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资料:4~10岁10例;11~14岁3例;15~32岁3例;平均10岁。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4例,小脑半球2例。病程2个月~1年,大部分2个月以上。 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走路不稳。视乳头水肿13例;水平性眼震11例;16例均出现平衡失调;3例后组颅神经症状;2例脊髓转移。 CT检查均一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偶见囊变、  相似文献   

2.
脑室分流与癫痫(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1例,女19例 年龄4~43岁,平均23岁,术前均无癫痫病史 60例梗阻性脑积水均经头颅 CT、脑室造影及手术明确诊断病因为松果体区(包括三脑室后部)肿瘤20例,小脑髓母细胞瘤10例,四脑室肿瘤9例,后颅窝蛛网膜炎3例,先天性脑积水18例手术方法:采用 Torkildsen 及 Graf-Hamby 式手术,前者均于枕部穿刺侧脑室枕角,后者经小脑  相似文献   

3.
巨大型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巨大型桥小脑角肿瘤是指最大径≥ 4 0mm[1,2 ] ,属于第四期的肿瘤。由于其体积大 ,而且肿瘤与周围结构粘连紧密 ,手术切除肿瘤并尽可能保留周围神经功能又成为神经外科手术难点。我们于 1994年 11月至 1996年 11月成功收治了 80例巨大型桥小脑角肿瘤 (占同期桥小脑角肿瘤的 4 2 8%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37例 ,女 4 3例。年龄 9~ 73岁 ,平均 4 4 6岁。病程 3周至 30年 ,平均 4 36年。肿瘤最大径 4 0~ 80mm ,平均 50 2mm。病理诊断为 :听神经瘤 4 6例 ,脑膜瘤 15例 ,上皮样囊肿6例 ,三叉神经瘤 5例 ,其它类型肿…  相似文献   

4.
小脑缄默症在 1985年被首先描述 ,为可逆性的综合症 ,多发生于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我院在 1988~ 2 0 0 2年共遇到 38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88~ 2 0 0 2年共遇到后颅窝肿瘤术后缄默症患者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2~ 5 8岁 ,平均 9 4岁。儿童 (2~ 13岁 ) 35例 ,占 92 5 % ,潜伏期 0~ 5d ,平均潜伏期 1 4d ,16例术后出现脑干受损症状 ,占 4 5 7% ,31例术后出现小脑蚓部受损症状 ,占 89 5 %。成人 3例 ,潜伏期 0~ 4d,平均潜伏期 2d ,出现术后脑干受损症状及小脑蚓部受损症状者各 1…  相似文献   

5.
颅内胼胝体肿瘤较少见,1975~1990年本科遇到8例胼胝体占位病变,其中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肿瘤,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特征加以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年龄20~57岁,其中20~40岁4例,≥50岁3例,平均为38.6岁。病程半月~1年,6例病程<5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B)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例儿童幕下MB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与第四脑室和小脑的关系,运用小脑延髓裂入路10例,采用小脑延髓裂联合小脑蚓部微切开入路18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6个月,KPS评分100分8例,90分10例,80分5例,70分3例,60分1例,50分1例。27例术后随访8~79个月,平均50个月;20例进行足量、全程放、化疗,3例术后3年内仍原位复发;7例未听进行足量、全程放、化疗,1例术后1年椎管内种植转移,2例术后1.5年发生原位复发;23例生活自理(14例复课),4例死亡(生存时间为13~39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 MB恶性程度很高,术后极易复发;术后及时予放、化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有利于防止肿瘤复发和播散转移;术前正确的入路选择、熟练应用显微手术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小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小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位于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5例.其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11例肿瘤中镜下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5例.除1例术后出现脑膜炎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年,9例恢复正常工作,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小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术前诊断需根据病史、神经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我院1995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250例脑膜瘤中8例囊性脑膜瘤,其中早期5例术前误诊。本文对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7~63岁,平均34.4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2例。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1月~12月,平均5.2月。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或肢体抽搐,1例以急性小脑幕裂孔疝入院。肿瘤2例位矢状窦镰旁,1例位岩骨尖,1例位蝶骨嵴,1例位侧脑室三角区。5例CT检查示实质性病灶,CT值48~68Hu,囊液CT值16~20Hu。2例为单个巨囊与单个瘤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我院近几年来 97例后颅窝肿瘤手术的麻醉 ,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年龄与性别 :后颅窝肿瘤手术病人 97例 ,男 5 1例 ,女 46例 ,年龄 6~ 60岁 94例 ,60岁以上 3例 ,体重 2 0~87kg。 (2 )手术部位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 3 9例 ,小脑半球 2 2例 ,小脑蚓部 15例 ,第四脑室 13例 ,脑干 3例 ,导水管区 1例 ,枕骨大孔区 4例。 (3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 89~ 3 80分钟 ,平均 187± 5 2分钟。 (4 )手术体位 :头高侧卧位 72例 ,俯卧位 2 5例。2 麻醉方法2 1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97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法。术…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2001年治疗后颅凹血管网织细胞瘤26例,现就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43岁。病程4d~2年,平均8.9个月。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者17例。小脑共济失调20例,行走不稳2例,视物模糊2例,颅神经损害2例(分别为Ⅷ、Ⅸ颅神经),有家族史者4例。1.2影像学检查均行CT检查,18例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单侧小脑半球者14例,小脑蚓部8例,第四脑室底2例,延髓背侧枕大池内1例,枕大孔区1例。1.3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后颅凹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肿瘤…  相似文献   

