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垂体肿瘤误诊分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垂体肿瘤不仅可以导致失明,而且可以引起垂体功能低下,严重甚至可以引起生命危险,大多数患在患病过程中常伴有视功能损害,由于一部分患是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因此眼科医师对该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及早尽快正确做出诊断,以确保患的治疗,现将我院在临床上所遇到的25例垂体肿瘤误诊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鞍区肿瘤的眼部改变5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1894-1894
对我院1993-12~2003-10收治的鞍区肿瘤眼部改变5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20~62岁,平均43.6岁.垂体腺瘤47例,颅咽管瘤9例,脑膜瘤2例,共检查116眼,视力减退85眼(73.3%),以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者30例(51.7%),1.0以上正常视力者31眼.视野缺损者82眼(70.7%).原发性视神经萎缩50眼,视乳头水肿11眼,眼底正常者55眼.伴头痛13例.曾被误诊为眼科疾病16例(27.6%),其中误诊为视神经炎4例,球后视神经炎7例,视神经萎缩4例,局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  相似文献   

3.
垂体瘤是一组从腺垂体和垂体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 10 % [1 ]。垂体瘤早期很少临床表现 ,发展至症状明显时又不典型 ,常易造成误漏诊。我院 1989- 12~ 2 0 0 1- 12收治的垂体瘤误诊 19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 16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6岁 ,平均 36 .5岁。误诊时间最长 5 a,最短 3个月 ,平均 13个月。其中泌乳素细胞瘤 10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瘤 4例 ,混合瘤 2例 ,无功能垂体瘤 2例 ,垂体性尿崩症1例。本组每例分别记录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2例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损害和全垂体功能低下,MR及CT检查诊断为垂体Rathke囊肿的患者采用手术清除囊肿,其中20例采用经窦入路,2例采用经翼点入路。结果术后头痛均缓解,88%视力损害明显恢复,80%全垂体功能低下明显恢复,1例好转。结论尽管垂体Rathke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但某些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经蝶窦显微手术清除囊肿是治疗垂体Rathke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垂体转移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47岁.因头晕、恶心、呕吐1个月,腹痛、左眼视力减退10 d入院.外院头部MRI检查提示鞍内占位,考虑垂体瘤.入院检查:Na+ 131 mmol/L,K+ 2.9 mmol/L,Hb 9.8 g/L,提示低钾、低钠,贫血.入院后第2天患者感左侧视力丧失,急查头部MRI提示鞍内占位信号高低不均,考虑垂体卒中.为挽救视力而于当天急诊行开颅垂体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垂体瘤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体瘤压迫视交叉会出现视力及视野的异常 ,患者往往以视功能障碍首诊于眼科 ,易于误诊。我院 1994~1998年以来共收治垂体瘤 2 5例 ,误诊 2 0例 ,误诊率80 %。误诊病例中有 12例首诊于眼科诊为球后视神经炎 ,现对此 12例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能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2 0~ 50岁 ,平均 32 .5± 7.5岁。1.2 临床表现  12例均以视物模糊为主诉首诊于眼科。视力 :3.95~ 4 .1者 5眼 ,4 .2~ 4 .7者 11眼 ,4 .8~ 5.0者 8眼。全部病例均常规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视野 :双颞侧…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 1990 - 0 1~ 2 0 0 1- 0 6 ,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老年人垂体腺瘤 6 8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和首诊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2 7例 ,女 41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3.2岁 ;病程0 .8~ 11a,平均 4.7个月。垂体功能低下 (包括全身乏力、嗜睡、毛发脱落和性功能低下等 ) 2 1例 ;视力障碍 2 7例 :在视力低于0 .5的 2 4只眼中 ,失明 11只 ,仅存光感 9例 ,眼前 30 cm数指 4例 ;视野缺损 16例 ,单侧颞叶偏盲 11例 ,双侧偏盲 5例 ;肢端肥大 9例 ;头痛 5例 ;头晕 13例。X线检查 :蝶鞍平片 45例 ,显示蝶鞍扩大和骨质疏松 ;有明…  相似文献   

8.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5例脑垂体微腺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5例垂体微腺瘤患者血PRL均>40ng/ml。采用德国Siemens Impact 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时,用对比剂Gd-DTPA(马根维显),其剂量为0.1mmol/kg,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结果:常规平扫25例中有15例可见异常信号改变,占60%,而动态增强扫描后22例可见正常垂体腺、漏斗、海绵窦逐一明显强化,微腺瘤则尚未强化仍呈低信号区,形成鲜明对比的图像特征,占88%。平扫垂体一侧饱满或T1、T2未见异常信号者并不干扰此特征的出现。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征象,在冠状位上对垂体微腺瘤最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报道1例垂体转移性肺癌,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垂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垂体转移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我院1例确诊为垂体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垂体转移瘤相关文献。结果:垂体转移瘤是少见的颅内病变,多来源于乳腺和肺,以尿崩、视神经损害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征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对于同时影响垂体前后叶功能、生长较快且有侵袭性的鞍区肿瘤需注意和垂体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近3 a来垂体瘤误诊为眼科疾病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32~48岁.初诊诊断为视神经炎3例,青光眼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视神经萎缩1例.  相似文献   

