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 Stanfi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15例行升主动脉置换,6例行Bentalls手术,14例同期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其中3例应用象鼻技术.结果 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5 4-4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35±2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4±13)min.4例患者死亡,住院死亡率19.04%.1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长期胸腔积液.余14例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6个月-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恢复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Ⅱ级.结论 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双侧脑灌注及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联合中低温停循环技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 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在 中低温(鼻咽温度28 ℃)停循环下急诊行经典孙氏手术,术中采用选择性双侧脑灌注技术及主动脉球囊阻断。分析 手术时间、停循环时间等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术中停循环 时间(8.75±1.48)min,转机时间(153.25±15.27)min,阻断时间(94.62±12.24)min,手术时间(377.62±32.71)min。自体 血回输(800.0±86.6)mL,未输注异体红细胞等成分血。1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患者无严重并发症 发生。结论 经典孙氏术中采用选择性双侧脑灌注技术及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联合中低温停循环技术,可以明显 缩短停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术后复苏时间短,神经系统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 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时神经系统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对26例患者以新型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各种以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并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灌注,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进行,根据术前脑动脉、主动脉CTA检查结果,选择单侧顺行脑灌注(UACP)或双侧顺行脑灌注联合灌注(BACP)的方法对脑和脊髓组织行持续灌注。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神经系统灌注采用BACP+腋动脉灌注6例,右侧UACP+腋动脉灌注20例。体外循环平均时间(126.66±11.65)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56.29±6.26)min。深低温停循环平均时间(26.90±6.02)min,选择性脑灌注平均时间(23.4±11.5)min,停循环最低鼻咽温度平均(16.8±3.8)℃,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时间(17.52±5.18)h,术后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放弃治疗,5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出现一过性肾功能障碍,无手术中死亡,无术后严重低心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25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5个月,所有患者无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人工血管通畅,6~12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新型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时,手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保证了术中脑和脊髓的持续灌注,降低了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温血逆行灌注技术对瓣膜置换同期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0例行瓣膜置换手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温血逆行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冷晶体氧合血顺行灌注,研究组在温晶体氧合血的基础上给于逆行灌注。观察两组术中心脏复苏情况,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10min、术后2h、术后4h和24h,采集动脉血标本,检查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转流前及主动脉阻断开放后10min,两组心肌酶学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而术后2h、4h和24h研究组cTnT、CK和CK-M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分别与转流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缪丙荣 《中国医药》2012,7(12):1500-150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在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将需要进行心瓣膜置换术的42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给药。对照组:5%葡萄糖液250ml术前静脉滴注。2组均行胸骨正中切口,全身进行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通道,上下腔静脉插管,降低心脏表面的温度并阻断主动脉后,灌注心脏停搏液,主动脉阻断问隔时间超过30min后再次灌注心脏停搏液,术中均采用间断缝合置换瓣膜。记录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12、24h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恢复搏动情况、多巴胺用量、术后辅助呼吸的时间、在ICU中恢复的时间、24h胸腔引流量,记录麻醉诱导完成时、开放主动脉时、停止辅助循环时、手术结束和术后1d采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eTnI)、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主动脉阻断后12h这个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分别为(97±4)mmHg(1mmHg=0.133kPa)、(924-4)mmHg,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乳酸含量分别为(5.324-1.46)mmol/L、(8.334-1.85)mmol/L,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ICU内恢复时间为(9.34-2.3)h、(404-7)h,短于对照组(14.24-6.7)h、(504-11)h,2组ICU内恢复时间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麻醉诱导到术后1d的各时间点,试验组的CK—MB、eTnI、丙二醛含量、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提高,开放主动脉及术后1d时,CK—MB及eTnI降低比较明显(P〈0.05);在停止辅助循环及手术截止时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并未发现其他危险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选择性脑灌注(SCP)在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4年11月-2008年10月,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条件下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2~59岁。结果所有病人无术后死亡均痊愈出院,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8.6±45.5)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02.6±23.5)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6.4±13.4)min。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脑梗塞1例;经治疗后治愈。