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抗肿瘤新药力尔凡发热、寒战等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分为2 组, A 组使用力尔凡前未预防性使用消炎痛, B 组于使用力尔凡前予消炎痛25 mg 口服;给药途径随机分静脉滴注及肌肉注射。每一患者每次应用力尔凡均作1 例次统计,观察每例次发热、寒战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组别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预防性用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预防性用药;肌肉注射反应发生率与静脉滴注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力尔凡前预防性应用消炎痛,有助于降低发热、寒战等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手术后发生寒战反应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为探索一种解除术后寒战反应的理想方法,对1263例手术病人进行了观察,将发生寒战反应的489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I组采用热水袋升温法,Ⅱ组给予异丙嗪肌肉注射,Ⅲ组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或茂菲氏滴管加入,Ⅳ组常规加盖棉被保暖。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病人术后寒战发生率、寒战消除时间及疗效。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病人术后寒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儿童及老年人易发生术后寒战,Ⅲ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提示,护理中应重视儿童及老年人的保暖工作,发生寒战反应者可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用药防止输注成分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消化和肾内二科684例输血病例中1326次输血,根据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情况分为三组:1组:输血前用非那根或地塞米松为预防性用药,2组:输血前静脉注射尼可刹米,对照组:输血前不用任何预防性药物。对输血预防性用药与不用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观察分析,观察输血预防性用药的效果。结果:1326次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其中1组发生率为为2.49%;2组发生率为2.34%,对照组发生率为2.35%。1、2组间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预防组与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输血前是否使用非那根、地塞米松、尼可刹米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或曲马朵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中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下腹部手术中发生寒战反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寒战出现后2min布托啡诺1mg静注,Ⅱ组于寒战出现后2min曲马朵50mg静注,于用药后5min观察患者寒战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等)。结果:两组用药后寒战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组恶心呕吐1例发生,而Ⅱ组高达12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组嗜睡发生率高于Ⅱ组(P〈0.01),但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布托啡诺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中寒战疗效优于曲马朵,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人首剂应用a-干扰素时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的效果。方法将50例应用干扰素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干扰素前10min预防性给予扑热息痛0.5g口服;B组使用干扰素后出现发热再用药,观察两组病人发热反应的差异。结果A组发热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干扰素前预防性应用扑热息痛明显减轻了发热反应,使其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眼膏在预防碘伏刺激反应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颌面外科手术患使用碘伏消毒后眼部出现红、肿、痛等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使用碘伏消毒前眼部未涂眼膏,实验组在使用碘伏消毒前眼部涂眼膏。观察术后眼部症状的发生情况及2组间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眼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儿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使用碘伏消毒前预防性应用眼膏,有助于降低患术后眼部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地减轻患术后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防止平阳霉素引起发热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0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按发热反应日期先后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平阳霉素治疗病人发热后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B组平阳霉素治疗前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 A组11例发热,发热发生率55%;B组1例发热,发热发生率5%。结论 在应用平阳霉素之前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能预防或降低应用平阳霉素引起发热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输血前预防性用药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查找关于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9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36篇文献,合计137 996例次患者输血,其中62 581例次患者输血前用药,75 415例次患者输血前未用药。1 742例次患者在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前用药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未用药组无统计学差异{[RR=0.88, 95%CI(0.76,1.01),P>0.05]},输血前用药组发热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RR=0.72, 95%CI(0.61,0.86),P<0.05]},2组间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RR=0.94, 95%CI(0.77,1.16),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性使用异丙嗪的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466人次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的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力尔凡与放疗合并应用对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0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根据病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他条件分为综舍组(力尔凡加放疗),单纯放疗组。综合组肌注力尔凡3d开始放疗,同时改为力尔凡10mg静脉滴注,1a/d,用药15d以上。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根据治疗的有效率(CR+PR),不良反应、免疫指标测定、体能情况等几项指标观察,认为综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体能改善明显。结论:力尔凡与放疗结合能增强放疗的抗肿瘤作用,与放疗有一定协同作用,并能改善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如何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41例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每小时监测记录体温、尿量及24h出入量,预防性地采用降温措施及每12小时抽血测电解质、监测电解质变化。