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情况,了解钙通道阻滞剂(CCB)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和EH各期患者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并对EHⅡ期患者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二者的含量.结果:EHⅡ,Ⅲ期患者的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Ⅰ期患者的血浆GMP-140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Ⅱ期患者经非洛地平治疗后,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度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情况.非洛地平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可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3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血小板膜表面的分子数和血浆中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浆血栓烷B2(TXB2).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和血浆中GMP-140浓度、血浆TXB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未发现GMP-140与TXB2在高血压病患者异常变化中的线性相关性.结论:提示二者反映了血小板活化在高血压病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血压病(EH)发病机理,采用ELISA法和比色法检测EH患者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结果显示EH患者血小板GMP-140、vWF和LPO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SO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GMP-140与vWF、LPO是正相关(r=0.78、0.82,P<0.05)。表明:EH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自由基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肖春香  殷小成  罗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7):1925-1927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9例HIE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3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免疫浊度法测定其血浆GMP-140、D-二聚体、vWF的含量,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HIE患儿GMP-140值分别为(26±7)、(32±9)、(50±16)μg/L,较对照组的(11±4)μg/L显著升高(P<0.001),vWF分别为(130±41)、(169±53)、(204±70)%,较对照组的(98±32)%显著升高(P<0.005或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29±96)、(455±122)、(622±206)μg/L,较对照组的(209±59)μg/L显著升高(P<0.001)。血浆GMP-140、vWF水平和D-二聚体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治疗后各指标有明显下降(P<0.001)。结论:新生儿HIE有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损伤及高凝状态,监测血浆GMP-140、D-二聚体和vWF的变化,可作为预测新生儿HIE病情严重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治疗(常规药物+超声+激光),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患者治疗前血浆GMP-140和vWF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超声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GMP-140和vW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接近正常对照组;超声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治疗后GMP-140和vWF降低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GMP-140和vWF可能共同参与了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超声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GMP-140和vWF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凝血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4例PV-IVH早产患儿根据头颅B超检测结果,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甲)、重度出血(乙)两组,各27、17例,并以未发生PV-IVH的早产儿19例作为对照(丙)组,测定其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的含量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结果PV-IVH患儿血浆vWF、GMP-140和D-D的含量较丙组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1);乙组的APTT、PT和TT较甲组和丙组明显升高,Fbg明显下降(P<0.01或P<0.05);甲组与丙组比较APTT和TT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血小板数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IVH患儿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并且引起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出血严重的早产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 (vWF)含量变化以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对 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及血浆GMP 1 4 0、vWF测定 ,其中 32例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 ,疗程 1 2周。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GMP 1 4 0、vWF含量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病患者 (P <0 .0 1 ) ,且GMP 1 4 0含量与vWF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1 )。缬沙坦使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下降、血浆GMP 1 4 0及vWF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更为明显。缬沙坦能在有效降压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止凝血、纤溶状态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1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SA),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α-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及D-二聚体(D-Dimer),采用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并比较各指标在CH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别。结果CHD患者血浆中t-PA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他指标的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UA组与SA组比较,vWF、t-PA、PAI、D-Dimer、FIB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MP-140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UA组比较,GMP-140和D-Dimer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D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性增高而纤溶活性降低的状态,易发生血栓,并且各项指标异常程度与CHD严重程度相一致(AMI>UA>SA),有助于进行危险分层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内皮功能和外源性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选取老年健康自愿者22例。肾衰竭组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19例,年龄≥60岁。血液透析组25例,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ESRD患者,年龄≥60岁。分别检测各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含量。结果:血浆vWF、TF含量在肾衰竭组和血液透析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血浆vWF、TF含量血液透析组明显高于肾衰竭组(P<0.01);血液透析组患者经一次透析后,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透析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浆TF含量高于透析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205);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后vWF差值与透析年限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这种变化随着透析龄的延长而加重,而与肾功能受损程度无关。血液透析这一体外血液净化过程加重了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外源性凝血...  相似文献   

10.
