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以及反复发作的腹痛等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甚至许多胃、十二指肠外疾病 ,如缺铁性贫血、荨麻疹等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 ,寻找适合儿童的、快速准确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 ,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对儿童的适用性作以评价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儿童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秀霞  周庆良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44-1945
儿童反复腹痛等胃肠症状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主要靠临床表现和试验性治疗观察做出诊断,其准确性、可靠性均较差。近10年来,由于检测手段的改进、提高和普及,许多胃肠疾病得到明确诊断。例如:儿童慢性胃炎的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之有密切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92例儿童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并进行临床治疗随访.本文对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Warren及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 ,有关幽门螺杆菌及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扩大与深入。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也不断在改进 ,并且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性治疗 ,可以预防甚至治愈胃、十二指肠疾病。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者最关注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1诊断方法目前诊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1 1侵入性检测方法侵入性检测方法需做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并可同时确定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性质。其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法 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调查对象的Hp感染情况。结果 胃、十二指肠疾病和冠心病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均高于健康人。结论 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外,亦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厌食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71例以"厌食"为主诉来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学龄患儿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者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进一步行13碳呼气试验(13C-UBT)检查,结果阳性诊断为现症感染。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年龄、病程长短、伴随症状、家族史、家庭人口数等影响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以厌食为主要症状的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2. 1%,在感染儿童中现症感染率为25. 9%;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口数的多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显著相关(P0. 05),多家庭人口数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是少家庭人口数儿童的1~2. 7倍;采用卡方检验和Kappa值分析发现血清现症感染蛋白抗体的检测结果与13C-UBT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虽然儿童厌食不在专家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指征内,但以厌食为主要症状的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报道中无症状儿童,特别是家庭人口数较多或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接触的学龄儿童,可以考虑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326例5岁以上再发性腹痛(RAP)患儿进行胃镜检查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326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123例,阳性率37.73%。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中家属感染率为88.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3,P〈0.01)。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98.47%,其中浅表性胃炎90.34%,且病理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中、重度改变达22.03%。结论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再发性腹痛大部分伴有器质性疾病,浅表性胃炎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贫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18名4~14岁儿童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同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 儿童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25.7%,4~7岁与7~14岁年龄组分别为14.5%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章的血红蛋白值为(97.9±6.9)g/L,低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128.8±7.3)g/L(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82.1%,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为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血红蛋白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学龄前儿童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0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幽门螺杆菌分型儿童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各检测指标与中间型及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较大,且幽门螺杆菌分型对其表达的影响也较大,应重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治疗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幽门螺杆菌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儿童上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幽门螺杆蓖相关疾病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相关疾病患者,其Hp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均有短暂或持续存在的Hp感染,感染的高发年龄在10岁左右。儿童是Hp感染的易感人群,并且Hp感染与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成年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的关系愈来愈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1]。为了解淮南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elicobacter pyloristool antigen,HpSA)检查法,于2003年2月~2005年1月对该地区小学健康儿童进行了检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淮南市田家庵…  相似文献   

11.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危险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是引起儿童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内、外等相关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如不给予根除治疗,将终身持续存在,甚至影响成人期的健康。本文就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发生了变化,年轻一代感染率较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体呈下降趋势。但一、二线治疗药物的耐药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幽门螺杆菌的新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治疗和耐药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儿童上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病的主要发病 因素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蛋白芯片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抗体的分布,评价蛋白芯片系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完成500名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并与诊断金标准13 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比较,评价其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描述幽门螺杆菌的毒力蛋白(CagA、VacA)抗体、癌变风险因子(Hsp60)抗体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RdxA).结果 与金标准比较,Ure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阳性的敏感性分别为85.1%、78.7%、44.7%,特异性分别为90.4%、92.0%、98.1%,准确度分别为88.4%、87.0%、78.0%;5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7.6%,幽门螺杆菌感染中CagA抗体阳性率为78.7%,VacA抗体阳性率为44.7%,Hsp60抗体阳性率为40.4%,RdxA抗体阳性率为8.0%.结论 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抗体检测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以组织切片染色法及快速尿素酶法联合检测结果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金标准",对110份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测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并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素酶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6%、95.2%、94.8%、87.0%及98.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现症感染总阳性率为38.2%,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行业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幽门螺杆菌的分布,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 46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上消化道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段和上消化道疾病种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1 46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693例,感染率为47.2%;70~79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为43.6%,40~49岁和50~59岁患者感染率偏高,分别为48.6%和48.7%;不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浅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最低为40.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最高为92.8%。结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胃肠疾病间的相关性,以期控制感染率、降低胃肠疾病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84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病种、吸烟、饮酒等情况分布以及胃肠疾病感染因素。结果阳性率为4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职业、吸烟、饮酒和胃肠疾病病种是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且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胃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筛查,分析其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是预防幽门螺杆菌发生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感染率、防止胃肠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胃肠疾病间的相关性,以期控制感染率、降低胃肠疾病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84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病种、吸烟、饮酒等情况分布以及胃肠疾病感染因素。结果阳性率为4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职业、吸烟、饮酒和胃肠疾病病种是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且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胃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其他胃肠疾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筛查,分析其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是预防幽门螺杆菌发生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感染率、防止胃肠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2009年2029例金山医院就诊人群,用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同时将胶体金法与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法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体检人群现症感染43.07%,儿科患者现症感染17.01%,成人患者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36.97%;胶体金法与14C呼气试验符合率达99.5%。结论:用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是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50例反复腹痛或伴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同时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作对照,对HpSA酶联免疫法与^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儿中,HpSA酶联免疫法阳性率30%,对照法阳性率为29.33%,两法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SA酶联免疫法与对照法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9%和92.45%。结论:HpSA酶联免疫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