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23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伤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82.6%,GCS评分提高,CT示梗死面积减小。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作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缺血性脑损伤与免疫反应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2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CSF)中SIL-2R水平。资料和方法脑梗死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1士11.3)岁。根据梗死灶体积(IV)大小分为3组:(1)小梗死灶:IV≤10cm3,18例;(2)中梗死灶:IV为10~50cm3,16例;(3)大梗死灶:IV≥50cm3,8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8±10.3)岁,其中神经根病19例,神经官能症4例,尺神经损伤1例。受检者(患者组在脑梗死发病3日内),于上午8~10时采肘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脑梗死继发癫痫及治疗效果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继发癫痫部位以皮层梗死为主,占60.5%,面积以大面积脑梗死及多发性脑梗死为主,分别占54.7%和34.9%,时间以早发性癫痫为主,占64.0%。(2)旱发性癫痫治愈率为70.9%,迟发性癫痫治愈率为41.9%。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与梗死的时间、部位、面积有关,早发性癫痫治疗效果好于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的治疗结果与癫痫发生的时间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伤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高压氧治疗 3个疗程后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治愈率 82 6% ,GCS评分提高 ,CT示梗死面积减小。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作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大骨瓣减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23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其中外伤性4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性3例,均在脑梗死发病后48h内进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随访6个月~2年,死亡5例(21.7%)。其中60岁以下者,死亡2例(12.5%,2/16);60岁以上者3例(42.9%,3/7)。脑疝出现前手术20例,死亡3例(15.0%);脑疝发生后手术3例,死亡2例(66.7%)。植物生存1例、重残8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6例,良好3例。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脑疝发生前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年龄轻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ICASO)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梗死类型及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87例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ICASO性脑梗死患者,MRI和TCD检查分析影像学梗死类型及不同类型之间存在的脑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MRI所见脑梗死类型共分为区域梗死(30例,34.48%)、皮质下梗死(27例,31.03%)、边缘带梗死(18例,20.69%)和弥散小梗死(12例,13.79%),不同脑梗死类型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56,P=0.028);脑梗死类型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275,P=O.010),重度狭窄以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多见(均11/36,30.56%),完全闭塞则以区域梗死常见(17/34,50.00%)。脑血流动力学观察显示,不同脑梗死类型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健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均P=0.000),其中以区域梗死最低,次之为边缘带梗死。结论ICASO以区域梗死多见,且脑血流动力学障碍存在于各种脑梗死类型中。提示应综合考虑脑梗死类型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选择恰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末梢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分析研究,探讨它们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相关的病理、生化基础。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脑梗死组:随机选取我院于1996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例,全部于发病后48小时内就诊。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男41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64岁。根据CT报告,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面积>sd)切例,小面积校死组(梗死面积<5cm2)32例,其余14例头颅CY未见病灶。健康对照组:选取年龄、性别与脑梗死组相匹配的健康者ed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及其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55例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面积分为大、中、小3组)血清CRP含量,中等面积梗死患者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组,于入院7d后复测CRP。结果 CRP含量为大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0.01)。中面积梗死组,1周后并发感染者较入院1d时CRP含量增高,未并发感染者降低(均为P〈O.01);中面积梗死者,入院时CRP含量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1周后感染者较未感染者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血清CRP含量反映脑梗死严重程度,动态观察对了解有无合并感染的病情变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U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T)的临床疗效,治疗时机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分析55例ACI患者的溶栓疗效。结果:55例ACI患者分为发病0-6小时(A组)和6-12小时(B超)。两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差分别为:18.07+6.13、19.12+5.13。溶栓前后积分相比及两组溶栓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总基本痊愈42例(76.3%)显著进步4例(7.6%),进步3例(5.5%),总有效率89%,血管再通率83.6%。2例合并颅内出血死亡。2例大面积梗死死亡,1例出现皮肤淤癍。结论:大剂量尿激酶(UK)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肯定,超早期疗效更好,12小时内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凝溶分子标志物变化及丹参干预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丹参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在丹参干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中6例进行动态观测。结果 (1)脑梗死患者血浆F1+1、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血浆F1+2深度在发病时显著高于正常,丹参治疗7d后降至正常;D-二聚体发病时增高,丹参治疗21d后降至正常水平。(3)多发性或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患者(P<0.01)。(4)脑梗死患者24h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异常率均高于头部CT阳笥率(P<0.01)。结论 (1)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显著升高,表明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丹参等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凝血及纤溶激活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脑梗死早期诊断,为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帮助。(3)血浆分子标志物水平对判断梗死范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8年2月采用简易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例,均为我院神经科住院患者。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发病均在12小时内,CT排除颅内出血、无活动性出血、出血倾向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压<%.5八3M七,并于发病协小时后复查呼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随机分为两组(l)治疗组对例:男对例,女10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3.17t4.16岁。一侧基底节区梗死如例,双侧基底节区梗死3例,脑叶大面积梗死3例。