李敏霞  陈丽 《现代康复》1999,3(9):1086-1087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33例高血压病患和22例正常人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血小板膜表面的分子数和血浆中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浆血栓烷B2(TXB2)。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和血浆中GMP-140浓度、血浆TXB2浓度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未发现GMP-140与TXB2在高血压病患异常变化中的线性相关性。结论:提示二反映了血小板活化在高血压病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对冠心病患者GMP-140及vWF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超声联合药物治疗组(超声组)35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5例,观察治疗前后vWF和GMP-140的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GMP-140和vWF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GMP-140和vWF水平明显下降,超声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药物组治疗前后比较vWF P<0.01, GMP-140 P<0.05,超声组比药物组患者GMP-140和vWF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参与了冠心病的发展过程,超声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与超声的三大生物效应外还与降低血浆GMP-140和vWF浓度,减少粘附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GMP-140、vWF和DD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在血栓前状态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了解其在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全自动血凝分析透射光免疫浊度法测定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0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40例和40例正常人血浆的GMP-140、vWF、和DD含量,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GMP-140、vWF、DD和F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其PT、APTr、和TT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血浆GMP-140、VWF、DD和Fg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早期糖尿病的病情及血管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释放试验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阻抗法与荧光法同步测定血小板聚集及ATP释放反应;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ATP释放量及血浆GMP-14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浆GMP-140含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而ATP释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浆GMP-140含量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2=0.653,P<0.05;r2=0.47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处于过度活化状态,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和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测定血小板聚集试验和血浆中GMP-140含量的水平,及时发现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对于指导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不同栓塞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vWF和GMP-140与PTE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PTE患者[PTE组,其中急性大面积PTE15例(大面积PTE组),次大面积PTE21例(次大面积PTE组),非大面积PTE12例(非大面积PTE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小板膜GMP-140和血浆vWF、D-二聚体变化。结果大面积PTE组、次大面积和非大面积PTE组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vWF、D-二聚体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大面积PTE组又明显高于次大面积组和非大面积组(P<0.01),次大面积亦高于非大面积组(P<0.01)。结论GMP-140和vWF与PTE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陈清枝  李东野 《临床荟萃》1994,9(18):839-841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是近年才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140KDa的糖蛋白。当血小板活化脱颗粒时,它表达在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实验已证明,GMP-140分子数的测定优于血栓烷B_2(TxB_2)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判断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GMP-140在血小板病理生理功能中起关键作用,但它在高血压病中的分子变化尚不清楚。本文测定了3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GMP-140水平,以了解血小板活化状态在高血压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与血小板功能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发病初期组、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血清中NO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同时,血小板PAgT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ADP<0.05,P<0.01);GMP-140在发病初期和稳定期减低,较正常对照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随着血中NO水平的增高,PAgT受抑,GMP-140水平减低。认识上述病理变化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提示N0含量、PAgT、GMP-140测定可作脑梗死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0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AC-1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5 例脑梗死患者GMP-140和PAC-1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PAC-1 、MPV和PDW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GMP-140、PAC-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并高血压组患者与单纯性脑梗死组患者相比,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增高;GMP-140、PAC-1与MPV、PDW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MP-140、PAC-1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能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和表达;GMP-140、PAC-1表达与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都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功能。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 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其中重症 2 3例 )和 2 4例正常人的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栓烷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GMP 14 0、TXB2 、vWF :A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 P <0 0 1) ,6 酮 PGF1α水平明显降低 (P<0 0 5 )。动态观察发现 :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GMP 14 0、TXB2 、vWF :Ag水平于发病第 5天出现下降趋势 ,而重症患者上述三项指标反而持续升高。结论 :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胰腺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与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分析法对30例EH患者分别于降压药物治疗前后测定外周静脉血浆GMP140及vWF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EH患者降压治疗前红细胞比容(Hct%)与血浆GMP140及vWF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钙通道阻断剂(CCB)联合降压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与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含量,血小板计数无显著相关性,而与Hct%,GMP140及vW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PTS与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损伤有关,ACEI与CCB联合降压治疗能改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