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4例,术前JOA评分为(6.36±2.74)分。22例患者均行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中于劈开的棘突之间填充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束带感明显缓解。22例随访时间12~25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23±3.47)分,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12个月CT扫描示颈椎管扩大良好,无"椎板关门"情况,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块与棘突融合良好。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显效快,无椎板"再关门"情况,人工骨块与棘突融合良好,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治疗的MCSM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病患者34例,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应用JOA评分和Nurick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术前及术后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椎管矢状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显示术后颈椎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明显扩大(P<0.01);JOA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MCSM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减压效果好,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颈椎过伸损伤中作用。方法 对3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组21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3例,后路减压术8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6例)。非手术组10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恢复按Frank分级。经过随访观察1.0~1.5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满意。结论 尽管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属高危疾病人群,但如果能耐受手术,获得早期手术减压,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42例,pavlvo比值均<0.7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梯形骨块固定22例.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两组椎管矢状径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 - 1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两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颈椎CT上测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单开门组大于双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病率单开门组高于双开门组(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双开门组稍优于单开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单双开门手术均有效,但双开门手术组在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单开门手术组.  相似文献   

5.
磷酸三钙人工骨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管内肿瘤早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有时被误诊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或内脏疾病,随着病程进展而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瘫痪。手术切除并椎管减压是颈椎管内肿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我们对7例颈椎管内肿瘤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并棘突间磷酸三钙(TCP)骨桥成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不同入路手术的疗效,以期提高老年CS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老年CSM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方式分为前路组(n=80)与后路组(n=80)。前路组患者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路组患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及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的变化。结果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后路组明显缩短(P〈0.05);前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后路组(P〈0.01)。2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路组JOA评分改善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CSM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合理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可提高老年CS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红  孙磊  窦榕榕  孙岩 《山东医药》2005,45(19):51-51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颈髓损伤患者1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8例,女44例;年龄15~80岁。手术治疗156例,其中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1例,颈椎前路椎管减压、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105例。并发呼吸衰竭10例,其中8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是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并进一步继发相邻骨与软组织结构的退变,最终导致脊髓损害。2001~2003年,我们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以及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东彬  焦建宝 《山东医药》2014,(12):104-105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其以术后症状改善明显、长短期疗效好被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术式是C3-7,节段扩大成形术,但是传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多存在术后椎管再狭窄及顽固轴性症状、神经根麻痹等缺点心。为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防止“再关门”现象,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颈前路行减压植骨融合手术91例,其中单纯植骨减压74例,同时予钛板内固定23例;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3例;行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术后常规用药,随访2个月-5a,优良率91.0%,无无效及恶化病例。认为根据脊髓压迫来源、范围、程度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彻底解除脊髓压迫,有利于促进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问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其中伤后7d内手术者20例,7d后手术者28例。结果手术后随访0.5~3a,48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伤后7d内手术者术后JOA评分较7d后手术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1992~2001年,我院采用颈后路双开门棘突横向嵌入植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路全椎板间接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两种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有47例患者入选,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7±8.3)岁,随访时间6月至3年。上述OPLL症患者按照手术术式分为椎管成形术组与椎板减压术组。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以及VAS评分改善率,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疗效差异。结果椎管成形术组入选患者29例,全椎板减压术组患者18例。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改善率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2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可以早期较好地减轻老年OPLL症患者颈项部疼痛症状,但2种术式远期疗效相近,且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因此,建议老年OPLL症患者应尽可能首选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郭涛  宋跃明  肖杰  龙浩  赵滨  陈艺新 《山东医药》2009,49(34):63-64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疗效。方法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一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有1~2个级别恢复。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复位满意、减压彻底,可即刻重建稳定性,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9-01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3例(A组),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B组),术前和术后按照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计算恢复率,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回复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年11个月,两组手术病例术前JOA评分及硬脊膜矢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尹锐峰  李刚  李振武 《山东医药》2010,50(14):66-67
目的观察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全麻下行前后路一期手术,先行后路减压复位侧块钢板内固定,再前路减压植骨。结果平均随访14.2个月,11例均完全复位,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均呈骨性融合,无血管、神经等损伤并发症。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后路一期内固定术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术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01~2009-01间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带锁钛钢板固定51例,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折脱位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8个月,植骨于3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有3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应用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7年3月--2001年5月行前路病灶切除推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结核患者18例。随访1.5--5年,平均3.6年。结果:自体骨植骨者术后3--6月骨性融合,异体骨植骨者术后1年骨性融合。7例截瘫患者,1例Frank分级B级和1例Frank分级C级患者术后恢复达D级,其余皆完全恢复。除1例因术中撑开不够颈椎生理弯曲恢复不佳外,颈椎生理弯曲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的明显丢失,无钢板螺钉并发症。结论:钢板内固定可在颈椎结核前路手术中安全应用,它能为颈椎提供稳定性,利于骨融合和早期康复,同时,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有利于保持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同时老年人手术耐受力下降,一般适宜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老年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02~2008-06采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1~67岁,平均58岁.26例中有22例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个或3个节段以上),其中10例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症(6例合并动力性椎管狭窄症,3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为外伤性);4例为颈椎管内肿瘤.随访9个月~2年2个月,平均1年8个月.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优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无一例出现血管损伤或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1例脊膜瘤因肿物过大术后出现脊髓再灌注损伤表现,经积极治疗好转,生活可自理.结论 该法适用于需要从后方入路进行减压的颈脊髓压迫症,疗效肯定.其优点是手术相对安全,在彻底减压的同时进行坚强的内固定,尤其适用于伴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