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卫  吴承玉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62-2163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指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的肝损害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最早期的酒精性肝病之一。其危害已引起全球性的高度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研究提出中国人体质可分为9种。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其中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是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重要体质因素。文章探讨了体质与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因素,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辉  马春萍  李立华 《世界中医药》2022,(18):2610-2614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及检出率逐年上升。通过检索有关文献总结NAFLD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体质类型及特征,从体质可分性、体质与证型相关性、体质可调性认识NAFLD与体质的关系,并在综合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对NAFLD防治研究的展望,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体质分类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纤维化,最后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近年来,我国的NAFLD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大肝病。目前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积极预防NAFLD至关重要。中医的优势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型分布特点的关系,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类型,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在体质分布中,痰湿质、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瘀血质、阳虚质、特禀质;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肝肾不足证显著相关(P〈0.05),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显著相关(P〈0.0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9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属于偏颇体质者明显多于平和体质者;8种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气虚质的频数大小和转化分均位居前两位,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最常见者为痰湿质和气虚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以情志、起居、运动、饮食等方法进行中医药特色干预,对改善其病理体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周文娟 《光明中医》2015,30(1):33-34,40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而日渐升高,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然而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因缺乏治疗的特效药物,其治疗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运用中医治病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的观点,从中医体质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痰湿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为日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干预和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应用《中医"治未病"体质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中医体质类型,再由中医内科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246例患者中共有7种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例由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气虚质34. 55%(85/246)、痰湿质27. 64%(68/246)和湿热质18. 70%(46/246)。各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证候中气虚质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占82. 35%;湿热质以湿热蕴结证为主,占56. 52%;痰湿质以痰湿内阻证为主,占63. 24%;瘀血质均为痰瘀互结证,占100%。采用非参数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各中医证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高度相关(r=0. 816);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中度相关(r=0. 617);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中度相关(r=0. 663);气郁质与肝郁脾虚证低度相关(r=0. 410),与肝郁气滞证中度相关(r=0. 711);瘀血质与痰瘀互结证高度相关(r=0. 883)。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部分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陈汤对轻度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轻度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后,随机分为二陈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酒等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陈汤中药散装配方颗粒,1剂/日,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体质类型及实施脂肪衰减参数(FA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 3个月随访结束后,二陈组平和体质人数增加了11例,对照组平和体质人数增加了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陈组患者FAI、TG、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对照组FAI、TG、LDL-C水平与疗程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陈组整体FAI、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对轻度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有一定改善作用,它可不同程度降低此类患者FAI、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20)
目的 探讨河南省濮阳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旨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提供合适的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参加2019年濮阳市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3272名老年人(≥65岁)为研究对象,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体质分型,并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NAFLD患者与非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01);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患者BMI值大于非患者;痰湿质患病风险远高于平和质(OR=4. 54,95%CI=3. 46~5. 96,P 0. 001),气郁质患病风险也高于平和质(OR=1. 67,95%CI=1. 11~2. 50,P 0. 05)。结论 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分型与NAFLD存在相关性,其中痰湿质、气郁质是老年人患NAFLD的高危体质。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的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部分患者可进展到终末期肝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本课题组在参加王琦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2005CB523501)江西子课题的同时,结合抚州市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对2000位抚州市城乡普通人群进行体质调研,筛选出疑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进行确诊,通过分析不同体质患者的分布差异,结合部分指标变化,探讨中医体质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学武  王东  万智  哈力甫 《河北中医》2010,32(8):1129-113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4例予西药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B超积分及血脂变化。结果 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超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涤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易善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服涤痰汤中药煎剂,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消痰散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2015,10(2):149-152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杂机理相对应;3)抑制炎症、保肝降酶效应显著。并在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从调节肠道菌群、抗肝纤维化、以及中药组分复方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慈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5):1315-1315,13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在2003年~2006年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且能改善肝功能,降低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酒精所致的肝内脂肪堆积,为酒精性肝损害的早期病变。探讨AFL的病因病理及其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论述了中医学的有关认识,并总结出9首有效方剂(中药)。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脂及肝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脂肪肝的机制。方法: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NAFLD)组﹙22只﹚。后者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8周末,处死其中3只(正常对照组1只,NAFLD组2只),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NAFLD组进一步分为NAFLD对照组﹙10只﹚和电针治疗组﹙10只﹚,后者施以电针"治疗"。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电针参数为疏密波,频率1.6-2Hz,强度1-4mA,以下肢轻微抖动为宜。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指数、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的血清TC、TG、LDL-C、肝指数、血清谷ALT及AST均显著低于NAFLD模型对照组(均P0.05),其肝脂肪变性程度亦显著减轻。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地降低其血脂,改善其肝功能,从而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脂肪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脂肪肝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肝脏B超、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脂肪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9.
赵培利  曹立华  刘志民  刘泉  徐东波 《河北中医》2011,33(10):1499-150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口服,并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脂肪肝超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44.0%,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NAFL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肝功能、脂质代谢,改善B超影像,降低血脂、胰岛素抵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陈伟霞  黄芸  秦书敏  郑培永  季光  邢练军 《吉林中医药》2014,(11):1127-1129,1166
目的观察降脂合剂治疗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降脂合剂方(绞股蓝15 g,虎杖15 g,茵陈9 g,丹参9 g,干荷6 g)2次/d,每次200 mL;对照组口服强肝颗粒,2次/d,每次1袋(5g)。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水平、B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证候总有效率(83.34%)高于对照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三酰甘油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在肝脏B超有效率评定上,治疗组有效率(33.34%)高于对照组(23.33%)。结论降脂合剂健脾化痰、清热解毒,可明显改善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水平、B超情况,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