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允裕  劳贵昌 《海南医学》2013,24(21):3207-3209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环形减压术后症状加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环形减压术后症状加重的原因,及术中、术后采取的处理对策,记录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 1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环形减压术后有5例出现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症状加重,其中有1例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出现下肢肌力下降,经过急诊清楚血肿肌力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有3例术后第2天逐渐出现下肢肌力下降,经过用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后症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有1例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肌力下降.经过急诊探查,术后继续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症状无好转.结论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环形减压术后出现的症状加重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脊髓的缺损再灌注损伤以及局部血肿压迫有关.因此要求术者手术操作仔细,术后予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一旦发现局部压迫需要急诊探查.  相似文献   

2.
胸椎管狭窄并脊髓压迫比颈椎、腰椎狭窄少见,但胸椎管狭窄发生后易造成截瘫,易和椎管内肿瘤、结核、畸形等疾病造成脊髓压迫混淆,无腰椎管狭窄症的间歇跛行现象。由于本病的发生较少,对其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确诊较晚,确诊前多采取保守治疗。其发生原因系椎管脊髓的生理特点和后天的过度劳损及外伤造成,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减压治疗,解除压迫。我院自1987年始至2000年收治12例,均行椎管减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CT和MRI等检查的普及应用,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手术减压是改善神经症状的根本方法,但手术风险大.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均采用以后路椎板减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60°环形减压治疗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骨化不超过2个节段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行360°环形减压,记录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胸椎JOA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0 mL。平均随访18个月(6~25个月)。术后2周出院时Frankel分级较术前无改变,末次随访时改善明显。术后2周、胸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改善,末次随访时与术后2周比较有改善,改善率为30%。结论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360°环形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三种不同术式减压治疗胸椎管狭窄症41例疗效对比分析王自立,李维杰,赵浩宁,黄建国,乔永东,孙涛,刘瑶德,杨成贵近年国内外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报道 ̄[1~6]日趋增多。多数作者应用传统椎板减压术式治疗疗效仍不甚满意,无效及术后加重者达18~5...  相似文献   

7.
中年以上的胸椎退行性变是胸椎管狭窄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脊髓受压,常需手术减压治疗。单一椎关节或短范围的椎管狭窄者手术减压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的保护结构破坏也较小,而治疗多椎关节、长范围的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切除较多的椎板对脊柱的稳定性和对脊髓的保护结构破坏较大。我科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选择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长范围、多节段的胸椎管狭窄症10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56岁,平均48.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2个月,平均1年6个月。1.2…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1月至1992年8月,我院收治胸椎管狭窄症5例,皆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经手术治疗后基本治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8~62岁,平均55岁,病史7天~5年。双下肢瘫痪者4例,其中3例肌力0~1级,不能下床活动;单下肢肌肉萎缩和肌力无力者1例。本组中伴有上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者2例。CT检查:都有局部椎管狭窄,2例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8月~2008年4月期间治疗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24例,使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32例,前方经胸减压植骨内固定2例,后方加侧前方减压3例,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减压87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胸脊髓病评分法,术前评分为(4.31±1.85)分。结果随访时间12~138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时JOA评分为(9.15±1.9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5,P=0.000),其中优49例,良52例,改善15例,无变化4例,加重4例,优良率为81.45%(101/124),总有效率为93.55%(116/124)。并发症:术中有硬膜撕裂或缺损的12例患者,均给予仔细修复,再加严密缝合切口各层组织,术后未形成脑脊液漏;皮肤浅表感染3例,经换药愈合。随访临床和X线片均未见胸椎不稳定表现。结论胸椎管狭窄症的后路减压效果满意,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具有减压彻底、操作安全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只适用于局限型OPLL和胸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0.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分析42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总结再次手术的治疗体会.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42例中,优21例,良11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76%.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多样,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症13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优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7.0%。结论:有效的后路椎管减压术是治疗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32例黄韧带钙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38~69岁,平均53岁.后方入路,采用层剥双开门技术全椎板减压,部分患者同时植骨内固定术.观察术后的疗效和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术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5个月~5年,平均25.2个月.3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症状加重.术后26例患者脊髓功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改善率92.85%.结论 层剥双开门椎管扩大脊髓减压法是一种安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合于黄韧带钙化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报道较多,而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章较少,采用“揭盖式”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献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实行此法的6例分析,并在经验教训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报道较多,而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章较少,采用“揭盖式”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献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实行此法的6例分析,并在经验教训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术中超声辅助下环形减压术的手术疗效和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节段胸椎OPLL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完成后壁切除后行术中超声检查确定环形减压节段,并进行环形减压。纳入研究的30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9.3±11.4)岁。首发症状以下肢麻木无力为主(83.3%),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为(33.9±42.9)个月(1~168个月)。神经功能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mJOA)评分(0~11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根据Harabayashi法计算。根据神经功能改善率是否大于25%将患者分为较优改善组和较差改善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程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mJOA评分、手术节段、脑脊液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8月共收治7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6 3岁.其中40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A组),3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72例患者得到10~62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A组56.6%±30.2%,B组60.5%±22.8%,优良率A组77%,B组8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腰椎失稳并发症.结论 有限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在手术创伤、恢复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胸椎管狭窄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评价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33个月,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发生脑脊液漏3例,腹部感觉过敏3例。结论胸椎管狭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减压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致压物与脊髓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67岁 ,因腰痛 2 0年 ,伴双下肢麻木无力 2 0d ,经胸腰段MRI检查后 ,初步诊断为T10~ 12 黄韧带增生钙化 ,椎管狭窄 ,于 2 0 0 2年 3月 15日收入院。入院后询问病史有下肢间断性抽搐 ,脐平面束带感 ;行走困难 ,间歇性跛行 ,每次行走距离不超过 10 0m。查体 :痉挛步态 ,左手鱼际肌、骨间肌明显萎缩 ,肌力减弱 ,Hoffman征 (+)。剑突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弱 ,以左侧为重 ,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均减弱 ;马鞍区感觉减退 ,但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可。左下肢肌力和反射正常 ,右下肢肌力为 3级 ,跟腱、膝跳反射弱 ,踝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