全组出院病人随访期间,无晚期死亡或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可成功保障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氧合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采用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抽取动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的水平。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的氧合指数(QI),并记录气道峰压和呼吸机辅助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2、24h的O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h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24h时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能减轻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体外循环中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根部的处理经验。方法:2009年6月~2010年8月共14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超声主动脉瓣无返流2例,轻度返流6例,中、重度返流6例。马凡综合征2例。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3例,Bentall术置换主动脉根部3例,8例行主动脉窦部置换成形、主动脉瓣交界悬吊。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因脑部并发症死亡。3例肾功能不全。停循环时间为18~42min,平均(28.2±5.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8~102min,平均(64.0±13.4)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53~282min,平均(185±27)min。13例患者术后复查至今,超声示主动脉瓣(包括人工机械瓣)无返流6例,微量返流2例,轻度返流3例,中度返流2例,无需外科处理。结论:根据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的严重程度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积极消除假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温体外循环(CPB)持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对甲状腺激素(TH)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常温CPB持续温血灌注停搏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6、24、48、72h测定其血浆T3、T4、rT3的浓度,将其与22例冷停搏CPB患者的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温血组T4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冷停搏组术中Td降低(P〈0.01),术后6h恢复正常;(2)温血组术后T3降低,24hT3值较术前下降51.2%,48h达最低点,较术前下降56.8%,rT3增高,24h为术前的1.72倍,48h为术前的1.74倍。冷停搏组术后T3降低,24h达最低点,较术前下降64.5%,rT3增高为术前的2.64倍(P〈0.01);(3)温血CPB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与〈60min比较,T3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时间越长,T3降的越低,rT3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当有严重低心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时,T3呈进行性降低,rT3显著增高(P〈0.01)。结论(1)无论冷停搏CPB或持续温血灌注CPB均可导致术后低T3综合征;(2)与冷停搏组比较,温血组对T3、rT3影响较轻,T3、rT3改变的程度亦较小;(3)CPB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60min或有严重并发症时更易发生低T3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母胎影响的情况,评估妊娠期腹腔镜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妊娠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病例各20例,将腹腔镜组、开腹组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5min的动脉血气分析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术后镇痛、术后恢复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组麻醉时间较开腹组短[(18.91±8.76)min vs.(35.28±14.67)min;t=4.28,P〈0.05],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短[(17.85±6.32)min vs.(30.27±10.41)min;f=4.56,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开腹组少[(15.48±10.24)ml vs.(25.48±15.56)ml;t=2.40,P〈0.05]。腹腔镜手术组拔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f6.58±0.92)h、(6.98±1.69)h、(18.52±3.45)h,较开腹组的(24.63±3.85)h、(25.37±5.34)h、(23.67±7.81)h短(t=2.70,14.68,20.39;P〈0.05)。妊娠期腹腔镜术后疼痛较开腹手术明显轻(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15min的动脉血气分析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和正常妊娠组的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分娩率、出生缺陷率、新生儿Apgar评分、足月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母胎的影响小,妊娠期腹腔镜手术不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骨折合并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30例,根据其受伤情况分为3组,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及单纯脑外伤组,每组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为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每例于伤后6h内(超过6h者于入院时)、24、72、168 h,正常对照组于体检时、体检后24、72、168 h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抗体芯片技术测定IGF-1的浓度.结果 伤后6、24、72、168 h,单纯脑外伤组IGF-1含量分别为(2.13 ±0.21)、(2.22±0.19)、(2.94 ±0.22)、(5.31±0.22) μg/L;单纯骨折组分别为(2.08±0.18)、(2.30±0.21)、(3.02 ±0.27)、(5.24±0.30) μg/L;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含量分别为(3.91±0.23)、(5.42±0.21)、(8.54±0.23)、(13.11±0.28) μg/L;正常对照组体检时、体检后24、72、168 h IGF-1含量分别为(2.11±0.19)、(2.05 ±0.17)、(2.10±0.20)、(2.08±0.17) μg/L.单纯脑外伤组和单纯骨折组伤后72 h血清IGF-1含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4、1.4倍,168 h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2.5、2.5倍.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6h血清IGF-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即明显升高(P<0.05),为正常对照组的1.9倍,24 h为正常对照组的2.6倍,72 h可达正常对照组的4.1倍,168 h可达正常对照组的6.3倍.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与单纯骨折组或单纯脑外伤组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IGF-1含量早期即明显升高,提示IGF-1在早期即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回顾本中心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35例。13例早期手术患者经升主动脉、右房建立体外循环,22例患者经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除10例患者外,均使用负压引流系统(VAVD),共7例患者经肺动脉建立左心引流。 结果1例术后30天因突发脑梗塞死亡,2例术后浅层伤口愈合不良。体外循环时间92.3±15.6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48.6±19.2 分钟。