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也称痘疹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饱胀、泛酸、烧心、食欲不振为主。其特征为胃黏膜出现多个丘疹样隆起,顶部中央呈脐样凹陷,凹陷处伴或不伴糜烂,隆起周围多见红晕,以胃窦部多见。目前现代医学对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免疫机制异常;(3)高酸分泌。  相似文献   

2.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形态学表现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痛、嗳气、恶心、呕吐、饱胀、泛酸、烧心、食欲不振、呕血、便血等为主,多发于30-59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为2.5%~3.7%,内镜检出率为1.22%-3.3%。电子胃镜下可见多个丘疹样或条索状隆起,表面见有脐孔样凹陷,中央有糜烂,多见于胃窦部,  相似文献   

3.
从专方治疗、辨证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及内镜介入结合中药治疗这五个方面,对最近几年中医药对疣状胃炎治疗的概况进行总结。参考文献17篇。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疣状胃炎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63例,均经胃镜及病理临床确诊,Hp( )58例,Hp(-)5例,活动期40例,修复期2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均有明显胃脘部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庞状胃炎患者116例临床资料,将其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时照组34例用阿莫西林胶囊、雷尼替丁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2月.结果: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胃镜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合用治疗疣状胃炎46例与西药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观察了中西药合用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7.83%和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和22.86%(P<0.05、0.01)。停药6个月后随访,两组复发率分别为9.10%和43.75%,差异非常显著(P<0.05)。认为本疗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4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疣状胃炎 (又称痘疹样胃炎 )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病变的疾病。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 ,我们对 78例疣状胃炎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 ,并作了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全部经胃镜检查证实 ,典型病灶表现为胃粘膜上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在病灶处多点取活检 ,其中 2 0例做透射电镜观察 ,同时做幽门螺杆菌 (HP)检测 (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甲苯胺蓝染色法 )。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8例 ,男 2 3例 ,女15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49岁 ;病程 3~ 12年 ,平均 5年。…  相似文献   

9.
10.
缪希文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97-1298
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种胃黏膜受损而发生的炎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自临床广泛开展胃镜检查以来,由于能在直视下观察胃黏膜的病变过程和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丰富了对本病的诊断治疗知识。根据病因病理传统分类方法,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丽种,慢性胃炎又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丽大类。由于继发性常与原发性同时存在,多继发于肝胆疾病、心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等,其症状是原发病的部分临床表现,而非一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1.
从辨证论治、固定方剂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等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指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统一参照标准,宏观、微观认识不统一,需加强中医药研究,开拓新的有效方药,中药剂型治疗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10 d.观察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周.观察HP根除率,记录脾胃湿热证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阴转35例(77.78%)优于对照组的26例(57.78%)(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上腹胀、上痛腹、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脾胃湿热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临床值得使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慢性胃炎的中西药应对策略性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分别用不同的给药方法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变给药方法 ,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症状改善较单纯西药更明显,疗效更巩固.  相似文献   

14.
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中。目前中医和西医治疗本病的目的都在于控制早搏出现的数量,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许多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中医则通过整体调整、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确切。作者收集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西医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陈婕  刘琳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14-20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感染的痘疹样胃炎的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3例,予抗Hp治疗2周(耐信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复方铝铋颗粒1袋,每日2次口服)。若胃胀明显者,加服吗丁啉10mg,3次/d。活动期多属脾胃湿热以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黄连,陈皮,枳壳,厚朴,金银花;修复期多属脾胃虚弱以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丹参,砂仁,檀香。1个疗程为4周,1个疗程后两组进行比对。结果:Hp感染61例患者转阴,HP根除率为95.8%;痊愈48例占76.2%;显效10例,占15.9%;有效4例,占6.3%;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98.4%。结论: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的痘疹样胃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自拟健脾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维酶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贵兰  李习鹏 《中医杂志》2007,48(2):138-139,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5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脾虚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挟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3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脾胃湿热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主要以口服自拟中药方剂为主。[结果]21例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口服自拟中药方剂全部治愈。[结论]急性单纯性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中药治疗与两种西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保守治疗的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32例,分别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和中药三种方法治疗。对比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中药组治愈42例(79.25%),甲氨蝶呤组治愈41例(80.39%),米非司酮组治愈22例(78.5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1)。中药组无明显毒副作用;甲氨蝶呤组恶心呕吐14例(27.45%),皮疹及口腔溃疡3例(5.88%),大便出血1例(1.96%);米非司酮组恶心呕吐11例(39.29%),皮疹2例(7.14%)。结论:三种疗法均有相同的疗效,但中药治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黄喜月  叶慧芬 《光明中医》2016,(14):2001-2003
目的对比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我院口腔科的1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各50例。中医组给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组给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与西医组相比,总有效率无差异(χ~2=0.199,P0.05)。总有效率中西医联合组(90%)显著高于中医组(70%)和西医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5;χ~2=4.465,P0.05)。中西医联合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低于中医组(6%)和西医组(4%)。结论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