…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颅内梗死灶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颅内梗死灶空间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由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早期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结果:6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DWI上未见病灶,65例患者DWI上可见本次责任病灶。多发梗死灶患者有21/65例,占32.31%;双侧前循环供血区同时梗死7/21例,占多发脑梗死灶患者的33.33%;45例单独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中,左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23/45例(51.11%),右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15/45例(33.33%),脑栓塞以左侧居多;前循环供血区中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发生栓塞的概率最大(35/45例,77.78%),35例大脑M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皮质下梗死[9/35例(25.71%)]和皮质-皮质下梗死[22/35例(62.86%)1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皮质区梗死[4/35例(11.43%)]患者。结论: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脑内病灶左侧脑多见,大脑中动脉更易发生,皮质下和皮质-皮质下梗死多于皮质区梗死。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OCSP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OCSP分型各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16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对其中配合检查的156例以及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和43例健康正常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程度,并探讨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75%,较高血压组35.19%,和正常对照组27.91%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腔隙性梗死49.1%,部分前循环梗死37.9%,和后循环梗死7.5%,完全性前循环梗死5.6%。OCSP各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颈动脉狭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中重度的血管狭窄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结论 脑梗死同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明显相关,OCSP分型不能提示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和MRI-DWI在心源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89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和治疗中复查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首次影像学检查表现:单发47例,多发42例。C T检查57例,超急性期2例,急性期21例,亚急性期34例;M RI-DWI检查32例,超急性期15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7例。多呈片状、斑片状分布于皮质或(和)皮质下区,CT呈低密度灶,T2 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范围较 T2 WI大。大梗死灶(面积>3 cm2)55个,小梗死灶(1.5~3.0 cm2)42个,腔隙性梗死灶(<1.5 cm2)63个。(2)栓塞的血管分布:颈内动脉系统受累73例,其中大脑前动脉18例,大脑中动脉55例;椎基底动脉系受累11例,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同时受累5例。(3)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表现:72例治疗中复查检出出血性脑梗死34例,1~3 d检出5例,3~7 d 9例,7~14 d 17例,14 d以上3例;影像表现为在片状梗死区内斑点、片状,血肿样出血灶或多处皮质区梗死灶内出血征象,斑点片状28例,血肿样6例,中心型10例,边缘型19例,混合型5例。结论 C T和M RI能够为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随访复查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DWI比CT与常规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治疗决策的确立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其中进展组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进展组患者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脑CT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对35例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伤后1年按COS评分。糖尿病组14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28.6%),轻残2例,重残l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42.9%);非糖尿病组21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37.1%),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14.3%)。结论糖尿病的患者颅脑损伤后应尽量早做头颅CT确诊,及时监测血糖,早期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及对症综合治疗可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急性期伴发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伴发抑郁的发病率,与脑梗死部位的关系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01年1—12月脑梗死急性期住院患190例,对伴发抑郁的发病率,与脑梗死部位的关系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伴发抑郁62例(发生率32.6%),其中大脑皮质梗死抑郁发生率(44.4%)较皮质下梗死抑郁发生率(29.5%)、小脑梗死抑郁发生率(14.3%)为高,且左半球梗死抑郁发生率(42.2%)较右半球梗死抑郁发生率(25.6%)高,其判别均有显性意义(P<0.01)。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抑郁发生率较高,又与脑梗死部位有关,但早期对其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观察88例经颅脑CT证实的起病〈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着较好疗效,44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0例(22.7%),进步25例(56.8%),总有效率为79.6%;对照组分别为5例(11.4%),16例(36.4%),总有效率为47.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纤溶酶为治疗脑梗死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脑外伤后所致脑血管梗死而言,现将1988年以来本院神经科诊治的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36岁,其中4~10岁5例,10~20岁2例,36岁1例。6例因摔倒时头部着地,2例因钝物击伤头部,3例因头颈部挫裂伤而致病。全部患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症状,其中4例伴呕吐,4例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均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肌力Ⅰ~Ⅱ级5例,Ⅲ级3例。发病后24h至1周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6例为单发性腔隙梗死,2例为较大面积梗死,(分别为2.5cmX3.6cm,2.8cmX3.1cm);其中6例位于基底节,1例位于丘脑,1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5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责任病灶的梗死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20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5cm;B组20例,中等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为3~5cm;C组16例为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cm(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入院后第2天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观察在脑梗死急性期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与梗死灶面积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为(13.30±4.29)U/L;脑梗死A、B及C组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分别为(5.55±2.14)U/L,(9.07±2.53)U/L和(15.59±7.49)U/L;NIHSS评分A、B及C组分别为(19.00±6.48)分,(8.75±7.01)分以及(4.81±5.33)分。A,B两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69,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变化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红细胞生成素变化轻微者预后好,提示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