术后气管插管时间8.6±1.5小时,术后住院时间9.5±3.6天。术后随访3-32月,心功能良好。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够保持胸廓连续性,与传统胸正中切口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可以在部分心脏手术患者群推广。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手术;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全部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消融时间10-1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5)min,体外循环时间(105±35)min,24 h引流量为(455±280)ml,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及食管损伤、脑梗死等并发症,心脏复跳后100例患者为窦性心律、20例为节性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术后住院15-20 d,全组均顺利出院,出院后120例获得随访,随访3-36个月,随访率为97.6%,随访期间98例维持窦性心律,占79.7%,房颤标测患者消融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欧洲评分Ⅱ是否能够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探索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共24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纳入研究。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计算所有患者的欧洲评分。欧洲评分的区分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校正能力采用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结果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院内总体病死率为10.0%(24/240),术后平均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为17.0(12.5,56.0)h。共74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欧洲评分Ⅱ的区分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52)及校正能力(Hosmer Lemeshow,P〈0.05)均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2.88, P=0.00]、脑卒中病史(OR=1.04,P=0.0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3.19,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68,P=0.001)、体外循环时间(OR=1.96,P=0.02)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大于48.5岁(OR=3.85,P=0.00)、术前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OR=4.05, P=0.00)、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OR=3.75, P=0.002)是孙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超过13.5×109/L、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1周是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欧洲评分Ⅱ不能有效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孙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前及术中采取措施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轻炎性反应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主动脉手术脏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一种全新的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50例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病人分为:I组(n=25)接受支架"象鼻"手术,和II组(n=25)接受新型分支型支架手术。结果Ⅱ组病人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病人手术死亡率、病人一过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术后短期随访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与目前应用的支架"象鼻"技术比较,简化了主动脉弓部手术,降低了手术风险,适合于大多数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治疗,其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弯止血钳钳夹两侧宫颈韧带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利用随机数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产科经阴道顺产的327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钳夹组164例于胎盘娩出后立即用中弯止血钳于宫颈3点与9点两位置钳夹产妇宫颈两侧韧带2小时;对照组163例胎盘娩出后不钳夹产妇宫颈两侧韧带.分别计算两组产妇产时及产后2、24小时3个时间点的出血量,同时观察中弯止血钳钳夹宫颈两侧韧带后软产道及宫颈裂伤等副损伤情况.结果 钳夹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分别为(137.71±72.35)ml和(138.24±73.01)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产后2、24小时出血量比较,钳夹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软产道及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弯止血钳钳夹宫颈两侧韧带能有效减少产后2、24小时出血量,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项预防产后出血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7.
Since February 2003, we have conducted surgical treatment on 8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during cardiac surgery. A radial procedure was conducted on 7 patients, and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was conducted on 1 patient. Underlying diseases included mitral regurgitation (MR) in 5 patients, mitral stenosis (MS) in 1 patient, aortic stenosis (AS) + MS in 1 patient and chronic type A dissociation in 1 patient. Simultaneous procedures included mitral valve plasty (MVP) in 3 patients,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in 3 patient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 + MVR in 1 patient, and aortic root reconstruction by reimplantation procedure + total arch replacement in 1 patient.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20 to 840 minutes and 458.1± 171.1 minutes on average. Th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was 204 to 404 minutes and 266.7 ± 62.7 minutes on average. The aortic cross-clamp time was 142 to 271 minutes and 171± 41.5 minutes on average. One patient died in hospital. Six patients returned to sinus rhythm, and 1 patient required pacemaker implantation.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2 to 37 months and 13.6 ± 15 months on average. When cryoablation was changed to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o assist preparation of the block line, a tendency toward shortening of the aortic clamping time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