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肝星形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促进HSC活化、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对HSC的作用非常重要。深入研究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可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白细胞介索10(IL-10)干预肝纤维化大鼠星形细胞中的表达,阐明外源性IL-10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Ⅰ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分离肝星形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新分离肝星形细胞中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原代培养72 h后肝星形细胞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于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将各组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并对大鼠肝星形细胞进行分离及原代培养.与正常组相比,纤维化模型组TGF-β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IL-10干预后则明显降低(P<0.01).纤维化模型组星形细胞TGF-β1mRNA水平在第11周时低于第7周(P<0.05).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结果相平行.结论IL-10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星形细胞中TGF-β1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相关研究证实,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在自我修复的过程,细胞外基质病态积累后的一种病理形态,前研究表明转化因子-β1(tgf-β1)及其相关通路[1],细胞因子等在全身纤维化的演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导致纤维化相关物质过度表达的初始调控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通过综合近年的最新基础研究,在肝包虫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肝纤维化的起始调控与基因层面的级联关系,为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异种动物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同时进行肝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TGF-β1和α-SMA在肝纤维化过程中逐渐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具有间接反映病情活动、病情进展的临床实用价值。α-SMA可间接表明肝贮脂细胞的增殖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牛磺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Ⅱ型前胶原(PCI)、肝药酶和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对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磺酸组ALT、HA、PCⅡ水平降低,肝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s含量提高,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同时促进了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牛磺酸有抑制TGF—β1的表达,促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内睾酮(T)和雌激素(β-Est)抑制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CCl4皮下注射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观察20μg·kg-1·d-1β-Est对完整或去势雄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以标准酶、ELISA、RIA分别测定血清肝功能、细胞外基质(ECM)和性激素水平;VG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图像分析计算胶原面积;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素βA(ACTβ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β-Est能改善去势纤维化大鼠肝功能,降低ECM分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TGF-β1、ACTβA表达,而对完整雄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无影响;两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Est能抑制肝纤维化形成,T影响其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造成肝纤维化性别差异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内睾酮(T)和雌激素(β-Est)抑制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CCl4皮下注射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观察20μg·kg-1·d-1β-Est对完整或去势雄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以标准酶、ELISA、RIA分别测定血清肝功能、细胞外基质(ECM)和性激素水平;VG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图像分析计算胶原面积;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素BA(ACTβ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β-Est能改善去势纤维化大鼠肝功能,降低ECM分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TGF-β1、ACTβA表达,而对完整雄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无影响;两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Est能抑制肝纤维化形成,T影响其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造成肝纤维化性别差异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α-SMA及TGF-β1,HE染色显示肝的显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肝超微结构。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干预组α-SMA和TGF-β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星形细胞内充满脂滴,其周围无明显胶原纤维沉积;肝纤维化组肝星形细胞内的脂滴较对照组减少;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肝星形细胞内脂滴的量介于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能降低由CC 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途径与抑制肝脏星形细胞中的脂滴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对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有重大影响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代谢关系最为密切.学者们通过对肝纤维化疾病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TGF-β1和PDGF在肝纤维化形成、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提出了针对干预TGF-β1和PDGF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新途径,在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肝纤维化中TGF-β1和PDGF的作用及以它们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GF-β1、IL-4和IFN-γ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二硝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细胞生物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同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TGF-β1、IL-4和IFN-γ在肝纤维化中均是逐步升高,TNF-γ在肝纤维化中前期升高,后期降低;TGF-β1、IL-4和IFN-γ与肝纤维化组织Hyp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71,0.52,和0.62。结论:TGF-β1、IL-4、IFN-γ、TNF-α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纤维化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STF保护组,采用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SSTF保护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给予SSTF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的表达,HE染色和Van-Gie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SSTF保护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减少(P<0.01);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呈强阳性表达,给予SSTF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SSTF能有效减轻大鼠肝脏损伤和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在肝内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分泌和沉积,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8)、硫化氢预防组(n=8)。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硫化氢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还给予NaHS腹腔注射,每日1次,至第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肝功和肝纤维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硫化氢预防组能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水平(P<0.01或P<0.05),升高白蛋白(P<0.05),改善肝功能,且TGF-β1表达明显减少,肝组织病理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硫化氢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硫化氢降低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4,封3
目的探讨肝组织及血清中AngⅡ、TGF-β1的表达与不同程度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倍升高的慢性HBV感染患者50例,均行肝穿刺活检术。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活动度(histologic activity,A)和纤维化分期(fibrosis,F)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纤维化组(A2F2)及显著纤维化组(≥A2F2),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AngⅡ、TGF-β1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的AngⅡ、TGF-β1水平。行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肝纤维化指标检查。并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血清AngⅡ、TGF-β1在轻度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情况评估中的意义。结果严重纤维化程度高的慢乙肝患者,其血清及肝脏AngⅡ和TGF-β1水平也相应明显升高。结论 AngⅡ和TGF-β1在乙肝患者体内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进程,可作为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指标,为后续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宝红 《实用医技杂志》2021,(2):204-205,F0003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的特点是肝内外胆道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是婴幼儿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未经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通常在2岁之前因为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而死亡[1]。胆道闭锁的病因多而复杂,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胆道闭锁的肝纤维化机制不单是胆道梗阻继发的肝纤维化[2],肝纤维化程度是影响胆道闭锁预后的主要因素,了解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助于提高认识改善预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可以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使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的沉积促进肝脏的纤维化,是肝纤维化最重要的诱导因子之一[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肿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具有调节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在血管形成和组织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而肝纤维化往往与血管增生并存,近年来发现VEGF与肝纤维化也存在相关性[4]。本研究通过研究TGF-β1及VEGF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及VEGF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为临床诊断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红飞 《医学综述》2006,12(19):1158-1160
肝纤维化是以包括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活化肝星状细胞(HSC),调节ECM的合成和降解等多种功能。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参素足三里(OMZSL)注射对肝纤维化大鼠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素腹腔注射(OMip)组和OMZSL注射治疗组、OMZSL注射预防组。实验至10周末,取肝组织,VG染色观察肝组织中总胶原含量;免疫组化观察Ⅳ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MZSL预防与治疗给药均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总胶原含量,减少Ⅳ型胶原、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结论:OMZSL给药能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组织中总胶原含量及Ⅳ型胶原、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中TGF-β1、Smad2、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分别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10-5mol/L)及血管紧张素Ⅱ(1×10-5mol/L)联合丹参酮ⅡA(25μg/ml)干预48h,分别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Smad2、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上调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2、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1),而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这种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P0.01)。结论:丹参酮ⅡA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s通路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活化增殖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因素.活化的HSC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表型,产生大量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同时活化的HSC表达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 TIMP-2)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等阻碍ECM的降解,加重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检测IGF-1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及生长周期的影响;建立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探究IGF-1抗肝细胞损伤活性;以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T6为体外肝纤维化研究模型,检测IGF-1对HSC-T6细胞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对胞内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IGF-1可解除TGF-β1对L-02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CCl4损伤L-02的细胞存活率,降低HSC-T6细胞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磷酸化。结果表明,IGF-1能够促进肝细胞增殖,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胞外基质ECM合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