11.
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年以来施行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24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33岁。临床表现:泌乳8例,闭经7例,月经紊乱4例,不孕6例,肢端肥大4例,视力减退4例。术前均经CT或MRI和内分泌检查确诊。肿瘤直径<1cm5例,10~2cm14例,2~3cm2例,>3cm3例。1.2手术治疗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病人仰卧位。早期4例术中用X线透视定位鞍底,后20例未用X线定位。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2结果本组全切肿瘤19例,次全切除5例。肿瘤切除程度根据手术中观察和术后影像学检查判定。5例术后出现…  相似文献   

12.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43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功能性神经疾病等 4 30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临床经验。现将临床应用的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4 30例病人中 ,男 2 2 2例 ,女 2 0 8例 ,年龄 1 5~83岁 ,平均 4 3 6岁。其中 <10岁 7人 ,10~ 19岁 4 0人 ,2 0~ 2 9岁 4 1人 ,30~ 39岁 70人 ,4 0~ 4 9岁 72人 ,50~ 59岁 171人 ,6 0~ 6 9岁 79人 ,70~ 79岁 4 8人 ,>80岁 2人。2 病变种类所有病例均经CT、MRI或DSA造影检查 ,其中6 3例为开颅手术后残余、复发或立体…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7~1990年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0例,均由CT诊断。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2~88岁,平均61岁。32~36岁3例,40~47岁3例,50~58岁2例,62~63岁2例,70~79岁9例,88岁1例。 临床资料 症状有眩晕18例,多呈旋转性,不敢睁眼,1例倾倒感,1例无眩晕。呕吐19例,12例频繁呕吐且多呈喷射性,伴恶心。头痛8  相似文献   

14.
自1988年4月起,我科采用不同类手术治疗婴儿偏瘫伴顽固性癫痫18例,初步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15例,女3例。<5岁3例,6~10岁3例,11~15岁6例,>16岁6例,平均年龄13.4岁。手术时病程:1~10年6例,11~20年11例,>20年1例,平均11.1年。癫痫类型:复杂部分性发作5例,部分性发作导致全身性发作8例,全身性发作5例。大发作频率:每周少者1~3次,多者每天1次以上,多数有癫痫持续状态史。检查:一侧肢体肌力Ⅲ~Ⅳ°者10例,其中6例单肢萎缩、失用;一侧肢体肌力Ⅱ~Ⅲ级2例,其中有l例自幼瞳孔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1年 9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共行后颅窝肿瘤手术 16 9例 ,在术中发生小脑后下动脉 (pa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分枝损伤 6例 (3 6 % ) ,均在术后出现相应神经功能损害体征 ,现报告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3 5~ 14岁 ,平均 9 4岁。影像学检查 :MR和CT检查示小脑半球中下部肿瘤 2例 (最大直径 3cm) ,四脑室肿瘤 4例 (直径约 3cm)。继发性梗阻性脑积水 5例。本组术后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 4例 ,星形细胞瘤 2例。1 2 手术情况 :6例均采取俯卧位…  相似文献   

16.
儿童颅后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总结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均位于颅后凹,其中小脑蚓部36例,小脑半球11例。术后均予放疗与化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9例,大部切除16例,部分切除2例。死亡3例。随访2~10年,肿瘤全切者生存率63.4%,未全切者生存率23.7%;平均生存26.7个月。结论手术全切除肿瘤,解除导水管梗阻,术后予全脑加全脊髓放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5年5月至1998年6月收治了4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1例,女11例,男女之比2.8:1。年龄12~70岁,平均35.8岁,其中20~50岁30例,占71%。病程1月至8年,37例在一年以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32例;小脑蚓部7例,左颞顶1例,延髓2例。囊性35例,实质性7例。4例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18.
我科在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在内窥镜辅助下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12例 ,面神经保留 10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女性 7例 ,男性 5例 ,年龄37~ 6 4岁 ,平均 4 7.6岁 ;病程 6月~ 14年 ;病灶左侧 8例 ,右侧 4例。病例均经CT及MRI检查而获得诊断 ,肿瘤直径 3~ 3.9cm 6例 ,大于 4cm 6例。合并脑积水 9例 ,肿瘤突入幕上 5例 ,小脑腹侧 4例 ,脑干腹侧 3例。2 .手术方法 全麻后侧卧位 ,头部用手术架固定 ,按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剪开硬膜后。在显微镜下切除部分肿瘤 ,因肿瘤较大 ,往往…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6~48岁。病程3~10个月。根据脑室造影和手术探查确定诊断:中脑导水管狭窄者11例,小脑蚓部肿瘤5例,脑干肿瘤2例,三脑室后下部肿瘤及单纯中孔粘连各1例。治疗方法:中脑导水管狭窄、脑干肿瘤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并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患者资料。结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21例,发病年龄为28~57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例。21例行CT检查,囊性肿瘤19例,实质性肿瘤2例。行MRI检查13例,肿瘤为囊性者11例,实质性者2例。19例囊性结节型肿瘤中,手术行瘤结节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2例;2例实质性肿瘤行部分切除。瘤结节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死亡1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为颅高压症状、共济失调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