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阴中有阴,阳中有阳,表现了阴阳的可分性。按《内经》所述,在自然界中,昼为阳,夜为阴。平旦至日中为阳中之阳,合夜至鸡鸣为阴中之阴。验之于人体,五脏为阴,六府为阳。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阴阳:人体的阴阳,除上述营、卫、脉象外,较为具体的则是:《金匮真言论》上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  相似文献   

3.
三故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冲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读平声)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相似文献   

4.
从某些生理指标探讨人体昼夜的阴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昼夜阴阳变化对机体有明显的影响。人类受日夜的光照度、气候、温度、睡眠觉醒等变化规律的长期影响而获得遗传,从而形成了机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昼夜(24小时)节律,这种昼夜节律就不再随人的意志、或人工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在古代中医书籍中早有这方面的记载。如张景岳认为:“子(夜午)后气升,阳盛;午(中午)后则气降,阳衰。”《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明确指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金匮真言论》分析了昼夜的阴阳变化,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日中阳盛故曰阳中之阳,黄昏阴甚故曰阳中之阴,阳气主昼,故平旦至黄昏为天之阳,此中复有阴阳之殊耳);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鸡鸣阳气未出故  相似文献   

5.
探讨14058例新生儿出生时间与阴阳昼夜节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阳气和昼夜阴阳的运行均有一定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阴,阴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阳气有规律的运行,对人体的各种功能及人的出生、死亡均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对失眠症康复预防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与自然同纪1·1天人相应与寤寐节律《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在自然环境气交之中,体内需要有一种适应的机制予以调节,使人适应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求更好地生存。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阴阳学说揭示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日、月、四时的密切关系,其中睡眠作为人的基本生理活动之一,具有明显的随昼夜而变更的时间节律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  相似文献   

7.
六经实质与六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六经实质 六经即三阴三阳的互词。本文所论乃《伤寒论》之六经概念与其他六经内涵的区别。分而言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四时六经: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阴,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此可称之为四时  相似文献   

8.
薛己朝夕分补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引申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昼夜晨昏有阴阳消长的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子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这一变化,在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应,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明代医家薛己依据《内经》的这一论述,进一步认识到当人体发病时,在病理上也有这一变化规律,如他在《疠疡机要·变证治法》中说:“若朝宽暮急,属阴虚;暮宽朝急,属阳虚;朝暮皆急,阴阳俱虚…  相似文献   

9.
昼夜更替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相应”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特点。就四时来分,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就昼夜来分,“平旦至日中,天之阴,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节律性,且与自然息息相应。如一年四季中阴阳变化存在着“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多而阳气衰”的规律,一天中阴阳变化亦有规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  相似文献   

11.
六经的阴阳: 《天元纪大论》上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主治,各有太过不及也。”又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是说一年之中的时间变化有阴阳之分(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春分至秋分为阳,秋分至春分为阴)。  相似文献   

12.
1传统理论对四时阴阳关系的认识 一般认为,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和阴阳配属关系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种归属关系概源于王冰[1]"春夏为阳,故生长;秋冬为阴,故收藏"的相关论述.在<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提出:"温暖为阳,寒凉为阴……春夏温暖,秋冬寒凉,故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2].  相似文献   

13.
罗霞 《新疆中医药》2006,24(6):11-12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一语,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历代医家对此多随文训释,特别是“病在阴”“病在阳”中“阴”与“阳”的释义颇不一致。大要又有二说,一说以四时之阴阳属性,分别释为湿、风、寒、暑四时(如隋·杨上善等)。此说似可从,但如联系本论上下文而深究其义理,则有文义不和之嫌。本身原文是承上文“欲知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之句,以阐述四时阴阳消长与人体阴阳变化的关系,强调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故杨氏之说可谓答非所问。另一说将“冬病在阴,夏病在阳”之阴阳,以脏腑的属性予以解释,所谓“冬病在肾,夏病…  相似文献   

14.
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C.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性。 D.阴阳的属性划分的有条件性。 E.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性。2.下列哪种治法属“阳病治阴”?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 C.壮水制火。D.益火消阴。 E.以上均非。3.“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为: A.阳虚。B.阴虚。C.阳盛。 D.阴盛。E.阴阳俱虚。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 A.阳盛证。B.真热假寒证。 C.寒热错杂证。D.阳虚证。 E.以上均非。5.言昼夜之阴阳,下半夜为: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  相似文献   

15.
三、阴阳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1)阴阳的升降这是从阴阳概念推衍出来以讨论上下升降之道,并由此而联系到寒热清浊的关系,以论断人的生理作用和病理机制等问题,也是阴阳学说在医学中运用的一个方面.可分为正常(生理的)和反常(病理的)二种情况:①正常情况:从自然界的现象来讲,天为阳,地为阴;上而升者为阳,下而降者为阴.古人以地气上升于天、在天之云密集下降而成雨的普通常识,说明了阴阳升降的常道,同时也说明  相似文献   

16.
浅析阴阳理论在<伤寒论>药物煎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载方 1 1 2首 ,配伍严谨 ,用药精当 ,后世尊称为“方祖”。笔者在对《伤寒论》的学习中 ,深感用《内经》阴阳理论指导药物的煎法乃医圣用药之一大特点。现不揣卑陋 ,简介如下。1 《内经》阴阳理论对药物性味功效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阳为气 ,阴为味。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泻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又云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泻为阴。”故药物以气味划分阴阳 ,则辛甘者总属阳 ,酸苦者总属阴 ,又可据其气味之厚薄而复分为阳中之阳、…  相似文献   

17.
<正>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斡旋食物,化生气血,为人体浮沉升降之枢纽。脾升,肝肾亦升,致水木不郁:胃降,心肺亦降,致金火不滞。就其纳谷、运化、升降、出入,生理功能之神妙,全在阴阳变化之中,实为暗合天地之道也。一、脾胃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阴属柔主升,阳为刚主降;降则纳谷,升则运化;升者为阳,阴中之阳升;降者为阴,阳中之阴降。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营  相似文献   

18.
简论阴阳属性规定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属性的具体划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明确的论说。其归类原则大抵是:(一)从部位分阴阳。即“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离合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金匮真言论》);“东南方阳”,“西北方阴”(《阴阳应象大论》)等等。(二)从性质分阴阳。即“水为阴,火为阳”,“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离合论》);“阳为气,阴为味”(《阴阳应象大论》);“藏者为阴,府者为阳”(《金匮真言论》);“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以及“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应象大论》)等等。(三)从变化特点和趋向分阴  相似文献   

19.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的阴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发生是癌基因(阳)和抑癌基因(阴)逐渐不平衡表达的结果,二者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发挥相反作用。以癌基因myc和抑癌基因p53为例,说明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同样存在阴阳。阴基因p53的阴中之阴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阴中之阳是修复受损DNA,使细胞继续存活。阳基因myc的阳中之阳是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阳中之阴是诱导细胞凋亡。阐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的阴阳作用,对于癌症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 《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韩康伯注“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天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意思是道贯彻于事物的自然规律中,无法用言语形容,只存在用之极乃显其功。秦笃辉《易象通义》注,“一阴一阳之谓道,非于道之外,别有所谓神也,阴阳非神,一阴一阳则神矣!”意思是阴阳自为阴阳没有变化谈不上神奇,一阴一阳相合则变化由之,乃神奇了。孙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