11.
垂体脓肿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脓肿非常少见 ,占鞍区肿瘤的 0 3%~0 5 % [1] 。我院自 1996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 11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16~ 5 8岁 ,平均 35 8岁 ;病程 1年至 5年 ,平均 2 4年。1 2 临床表现 头痛者 9例 ,其中 3例表现为前额眉间处疼痛伴剧烈呕吐 ;尿崩症 7例 ,尿量在 5 0 0 0~ 10 0 0 0ml ;视力视野障碍 4例 ,眼外肌麻痹 1例 ;4例女性 ,2例月经紊乱 ,1例闭经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4例 ,表现为易感冒、乏力、纳差、反应迟缓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甲状腺功能低下 ;垂体功…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2%[1],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我们2年来手术治疗垂体腺癌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5~52岁,平均34.6岁。临床表现为头痛5例,视力下降21例,视野缺损19例,肢端肥大症2例。内分泌症状:男性病人15例(15/16),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大部分病人皮肤细腻,阴毛及腋毛稀疏;女性病人内分泌症状较早被发现,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或不育,其中2例分别在妇产科治疗不孕症1年、3年后才经CT或MR检查确诊。按CT或MR测量,肿瘤最小1cmX1.5cmX1.5cm.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患者内镜经鼻蝶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影响垂体功能低下的因素,指导其激素替代治疗.[方法]总结本院神经外科2008年至2013年内镜下经鼻蝶手术82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d3甲状腺轴、肾上腺轴及性腺轴相关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d3甲状腺轴及肾上腺轴激素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发生腺垂体功能低下者共34例,占41.5%(34/82).高龄、术前存在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型、大型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比例较高,其中微腺瘤发生率为16.7%(2/12),大腺瘤45.7%(32/70),45例无功能腺瘤发生腺垂体功能减低者16例,占35.5%.而术后腺垂体功能低下发生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垂体腺瘤术后垂体相关各项激素水平较术前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高龄、垂体功能低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及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发生腺垂体功能低下可能性较高,合理的激素替代疗法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误诊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因为产后大出血致垂体病变2例,产后大出血致垂体病变合并部分空泡蝶鞍、部分空泡蝶鞍、垂体瘤、脑外伤及鼻咽癌放疗后各1例。误诊为慢性胃炎2例,疑病症1例,低钠血症、肺部感染1例,胃肠炎、低钠血症1例,低钠血症、尿崩症1例,泌乳素瘤1例。7例均经垂体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确诊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予相应治疗。治疗后随访6~13个月7例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临床遇及不明原因难纠正低血钠、低血氯、低血糖、低血压、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怕冷、闭经、无乳、性欲减退、发育迟缓、垂体肿瘤、外伤、肿瘤放疗后等患者时均应考虑到本病,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MR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垂体腺瘤。结果MRI诊断5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表现为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侵入蝶窦;累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中发现65例为侵袭性生长,MRI阳性预测值为86.5%。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多功能腺瘤和泌乳素腺瘤多见,分别占33.8%、24.6%。结论MR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患者22例,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150μg/d,晨空腹顿服,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依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剂量.随访6个月,观察其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例误诊垂体大腺瘤,其中1例外院误诊行手术治疗致永久性垂体功能减退.症状缓解14例,消失8例;泌乳素恢复正常14例,8例较治疗前降低;FT3,FT4,促甲状腺激素均恢复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滴度分别较治疗前下降38%,32%;垂体MRI检查示14例恢复正常,7例垂体占位较前缩小0.5~0.8 cm,14例4~13岁患儿中5例身高平均增长8 cm,8例增长2~6 cm,1例因手术造成全垂体功能减退,身高无明显增长.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垂体增生易误诊为垂体大膝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对 5 8例垂体腺瘤患者 ,用美国RSA第三代X 刀治疗系统进行治疗。肿瘤周边剂量平均为 18 1(14~ 34 )Gy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最大照射剂量 <8Gy ,肿瘤直径 4~ 5 8mm ,平均 12mm。治疗后每 3个月至半年随访一次CT和激素检查。结果 :本组获随访 5 0例 ,肿瘤消失 19例(38% ) ,缩小 2 1例 (42 % ) ,激素值恢复正常 8例 (16% ) ,明显下降 18例 (36% ) ,头痛消失或减轻的占 84 2 % (32 /38) ,泌乳停止的占 37 5 % (9/2 4) ,肥胖完全恢复正常占 33 3% (1/3) ,肢端肥大症减轻占 10 0 % (3/3) ,巨人症症状减轻占 5 0 % (2 /4) ,全组未见明显的视力下降。结论 :X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应多种方式相结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无眼球突出且有视力障碍的眼眶内肿瘤 ,早期可被误诊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而久治不愈 ,长期误诊可造成其视功能完全丧失或局部邻近结构的蔓延 ,严重影响其愈合。对近 10 a来我科收治的眼眶肿瘤误诊为视神经病变 6例进行总结分析 ,以引起注意。1 临床资料本组均单眼发病 ,右眼 4例 ,左眼 2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5~ 5 9岁 ,平均 47岁。6例均经 CT发现 ,肿瘤均位于眶尖部或视神经周围 ,术后病理证实 ,海绵状血管瘤 5例 ,脑膜瘤 1例。误诊情况 :6例均以视力障碍而就诊 ,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 ,3例诊断为视神经乳头炎 ,2例诊断为视盘…  相似文献   

19.
无脑血管造影和 CT 检查的基层院所,对垂体肿瘤者 X 线颅片未提示蝶鞍区破坏之依据时,因视力或视野障碍和眼底改变造成眼科临床上的漏诊、误诊甚多。Segal 等报道38例脑垂体瘤中有10例为眼科医生误诊。现将作者遇4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男,49岁。头痛、呕吐、左眼视物不见2天,于1986年12月4日住院。7个月前因头痛和左眼视力减退在外院拍颅片未见异常,曾以神经血管性头痛和视神经炎诊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10%,其本身多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之后,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现象。针对复发的垂体瘤我们采取经鼻蝶入路切除复发垂体瘤1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第一次手术病理回报:泌乳素瘤3例,生长激素型4例,无功能腺瘤8例。经额颞部开颅切除肿瘤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