对照组采用常规高热后再使用降温措施及计24h尿量,每日或隔13抽血测1次电解质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发热、低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热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及高热、低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超高热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地使用降温措施及监测每小时体温尿量,根据尿量情况随时使用抗利尿激素能有效降低颅咽管瘤术后高热及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马多用于治疗剖宫产病人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麻醉期内发生寒战反应的病人100例,在寒战发生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0mg/kg十咪唑安定2,5mg,用药后密切观察寒战反应的变化,以用药后5分钟的效果判定疗效,对于寒战完全消失的病人,记录用药后30分钟内寒战复发的次数。对于寒战复发的病人静脉追加1/2首次剂量药物后观察30分钟,记录用药前,用药后5分钟SBP,HR、RR、SPO2等,结果:病人用药5分钟后寒战消失率为95%,用药后SBP、RR、HR、SPO2变化轻微。结论:曲马多对寒战反应的抑制效果良好,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分析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3~2007年发生的40例输液反应资料,按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联合用药情况,加用药物情况,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生原因以药物,操作原因发生率高;加用药物以加入中成药发生率高,输液中加入的药物种类越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反应以发热反应最为多见。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关,严格掌握病人的输液指征和禁忌,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技术,做好三查七对,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加强对病人的临床观察,若发生输液反应征兆,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力尔凡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腹腔内均注入顺铂50mg溶于0.9名氯化钠40ml中。治疗组同时加力尔凡注射液40mg腹腔注入。1周1次。连用4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腹水消失情况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8%。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O%。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力尔凡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可明显提高腹腔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持续静脉滴注对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重儿临床疗效及患儿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5例SIRS患儿随机分为间断用药组和持续用药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持续用药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间断用药组相比,持续用药组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有显著降低(P〈0.05).SIRS的持续时间缩短。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索静脉滴注疗效优于间断用药,可以明显改善危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6月我院儿科输液观察室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0例,60例患儿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分钟给予口服磷酸铝凝胶1次(治疗组),用药剂量:0~2岁10 g次/,2~4岁15 g次/,5~14岁20 g次/;另60例患儿不予磷酸铝凝胶(对照组)。按无反应、轻度反应和重度反应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无反应41例,轻度反应17例,重度反应2例,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1.67%(19/60);对照组无反应10例(16.7%),轻度反应46例(76.7%),重度反应4例(6.7%),胃肠道反应发生率83.33%(50/60)。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P〈0.01)。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可明显改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异丙酚、吗啡或普通镇静剂对于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住S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将113例住SICU的常规非感染术后患者及急性创伤患者分为3组:A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加芬太尼;B组持续静脉泵入吗啡;C组间断肌肉注射杜冷丁加安定。每4h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等级评分,每24h评价患者符合SIRS的项目。结果:A组、B组发生SIRS的情况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O.01),A组与B组发生SIRS的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组较B组和C组能够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P〈0.01)和住SICU时间(P〈0.05)。结论: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或用吗啡进行有效的长程镇静和镇痛,可明显减低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SIRS的发生率。但用异丙酚较用吗啡和普通镇静、镇痛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SICU的时间,从而有望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范旭畅  陶西萍 《护理研究》2002,16(11):644-646
目的:分析输液发热反应发生趋势及相关因素,降低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a来102例次发热反应资料,统计历年发热反应发生率、高发科室,分析发热反应病人年龄分布。结果:2001年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神经内、外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发热反应易发生在60岁以上年龄段。结论:输液发热反应呈下降趋势,老年人易发生发热反应,神经内、外科常用的个别药物本身可引起发热反应,其发生与临床药物配伍的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妇抗生素使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剖宫产产妇行抗生素治疗,均分为2组:研究组于手术前给头孢唑啉1.0 g配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术后同等剂量,间隔8 h1次,共3次。对照组术前未用药,术后给头孢唑啉2.0 g配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共3 d。观察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同时观察两组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的抗生素使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褥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围术期用药可减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缩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发现前列地尔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小血管进而改善末梢循环的作用。目的:进一步验证前列地尔能否促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方法:对125例加用前列地尔组患者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μg,与同期内115例未用前列地尔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肾移植后7d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彩超检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以及两组肾功能恢复延迟和肾移植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加用前列地尔组的患者肾移植后尿量和肌酐清除率均明显大于未用前列地尔组;血肌酐浓度、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亦明显低于未用前列地尔组;加用前列地尔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7.2%,显著低于未用前列地尔组13.9%(P<0.01);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肾移植患者早期使用前列地尔能够促进肾功能的早期恢复,对肾移植后早期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