低黏水泥组三组使用不同黏度的骨水泥行PVP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病例。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第2天的疼痛评分,留存所有术前、术中、术后的影像资料,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发生特点,比较各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三组病例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高黏水泥组,高黏水泥低黏配置组和低黏水泥组骨水泥填充率和扩散度更大,术中推注骨水泥时疼痛程度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VP治疗OVCF中,使用低黏度骨水泥和相对低黏期推注骨水泥,不增加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而骨水泥扩散度更大,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充填率更高,推注骨水泥时疼痛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评价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后用石炭酸和酒精烧灼残腔,用骨水泥复合自体髂骨骨颗粒充填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将62例骨巨细胞瘤病人行病灶刮除后先用石碳酸和酒精烧灼残腔,然后用自体髂骨剪碎后与骨水泥相混合,充填于残留腔内,刮除后骨皮质薄弱的病例加用内固定固定。结果:平均2个月随访,肿瘤复发8例,复发率平均12.9%,病灶愈合加快,平均2~3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病灶刮除后石碳酸和酒精烧灼残腔,用骨水泥复合自体髂骨骨粒移植充填残留腔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行PKP后出现骨水泥外漏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中因椎体后壁骨折经椎体后壁出现骨水泥渗漏,进入椎管;1例反复穿刺造成工作通道过大至出现缝隙,导致骨水泥外漏;2例因骨水泥的注入量过大;1例骨水泥固化不完全,二次加压注射后出现渗漏。结论椎体的隐性骨折未能被发现,骨水泥注入时机不当,操作技巧及骨水泥的填充量是导致骨水泥外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对骨水泥微粒诱导的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制作的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微粒和骨水泥微粒分别加入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 ,经 10 -8mol/L 1α ,2 5 (OH) 2 D3 和 10 -7mol/L地塞米松诱导培养 ,于培养 9、 12d时观察多核、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artrate 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样细胞和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量。结果 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 ,加入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微粒后 ,形成的破骨样细胞以及骨吸收陷窝数量明显少于不加或仅加入骨水泥微粒组 (P <0 0 1)。结论 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能够释放出阿仑膦酸钠 ,抑制骨水泥微粒诱导的破骨样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医用骨水泥是骨科手术时常用的填充剂,有防止息部骨松动和起到连接并较长期固定的作用。为深入了解骨水泥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对骨水泥作了扫描电镜(SEM)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